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盘点历史剧巅峰《大宅门》耐人寻味的细节!你真的看懂这些了?

1、白景琦在山东开阿胶庄把别人挤兑的无路可走,说“我妈说了,等我喘过这口气,我就把他们一个个咬死,我爷爷说了,我进一步多难,为什么要退一步?”

这话确实是二奶奶和白老爷说过的不假。但二奶奶也告诉过他,“该成全别人的时候要成全别人。” 他却没有听进去。况且二奶奶盘回百草厅后并没赶尽杀绝,股份尽数归还,让一群老爷们输的心服口服。至于白老爷,跟詹王府较劲最后两败俱伤自己也后悔了,教训之深刻全家上下都知道。可白景琦却断章取义的只记住了这两句话,作为他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最后毫无疑问地为自己的赶尽杀绝付出了代价,颇有因果报应的意味。我觉得导演这里想传达一个思想: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和人要互相成全才能走的更远。

人说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而我发现一个人愿意相信什么,就会选择性的听什么。

2、白景琦虽然跟普通人比已经很有本事了,但跟二奶奶还有很大的差距。举个例,后期有一次,家里的仆人偷了点东西,白景琦把人腿打伤了,二奶奶觉得偷东西虽然不对但确实是因为过的太苦了,情有可原,还给了那个仆人一些补偿。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白景琦在给大宅门立规矩,毕竟家大业大的,不能纵容了内鬼和蛀虫。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王喜光当管家,贪污了那么多钱,白景琦心知肚明,可他是怎么处理的?当着所有人面儿扒人裤子极尽羞辱(王喜光是太监),然后钱也没要就赶走了。从此俩人结下梁子,王喜光当了汉奸以后死咬着他不放。别说二奶奶,换作任何人都不会处理的如此不高明,要么把贪的钱交回来,要么就让人走,以后不打交道就是了。但是羞辱人大可不必,往人家最痛处戳下去,除了结下深仇大恨没别的了。最后钱也让人贪了,非但没落人情,还树了个死敌。

二奶奶是什么人,给常公公送宅子送丫头,白景琦看到王喜光娶姨太太,就嘲笑羞辱人家。人呐,特别是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生意人,比起理解伦理,更应该理解人性,太监娶妻虽不合伦理,但合乎人性。二奶奶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远在白景琦之上。

3、白家到了这第三代,起名字都是一种艺术,其实就是取了壹贰叁肆伍陆柒的谐音或意思,范景字辈儿,叫起来好听不落俗,景怡、景双、景肆、景伍、景陆、景琦(老三是玉芬)。

大门大户确实和小门儿小院儿,不一样!

4、白萌堂:一生行医,医术高超。

白文氏:买卖药材,有口皆碑。

白景琦:成名山东,阿胶扬名。

三代白家掌门人,行医的不如卖药的混的好,卖药的不如卖保健品的挣得多。

5、黄春是詹王府大格格和她表哥武贝勒的私生子,早年和母亲以及同胞哥哥离散,辗转被白三爷接走,成了白老三勒索武贝勒和詹家的工具人。阴差阳错下,在教堂与年幼的白景琦相识,两人成了青梅竹马。

黄春最让人怜爱的就是她的乖顺又坚忍的性格。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时时刻刻要看人的脸色,这让黄春有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凡事不靠人,凡事多忍耐。

白景琦和黄春夫妇经历了在济南的白手起家,这9个月的奋斗,彼此二人互相支持,是二人一生相守的基石。

后来黄春回到白家就生下了二房的长孙,二奶奶认下了这个儿媳妇,不仅因为她生了儿子,还有她大家闺秀的血脉,从家族传统上说是门当户对的(不考虑仇家因素),更是因为黄春在和他儿子在一起后没有出格行为,而且也不是图他们家的钱(毕竟赶出去的时候也没撕破脸),身世又可怜。可以说黄春在进了白家之后,是受了二奶奶的照顾和培养的。

剧情虽然后面就开始展开白景琦在济南和杨九红的故事了,但黄春在京城是如何养育孩子,伺候公婆,在那么复杂的大宅门生存的,剧中只字未提。但是从结果上来看,黄春的得体懂事获得了婆婆以及宅门内的人们的一致认可,足见这个人物的人品和修炼。

在济南大查柜元祥来北京找白景琦汇报工作的时候,黄春在替白景琦听伙计汇报,足见女主人的身份形象,在得知杨九红要来京之后,她也体现了正妻的大度。第一次去看杨九红的时候,谈吐举止都非常让人佩服,不嫉妒不排斥,足见其格局之大。

后来黄春又为景琦生了次子,且成为二奶奶身边无可替代的人,老太太身子骨不好,除了黄春,让别人伺候都不放心,足见黄春作为儿媳的孝顺。

黄春的身体底子并不好,隐忍的性格也会消耗人的寿数,在先后经历自己亲妈和婆婆的去世之后,黄春香消玉殒,白景琦短时间内失去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重病倒下,这里他的悲痛一部分是因为二奶奶,还有很大一部分打击来自于自己的妻子黄春。

对于和黄春的感情,即使是后面的香秀,在白景琦心中也不可替代,更不用提身为妾室的杨九红。这里有自小相知的情谊,患难与共的真情,以及多年相伴的亲情。黄春绝对是那个时代合格的宅门儿媳,也是传奇人物白景琦心中抹不去的白月光。

6、开药店、卖驴胶的实业都不如杨九红的娱乐产业挣得多,这里我指的娱乐行业是她那时候放的的印子钱。(话说郭宝昌采访时说杨九红原型人物结局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