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纪录短片热搜不断,微博“拓展价值”的一次亮相

文|林不二子

“我身边很多同事都告诉我,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可是很多时候这些劝我的话或者让我放松的话,其实大多数都没有太大作用,因为我知道我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习惯才变成今天的我。”

当周深在对着镜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许我们才有机会了解这位在综艺中总是开朗、充满幽默感的歌手的另一面。

“光环之下”的人生思考,力量、温暖与治愈

在近两年网络纪录片快速发展的当下,《光环之下》无疑是独特的,其独特点在于它面向的是我们在文体娱消费中或直接或间接触碰到的人物,但看到的却是我们平常难以发现的这些人物的内心与真实自我。

导演文牧野两部长片电影《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都聚焦现实题材,沉重感、真实感总会让观众感觉到生活的痛与难,不过在《光环之下》里,文牧野则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影内核的想法,“你对生命和生活可以失望,但是你不能绝望,尤其是电影,电影不是传达绝望的……我不太敢也不太想明白电影是什么,我觉得没有人能定义电影是什么,我只能说电影之于我来说是彼岸,是方向。”

其实,从这些“光环”人物所谈论的内容就能看出,《光环之下》的焦点并不在于这些优秀人物面向光的那一面,而是在光芒之下他们每个人的内心,声带出问题的周深是如何渡过“至暗时刻”的,王久平是如何以个人化的视角写出引发全民共鸣的歌词的,这些私人化的故事与心路历程的分享,使得《光环之下》系列充满了鼓舞的力量与正能量的内核。

尤其是,与这些光环人物的交心让观众看到他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人生与方向,从而对观众形成参考以及治愈的力量,让这个系列人物纪录短片能够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真正走进人心。

应该说,虽短却精的《光环之下》,是对各领域人物表达自我的新形式探索,让这些光环人物能够在作品之外也有机会真诚地、直接地进行表达,对于市场而言,《光环之下》所传递出的温暖内核、人生思考也是有讨论传播价值的,所以从内容、影响力两方面来看,《光环之下》都是优秀的、成功的一次探索。

其实,我们很久没有看到《光环之下》这样聚焦多位文体娱领域人物的纪录片内容了,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较难找到一个主题将不同领域的人物集合到一起,另一方面是当下的娱乐环境相对浮躁,走心内容也许会不得已在海量的快节奏信息中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