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十八洞村》:把一个温暖的“扶贫”故事,拍出了国际范儿

最近,《十八洞村》无声无息地上映了。这个名字平平无奇,乍看之下甚至还让人想起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恐怖片,加上不多的宣传,很容易就会被观众忽略。上映之后,《十八洞村》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然而,看过的人无不为这部电影所动容,并回味良久。

人物形象丰满且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十八洞村》却没有浓重的说教意味,而是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来切入主题,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普通观众听到“扶贫”主题,往往代入感不强,但看到电影中有血有肉的扶贫对象们,他们不同的个性和经历、对待扶贫政策的不同态度以及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便仿佛跟随着镜头深入这些角色的生活中,体会着他们的快乐和忧虑。

比如其中主要角色杨家俊从抗拒到接纳自己作为“被扶贫对象”的过程:他是曾经为祖国驰骋疆场的军人、勤勤恳恳劳作的农民,他有着完整的家庭,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自得其乐。

当他给自己生活的定位与“贫困户”的概念相冲突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压,因此他拒绝了“扶贫”政策,等到扶贫员离去后,想到孙女的出路时才动摇了决心。

在这个人物的选择中,我们真真切切触及到了他的灵魂,把他当作一个人、而不是扶贫对象表上的一个宋体的姓名来看待。《十八洞村》就是将镜头对准了杨家俊,以及许多个性格鲜明的小人物,揭示了这些人民的生活现状和他们自己的无奈,从而让“扶贫”的主题不显得突兀而遥远。

拍摄手法国际范儿展现土地之美

伴随着配乐的节奏,镜头迅速切换,毫不拖泥带水,将这个少数民族农村的独特的魅力呈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导演对于电影影像语言驾驭能力之高。导演将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融入影片中,让电影充满着山水的灵气,立体而真实地展现了土地的美、乡民的生活和习俗。

可贵之处耐心以及对美的发掘

《十八洞村》的可贵,在于它的诚意和耐心,以及一点一滴对于农村之美的发掘,在于展现农村和农村百姓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的面貌和态度。在这部电影中,“扶贫”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但不是导演想到强调的唯一主题。

无论是湘西,还是任何一处孕育着世世代代在其上耕作或以其他方式生存的百姓,他们都在接受土地的恩惠的同时创造着自己的文化,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土地的热爱和依恋也逐渐牢固,成为刻印在骨头里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