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王家卫、侯孝贤、昆汀都在致敬,《穷街陋巷》好在哪里?

很难说昆廷的风格没有参考马丁斯科塞斯。

王家卫《旺角卡门》的剧本结构没有参考《穷街陋巷》,侯孝贤《南国再见,南国》的叙事方式很难说不致敬《穷街陋巷》。

《穷街陋巷》是马丁斯科塞斯和丹尼洛的首次合作,开启了自那以来持续了近50年的至今两人的合作关系。

这对黄金搭档来说是电影史上的幸运,也是观众的福音。 在为我们奉献精品的同时,丹尼洛成为了斯科塞斯的电影符号之一。

除了他之外,《穷街陋巷》也是马丁风格形成的序章。

密集的台词、音乐故事、丰富的镜头语言、丰富的场景安排、神的剪辑、对社会的审视、意大利的情结,都成为了他未来电影的必备要素。

《穷街陋巷》可以看到马丁对视听语言的准确控制有两处。

一个是主角查理喝醉了酒,随着角色身体的摇晃,摄像机在晃动,让人觉得晃眼,那种神志不清,身体晃荡的感觉非常强烈。

其实,马丁为了达到这种摄像机语言,把摄像机绑在男主人身上。 这样,摄像头就成了电影的一部分,而不是冷冰冰地记录下来。

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中,让他们的代表表达自己的感情,导演的意图就能更直观地表达出来,观众也能马上察觉到导演的意图,一举两得。

另一个是很多手持摄影。

尽管马丁这样做是为了节约经费,这种无钱的方式还是明确了电影的主题。

照相机不停地摆动,表现出角色内心的迷茫和焦虑。 他们身处一个无序混乱的社会,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偶尔会担心生活是不是在戏弄自己,一时的兴奋大部分时候是3分钟的热度,醉酒后会回到明天。

这就是当时美国崩溃的一代人的现状,活得一天比一天,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丹尼洛饰演的强尼就是这样。

这个写照也是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风格之一。

他的电影没有那么浪漫主义,也有引起思考的现实主义。

斯科塞斯电影的主角基本上是孤独的、反社会的,但马丁通过解构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发现了生存的意义。

马丁尊重角色的个性和自由,但他永远放任自流,让观众看到他们的行为,而不是角色破坏规则,满天飞,让他们明白人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

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但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有意义。 可以自我形成、自我达成、活得很棒。 即使平凡,也要好好生活,是有意义的。

在《穷街陋巷》中,约翰尼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没有信奉的主义,当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活着。

他的请求是坚持到底。 今天向朋友a借钱,明天跟朋友b赊账,日后用朋友c的钱补朋友d的空,无异于赚了一大笔钱。

他充满了消极颓废、悲观失望的感情,深感自己的苦闷、孤独、被抛弃,因为找不到出路而对社会的不检点、放荡不羁,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成了他掩耳盗铃的把戏。

好朋友查理不打算就这样堕落下去。 约翰尼多次回到正路,但自己不争气,傲慢地掩盖着自己颓废的本质。

讲情义的查理也觉得约翰尼很难过上正常的生活,所以叔叔试图继承自己的酒店。 但是,条件是断绝和约翰尼的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叔叔经常看。

但是查理的心并不像他轻易动摇的信仰那样坚硬。

不知道及时的止损,果断出手,只知道兄弟情义,最终谁也救不了,也坐上了自己的前途。 既没能让约翰尼恢复原状,也没能成就自己。

约翰尼的价值观世界荒谬,人生痛苦,查理生命坚强,上帝可靠。

但是马丁斯科塞斯否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在影片的结尾,查理和约翰尼相继受到伤害,无力地呻吟,以此告诉观众真正的存在主义懂得选择,而不是强调个性和自由。

《穷街陋巷》不仅有哲学思想,还有推动新好莱坞时代到来的东西。

马丁斯科塞斯以《穷街陋巷》成名,与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电影少年一起革新传统好莱坞。

以前的好莱坞电影注重戏剧冲突、完整的结构、大团圆结局、脸书化的角色和连续的剪辑。

在《穷街陋巷》中,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特质。 意识流的故事和剪彩,开放式的和难分好坏的角色,《穷街陋巷》与传统的好莱坞大不相同。

对马丁来说,《穷街陋巷》是雏形,有些地方并不如意。 三年后的《出租车司机》才是完整体,是他成为新好莱坞四杰之一的阶梯。

但大师也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大师的。

处女作《谁在敲我的门》发行不利,东渡欧洲追求电影梦,郁郁不乐地回到母校纽约大学任教。

后来,为了准备拍摄资金,他接受了罗杰科曼的邀请,执导了B级电影《冷血霹雳火》,被领导人指责尽管票房卖座,但还是忘记了初心,顺应了好莱坞的主流。

马丁回到《穷街陋巷》剧组,坚持拍自己喜欢的作者的电影,最终在个人第三部电影中为自己打了一场翻身仗,一代大师由此走上了封神之路。

很遗憾,现在的电影界已经很难出现大师了。 另外,戈达尔刚刚去世、还活着的大师屈指可数。

毕竟频繁翻拍、续集、超英、全球齐名右倾的思潮,改革与创新不相上下。 电影的春天将是极其漫长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