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日媒称「美国拟创建日美韩新框架以加强核威慑力」,若该框架创建成功,将对亚太局势造成哪些影响?,拜登的亚太时间“关键词”,不只“印太经济框架”

“去中国化”的“印太经济框架”

美国总统拜登20日下午乘专机抵达位于韩国京畿道乌山的驻韩美军空军基地,开始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

拜登自去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韩国,是美国总统时隔3年再次访问韩国。 前总统特朗普曾于2019年6月访韩。

拜登下飞机后,马上前往位于京畿道平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一起视察了工厂。 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陪同视察。 尹锡悦视察后,前往希望韩美关系能借此次视察之机发展成为基于尖端技术和供应链合作的经济安全同盟。

联合新闻的报道认为,韩美半导体同盟的具体展开方式,将对中韩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韩国半导体的最大出口国是中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西安和无锡设有工厂。

(图片来源:联合新闻)

实际上,备受瞩目的是,5月20日至24日期间,拜登先后访问韩国和日本,在日本出席美日印澳门“QUAD”峰会,访问“印太经济框架”

美国将拜登此次访韩和访日日程视为各国就“印太经济框架”展开正式讨论的绝佳机会。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美方最近与韩国政府共享了正式制定《印太经济框架》协定的相关计划。 据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和拜登21日首次举行韩美首脑会谈时,“印太经济框架”相关事宜很可能成为主要讨论议题。

据报道,美国将在本月末在日本举行的美日印澳四国峰会结束后公布参加国名单。 路透社援引外交人士的话报道说:“除了美国以外,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各国中,菲律宾、新加坡等至少6个国家有可能成为最初的签名国。”

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鼓励通过这一框架建立“适应21世纪要求的多边伙伴关系”。实质是在推动区域国家在供应链、基础设施等方面“去中国化”。

《印太经济框架》包括“公平弹性贸易、供应链韧性、基础设施和脱碳、税收和反腐”四大支柱。 但是,《外交政策》号规定,“四大支柱”实质上是建立贸易新规则,要求合作伙伴达到“高标准”。

据观察,“印太经济框架”实际上是用经济包装的政治手段,是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的排他性“小圈子”,目的之一是淡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进而形成“一带一路倡议” 因此,不是纯粹的经济框架,而是一个有陷阱意味的地缘战略框架。

拜登此次的亚洲之行也被认为是实现美国“印度战略”的“一体化威慑”的重要一步。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军事危险论”为切入点,加强与亚太地区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依托和整合同盟关系,构建多种框架机制,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构建对华“合作战线”。

今年2月12日,拜登政府发布首个“印太战略”,进一步优化特朗普政府时期以军事手段为主体的战略,推动“印太经济框架”、加强东盟团结、支持印度持续崛起和地区领导力等,是两年内的十大核心其中,军事相关的3个项目包括“强化地区威慑力”、“强化‘4国安全对话’框架建设”、“太平洋岛屿发展强韧化”。 在此战略下,美国加紧构建以“432”为主体的印太安全框架。 4是“四边机制”,3是美英澳三边安全合作(AUKUS ),2是美日美韩重要的双边同盟。

韩国并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拜登这次日韩的重点考虑事项是贯彻“印太战略”中强调的几个大计,进一步强化“432”的框架。 但是,在这一点上,韩国和日本也各有考虑和逻辑。

对韩国来说,新任尹锡悦总统被认为是“亲美派”,但从其与上任后选举期间用语的差异来看,韩国新政府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寻找平衡,韩国并不愿意轻易选择边路队伍。

据韩国《中央日报》 5月19日报道,韩国国家安全保障室第一长金泰孝在介绍即将到来的韩美首脑会谈时表示,韩国的目标是将韩美全面战略同盟提升到有利于东亚和世界和平繁荣的轴心,韩美两国基于价值同盟,将韩美FTA(FTA )

对于经济合作,韩国表现出积极态度。金泰孝表示,韩国将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出新标准,邀请其他国家加入,在“印太经济框架”下实现本国利益。 但韩国的《中央日报》在报道中表示,美国力推的“印太经济框架”包含着在经济上牵制中国的意图,同时通过美日印澳参与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军事安全保障方面以中国为对象,以经济和军事

不过,另一方面,深圳卫视直新闻也报道,韩国似乎并不想在所有问题上都在美中之间选边站队。韩国国家安全办公室第一届长金泰孝周三(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美国主导、韩国决定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并未拒绝中国,韩中正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分析认为,这一明显与美方高层官员态度不符的说法,表明了韩方在“印太经济框架”和对华经贸合作方面的矛盾心态。

韩国总统办公室一位官员20日表示,此次韩美首脑会谈的议题不包括总统尹锡悦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恢复“萨德”(THAAD)反导基地正常运转等问题。

据观察,由于美方继续在韩美安保会议(SCM )上就该基地的条件向韩国方面提出不满,韩美领导人将在21日的会谈中考虑改善基地条件等。 但这些官员当天明确表示,这不是这次首脑会谈的正式议题。

(位于首尔龙山的韩国总统府图片来源:联合新闻) )。

日本期待已久的美日首脑会谈不仅包括经济还有军事议题

对日本来说,拜登此次访日,岸田政府似乎期待已久。 去年10月就任以来,岸田和拜登在多边场合进行了多次交流,但未能举行面对面的正式双边会谈。 实际上,据日本放送协会(NHK )报道,美方宣布将在东京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岸田文雄首相预定表示参加。

此外,拜登还将在东京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领导人举行“四方安全对话”峰会,预计议题将是捍卫自由开放印太区域。 在双边会谈中,拜登和岸田文雄也就美日广泛的经济关系、地区、全球安全问题进行了协商,“拜岸会”预计将就半导体的稳定供应和研发合作达成协议。

日本政府对美国主导的经济框架很积极。 《日本经济新闻》月6日报道称,日本希望印太经济框架迅速启动。 日本内阁秘书长松野博一也在日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作为美国积极承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标志,我们欢迎印太经济框架。”

路透社20日报道,岸田文雄首相在与拜登举行峰会时,据宣布增加国防预算朝日新闻报道,齐心协力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是日美峰会的首要议题之一,但没有提供信息源。

据共同社报道,拜登访日期间,双方展现了美日同盟的稳健性,围绕俄罗斯纷争达成了“任何地区都不能用武力改变现状”的共识,这也将向中国发出信息。 据日经新闻网报道,两国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将明确提出合作政策,“以遏制和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活动”。

最近,日本国内的几个动向备受瞩目。 岸田政府将公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加强导弹和其他系统的建设、开发和部署。有日本学者鼓吹,日美应更多关注军事和经济安全领域,例如供应链、网络、技术和情报等,日本还考虑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更值得注意的是,据日本媒体报道,拜登届时不仅重申美国对日“核保护伞”依然有效,还强调将继续加强“扩张威慑力”,并写入双方共同文件。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在日本部署更多武器,进一步将日本变为与大国对抗的军事前沿。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威胁论”的炒作不断升级,俄美冲突发生后,日本更借机夸大其词:“以实力改变现状的事情在东亚也有发生。” 安倍晋三前首相等人夸大了地区的核威胁,提出研究“核共享”,观察到这是美国重申“核保护伞”的直接背景。 “核共享”是指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两国“共享”。 美国现在在欧洲的德国等5个国家这样部署战术核武器,日本有人企图模仿实现“拥核”。

但是,美国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安慰日本。 美国一系列战略文件将中国视为“唯一竞争对手”,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美军力量转型发展,通过强化地区盟友,构建战略进攻能力更强、战备水平更高的前沿作战力量。 其中包括在该地区部署数百枚中程导弹。 日本清楚美国的意图,但愿意从应对“中国威胁”、对抗中国的战略目标出发,“着眼未来”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安全保障合作。

由此可见,拜登此次亚洲行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推出一个“印太经济框架”这么简单。

作者丨王宥棋,深圳卫视直报记者

日媒称「美国拟创建日美韩新框架以加强核威慑力」,若该框架创建成功,将对亚太局势造成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