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为什么要防闺蜜?原来《甄嬛传》和《知否》早告诉过你了

《知否》的宅斗戏码一浪高过一浪。小秦氏一派,因为康姨妈的加入,手段越来下作:盛老太太被陷害中毒了。明兰几乎一尸两命。网友称,钻石康姨妈的阴谋全写在了脸上。

与此同时,前几天,#小秦氏是不是疯了#也上了微博热搜。

有网友斥责小秦氏赶紧领饭盒;有网友呼吁,顾家祖宗怎么不显灵,不借雷电劈死她;还有网友感叹,得不到所爱才是她发疯的根源。

小秦氏一直是温婉贤良的面孔。直到,顾廷烨气得他爹吐血,画皮被揭。直到,顾廷烨的嬷嬷破口大骂到她跟前,戳中要害。直到,小秦氏在顾家祠堂疯疯癫癫,她作恶的根由才浮出水面。

原来,顾老侯爷对她不过尔尔;原来,她对大秦氏一腔嫉妒;原来,她空虚又寂寞,好像活死人。

祠堂中接近崩溃的小秦氏,令我想起了《甄嬛传》中的宜修皇后。

《甄嬛传》72集,宜修的罪行被揭发后,同样是黑漆漆的夜晚,她跪在雍正面前,几次三番疾呼“臣妾做不到”的惨状,与小秦氏“旁的人再好,再贤惠,那也是无用。”的绝望,何其相似。

半为名利半含情

对顾老侯爷来说,因为爱亡妻,所以特别珍爱遗子。作为父亲,必然要为幼子,寻觅真心待他的后母。于是,大秦氏尚未婚配的妹妹,跟儿子有血缘关系的小秦氏成为首选。其次,既然是姐妹,小秦氏也必定有几分大秦氏的品貌风采。顾老侯爷思妻心切,难免对小秦氏心生向往。

对小秦氏来说,姐夫的世袭爵位、万贯家产,自是令人心动。但是,多年来,顾老侯爷认真执拗的脾气,情深义重的人品,冲锋陷阵的血性,情窦初开的小秦氏想必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她不喜欢老侯爷,不想出嫁。以她的高智商,办法不是一两条。

综合分析,小秦氏的出嫁,顾老侯爷和小秦氏都有私心,但是也都抱有期望的。顾老侯爷,希望小秦氏可以抚慰情伤,填平大秦氏去世的遗憾。小秦氏盼望,姐夫像疼爱姐姐那般珍爱自己。

相比之下,《甄嬛传》中宜修嫁给雍正,双方也都是有考量的。

雍正先娶的是宜修。当时,雍正是庶出的王爷,与宜修的婚配应当是父母之命。以此推断,他们是婚后相爱的。想必,雍正对婷婷袅袅、乖巧可人的宜修也曾心动,才会赐她玉环一对,以期朝夕相见,以许生子后的福晋之位。但是,因为雍正自己也是庶出,所以他对宜修的喜欢,不免掺杂了同情。爱情要求对等,而同情是以上对下。一旦不平衡以高甩低就会成为平常事。

但是,对宜修来说,与雍正媒妁之言的婚配,正是她多年梦寐以求的。嫁入王府做福晋,不仅可以改变她倍觉屈辱的庶出身份,连着她将来的儿子,都至少是世子,甚至储君。当然,她对胸有丘壑且怜香惜玉的雍正,也是满心喜欢的。

综合分析,宜修和雍正的结合,虽然他们互有爱意,但是一开始天秤就是倾斜的。换句话,对雍正来说,即使他不爱宜修也不是大事。因为,他还有纳妾的机会。新的女人完全可以瓦解前一场婚姻滋生的遗憾。

宜修就不同了。她把这桩婚配,看得比天还大。这场婚姻,何尝不是她人生晋级的平台?参考封建伦常,她一辈子只能是雍正这一个丈夫。她没有回头路,也不会有新出路。

因此,如若婚姻出现变故。对于雍正来说,不过像蚊子偶尔盯了大腿的瘙痒。对宜修,引发的恐慌却不会亚于地震。

一是亡人一新人

俗语说:始终得不到的和永远失去的才是最好的。想必,朝夕相处后,顾老侯爷意识到了,小秦氏跟大秦氏的天壤之别,才会千辛万苦请来弥勒佛,藐视小秦氏的感受,天天跪拜祈祷:希望来生和大秦氏再续前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秦氏承载了永不复返的美好,定格在了老侯爷的心中。年轻气盛、憧憬未来的小秦氏,又怎么可能掩住人性的弱点,不被老侯爷厌烦呢?

俗语说先发制人,又说后来居上。但是,爱情又不是排队,哪里有什么先来后到?

当雍正见识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且性情温柔贤淑的纯元之后,竟然生出了“恨不相逢未娶时”的心思。顾虑到尊卑有别,看出了姐姐在丈夫心中的地位,识时务的宜修压抑了本心,让出了福晋之位。

对小秦氏来说,已经过世的大秦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超能力对手的话。对宜修来说,纯元就是婚外恋中的强盗。

这个第三者只动用了她天然的品貌与才情,就轻飘飘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及丈夫的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丈夫和姐姐做错事在先,自己怎么复仇都不为过。宜修的情敌是活人:她淳厚贤良的姐姐。因为知根知底,所以她懂得怎么下手更便宜。恭敬谦让是她的拿手好戏。这样不仅可以麻痹姐姐,也能蒙蔽周围人和皇上。

两相比较,因为大秦氏的亡故,小秦氏的斗争陷入了一潭死水,根本无药可救。但是,宜修却可以不留痕迹的除掉眼中钉。

或因争强或不安

又怎么甘心老侯爷守护与姐姐的爱情,对孤独的自己只施舍同情?怎么甘心还没来得及体验妙不可言的爱情,就变成行尸走肉?

聪明人是不允许自己“虚度年华”的。嫉妒缺爱的她,自然要施展她“高双商”的天资。于是,年纪轻轻就步步为营,老谋深算。

为亲儿子打拼成了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对大郎采取损害身体的战术,对二郎采取捧杀的战略。使他们兄弟手足相残,自己坐收渔利。顾廷烨结婚后,她又盯上了明兰,和明兰夫妇展开了恶斗。

如果说,情场失意后的小秦氏,一开始是为小儿子博取利益的,后来的争斗却偏离了方向。她的人格扭曲变态:见不得别人比她好。见不得明兰夫妇恩爱。似乎他们跟她一样,摊上支离破碎的婚姻,她才快意。

不然,以她的聪明,她不会不知道:只要她悔过自新,不再招惹是非,顾廷烨也不会对付那些曾经作恶的人,包括她。甚至,顾廷烨还会看在亲情的份上,为他的三弟谋份差事也可能。

但是,小秦氏已误入歧途,忍不了一时气愤,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争强好胜蒙蔽了她辨别是非的双眼,消磨了她权衡双方实力的清醒,更是摧毁了她的后半生和儿子的前途。这一点,她就不如大郎顾廷煜识时务,懂机变。

如果说,《甄嬛传》纯元起先占了宜修的位,勾走丈夫的心,宜修还能隐忍的话,她寄托期望的儿子意外去世后,皇帝表现出不闻不问,却对同时有孕的姐姐照料周翔,她就必要除之而后快了。

然而,宜修不仅毒死姐姐,而且残害了不少嫔妃及皇嗣。如果说,她最初的恶行,是因为对姐姐后来者居上的愤恨,后来却是因为对生存的恐慌。

一个又一个宠妃的兴起,令她担忧皇后宝座的丢失。一个接一个孩子的孕育,叫没有子嗣的她不得不忧虑将来的结局。当然,任何一个她谋害过的人,有朝一日得势,她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这些都是她难以逃脱的悲哀。

她太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后宫生存法则:后宫只能有一个皇后。太后也只能是一个太后。所以,她才总会把可能的威胁扼杀在萌芽中。

她的惨败表面是贪心不足导致的,实际上却是她精明过头,从小缺乏安全感的性格所致。

小秦氏和宜修的命运轨迹异常相似,她们才该是同病相怜的“姐妹”。如果说,她们一开始的处境还令人深觉可怜的话,后来的恶贯满盈却是不可饶恕的。论智商和情商,她们本是女人中的佼佼者,但是她们不懂得修正性格的缺陷,任性过了头,才自掘了坟墓。

愿身为女子的我们,用好双商,既能用精明保护自己,也能用智慧刹住性子,做个平和快乐的女子,经营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