从上影韩片热门《思悼》里,我们可以窥见多少?
思悼(2015)
国外
上影节共上映·4场
首场上映
6-11 15:45 SFC上海影城
捡票补漏
6-18 10:30 UME国际影城(新天地)
今天以随性的聊天形式来说说明天上影节推荐观看的一部片子,《思悼》,它也是去年非常热门的一部韩片。
《思悼》讲了一位世子(太子)被君王关进米柜活活饿死的事。
这部商业电影的成功,其实更多代表国外电影工业水平的超越。类似《暗杀》。
国外电影《暗杀》
此外,即使是同题材下对角色和故事的处理,在中国和国外也会发生变异。
《思悼》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如果是中国的团队拍一个这样的故事,会在人物塑造上就呈现出多大的缺陷。在人物刻画、主题表达和市场定位上如何做到精确无比,是下一步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
和这位导演之前的几部烂俗的作品相比,这部《思悼》几乎是开挂飞起了。
然而,那撕心裂肺、哭哭啼啼的悲情还是把它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导演手法之单一老套暂且不说,国外主流的那套大写的抒情悲伤、堆砌着的悲情配乐、哭哭啼啼的群像,都更像是韩剧该有的样子。或者说,泛滥感。
年轻一辈刘亚仁的表演镇住了这部电影的这些缺点,并让它上了一个台阶。他的表演,眼神、动作皆力透纸背,把一个悲剧王子的一生和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如何,很多国外演员的认真与敬业,是有目共睹的,在体系中与中国电影又一个区别的方面。
而这个残酷的故事虽然有过多的煽情,却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优秀作品,也在于其在众多细节上富余东方美,更深层地展现了东方式的家庭冲突和伦理冲突。而历史电影所要叙述的历史真相,才是一出重头戏,在这样的叙述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历史真相在。
今天带来这篇由zts写的《思悼》的影评,
从个人的独特观感去进行对影片剧情发展方面的感受。
感谢作者的授权与支持。
看完《思悼》,心中有种被堵住的感觉,不知从何写起。
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是,世子在漫天大雪中长跪于殿门之外求父亲收回太妃的退位承诺;世子在瓢泼大雨里跪在桥上接受父亲的惩罚。都是长跪不起,都因父亲而起,纵然我对朝鲜王室与历史没有了解,但生于帝王家从出生起就注定束手无措和悲怆的世子,在此时赤裸裸地向我展现了他痛苦的灵魂的与撕裂的内心。
在封建王权的阴影下,父子相弑的惨剧并不罕见。传统伦理中的忠与孝,在欲望和猜忌中荡然无存。正如英祖对世子所说:“普通人家用慈爱来养育儿女,而在王家,则当儿女是仇人。”
君臣先于父子,纲常扼杀亲情。作为君王的英祖,深刻地体会到了至高王者的非人性:即为了清除异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暴戾的君王,也曾流露出一个父亲的慈爱:熬夜为世子写书,在他学习的课堂上和群臣们哈哈大笑。但是,英祖强烈的控制欲和将儿子培养成治国机器的执念,最终让他在逼死世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法回头。
如果说,看到世子因为小孩天性而贪玩不爱读书就勃然大怒属于恨铁不成钢的焦急,那么,在世子临朝处理政务时不耐烦的全盘否定就完全出于他本身的蛮横。
一个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的傀儡儿子,感受到的是父亲没有缘由的责骂和不由分说的厌恶,于是他在恨自己无法处理朝政的同时,更恨这种勾心斗角暗流汹涌的朝廷纷争,最后,恨这一切的起源——把他带到这个地狱一般家族的他本应爱戴和尊敬的君王父亲。
随着剧情发展,可以看出世子如何从一个有抱负的英气少年,一步步变成一个疯癫顽劣的病人。从小他就被迫要求一个人睡,感受不到母亲的爱;而父亲,又是一个鲜有悦色,只会用社稷来压迫他读书的冷酷王者。他想要反抗,但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的无力,进而自暴自弃地走向堕落,以此来报复造成这一切的他的出身和他的父亲。在太妃的灵堂上,英祖又一次以卑劣的品性来揣度他,于是他悲愤之中,只有激动地违心连声道:“我就是这样!”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令人心寒的标签理论:人一旦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世子最终狰狞的面目,何尝不是那个声称为了让他成为好君王的他的用心良苦的父亲所一手造就的呢?
于是最后,世子被关进柜子,活活饿死。
目睹并放任这一切发生的英祖,悲痛地接受了这个宣告他“教育”彻底失败的结局。从一开始,他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而且把儿子的错,看做是他的错。
他出于偏激而一厢情愿的爱,把世子看成他人生的附属品和跟从者。这样一个迷失于权力的君王,竟自欺欺人地去怪命运。“你的存在便是谋逆。”他说。联想到英祖在影片中多次坐在画有太阳和月亮的屏风前,日月均在而不明,他的眼前只有黑暗。
当然,历史上的这场悲剧,一定还有更多更为复杂的背景。单就影片本身而言,苍凉哀婉之情贯穿始终,浓郁刚烈,凄美悲情,表演精彩,感染力极强。客串演出的苏志燮最后的一场扇舞最是美到极致,掩面而终,看不清舞者的表情。
就像所有的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帝王将相,无处可寻他们的真面目,最终,唯空余一声亡者含冤的长长叹息。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