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黎铿:只因晚归妻子拒不开门,年仅37岁的明星陨落
关于上个世纪著名童星黎铿英年早逝,过去的报道也一直含糊其辞,用"病逝"、"去世"代替,其亲属也三缄其口。那么黎铿是怎么死的?他去世时才37岁,身强体壮,究竟得了什么病?最近笔者通过与其亲属接触,并通过他们阅读了黎铿给母亲林楚楚的相关信件及遗书,终于了解到真相:黎铿是身亡身亡的。1965年1月9日深夜,黎铿在广州的一个公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黎铿为什么要身亡?
显然不仅仅是自身原因,他本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据李雨农回忆:"他的为人可以概括为天真、幼稚、纯洁、善良、平易近人,始终具有童心、童真、童趣,他对新生事物总是流露出一种惊喜与渴求的心态。这样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人对生命充满绝望,必定是心灵受到重创,那么年轻的黎铿当时受到哪些打击呢?当然,死者不能申辩,我们也只有通过他的信件与遗书,以及结合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做一些大致的解读。
首先,脱离银幕是他内心潜在的隐痛。
黎铿是上个世纪30年代银幕上最受欢迎的童星,他热爱电影并投身其中。新中国刚成立,黎铿当时有多种选择,他完全可以跟他大姐黎兰去台。还有选择留在香港父母身边,他是家中的长子,而且他在香港影坛已经很有影响。
但黎铿毅然选择去内地,在北影厂当了一名青年演员,可见黎铿当时对新中国影坛是向往的,他并不愿意放弃电影。但实际情况是,黎铿事业的发展并不顺利,他在北影八年间只参与了3部电影的拍摄,而且都是配角。
这可能与他自身条件有关,由于身材不高大,戏路受到限制。而当时的影片特别强调为政治服务,塑造高大完美的工农兵形象。黎铿不仅个子不高,且形象斯文白净,根本就不属于工农兵形象之列,这或许是年轻的黎铿在银幕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黎铿最终选择朗诵,可能也是不愿放弃演戏的束手无措之举。
其次,受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影响。
黎铿的父母黎民伟和林楚楚,属于中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黎民伟虽然早年追随孙中山,呼吁电影救国,晚年在香港去世,但在6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中,对黎民伟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评价却不高,可能与他曾是国民党员有关。
另外,黎铿的大姐黎兰一直居住台,姐夫沈昌焕是国民党外交大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样的社会关系对黎铿的事业发展或多或少有很大的影响。黎锡先生曾跟笔者谈过,由于父母在香港,大姐在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内地工作时,也经常有组织上的人找其谈话,认为他"社会关系复杂"。黎铿不可能没有遭受同样待遇,这也许是黎铿不被重用的另一原因。
另外,黎铿不幸的婚姻是其走上绝路的直接导火线。
黎铿1953年在北京结识X女士,婚后黎铿便发现与妻子性格不合,而且女方性格强悍,不仅阻止他参加他最喜愛的朗诵活动,甚至在争吵时还对他大打出手,而且时常在黎铿演出晚归时把门反锁上不让回家。
从1955年始,黎铿就不断给母亲林楚楚写信反映自己内心的苦恼,"我和X在性格上、工作上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黎铿早就提出要分手,但X不同意,威吓他:'要分手,我就要你身败名裂!'而且向领导上诬告他。"当时组织上有规定,只要女方不同意,就不批准夫妻分手,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黎铿强忍着感情上的痛苦长达十年。
直至1964年,当时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X趁机向组织汇报他有"男女关系"的 问题。
据黎铿遗书显示,因为X多次向组织汇报他的问题,以致"组织上让我检查男女关系问题,先后开了四次小会",最后,组织上接受了他的交代,他说"把问题交代出来后,我心里是轻松的,也是放下了个包袱"。
其实,在黎铿的遗书中反映的所谓"男女关系"问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由于多年夫妻感情不合,黎铿确实在1964年爱上了一个美好的女性C,而这位C女士给他的一叠空信封,终于被X"翻箱倒匣"时发现,X强烈要求领导把黎铿打成"坏分子",终于使黎铿精神陷入了绝境。
从他的遗书中无不流露出深深的恐惧:"第一,这说明,一个月以来我在交代问题上还有保留,就是说,我的态度还不老实……现在问题一暴露,领导上就再也不信我的老实了,怀疑会无比地增加,问题也就更加难以澄清难以解决了。第二,C的问题一暴露,今后的处分就更严重了,我跟她有了很深的感情,她也确实爱着我,领导上怎么相信我跟她竟然没有犯法的关系呢?……第三,我和X的关系,今后再也不可能解决的了,而我又实在没有决心跟她一辈子生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将会长期存在,我没有勇气长期忍受这种痛苦。其实,黎铿与C的关系,始终是清白的,他们的爱情没有超越道德底线:"我始终没有这样做,我不愿意做出这种违法的关系,我控制了自己。"然而,面对强大的"组织",性格软弱的黎铿竟然无力申辩,并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在晚归X拒不开门的情况下,他徘徊公园里终于选择了身亡。
黎铿好友、费穆之女费明仪说黎铿遗书的个别片段"剖现了阿铿在事业发展、政治问题和婚姻困扰的矛盾与冲突中,无法自拔而走上绝境的心路历程,这不止是'个人事件',事实上阿铿的身亡,却是反映了当年因许多不合理的政策而造成的悲剧"。
这种说法,是与笔者观点一致的。黎铿之死固然有自己性格的原因,但当年那种以组织形式出面公开粗暴干涉私人情感的普遍做法,也是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黎铿与C的关系是纯洁的,他并没有去做什么越轨的事情,更不是什么"违法"的关系。
十几年夫妻感情不合与冷战,对于一个年轻的艺术家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折磨,加上组织粗暴干涉不能分手,更是一场噩梦。在长期无爱的婚姻中,黎铿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也有爱的权利。即使爱上志同道合的C也是无可厚非的,更不能以此指责他有婚外情,还要在组织的高压下,不断交代与认错,最终将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逼入绝境,而黎铿何错之有?正因为与组织有关,所以黎铿之死真相一直不被透露。
而在那个时代,这发生的一切似乎司空见惯,理所当然。这不仅是黎铿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从这个角度看,黎铿年轻生命的陨灭,与那个特定时代的政治不无关系,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应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