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金像奖:盛大的颁奖礼背后,港产片“小阳春”到了吗
香港电影金像奖:大颁奖典礼的背后是港片《小阳春》?闪闪发亮。
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共有19个常规奖项和2个荣誉奖项。33部影片入选,19部影片提名。刘青云凭借《神探大战》第三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郑秀文曾7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今年终于凭借电影《流水落花》获得最佳女主角。
今年的金像奖被媒体称为近年来“最大的颁奖秀”。金像奖协会一名员工表示,近三年受环境影响,几经波折,终于在今年重返香港文化中心。
本届金像奖最大的意义,在于涌现出一批在香港市场广受好评和好评的作品,以及新一代的年轻导演,为香港电影迎来“小春天”。曾经闯过香港影坛。
“成功举办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根本目的,是重振香港电影人的信心。”香港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前会长田启文说,作为金像奖评审团成员,他发现新一代导演和演员是主力军。
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香港文化中心海滨长廊举行大红毯,吸引了众多年轻影迷。照片由保罗提供
香港电影回来了
春节期间,不少香港人都踏上过年之旅,但香港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陈志却选择与家人留在香港。大年初三,他和家人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港制贺岁片《毒舌大状》(内地又叫《毒舌律师》)。看完后,他和女子有一种“港片回来了”的感觉。
他说,在看电影的两个小时里,他会无条件地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激动不已,为之欢呼,热情地跺脚捶身材。
这是久违的观影感受,仿佛一夜之间,让他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坐在电影院看港片时的“情感共鸣”。
20多年前,他还是个学生,香港电影火爆,每当有新电影上映,他都会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但2000年以后,港片全部呈下滑趋势,他很难在电影院看到自己喜欢的港片,只能在老电影里回忆时光。
过去三年,香港电影业在环境的阴霾下进入寒冬。尽管如此,香港电影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023年年底,香港科幻动作片《明日战记》票房突破8000万港元,创下近年港片本地票房纪录,斩获6.79亿元的票房。大陆;在香港以7734万港元收官,在内地斩获过亿票房;犯罪片《正义回廊》也获得了4164万港元的票房。2023年1月上映的《毒舌律师》(香港《毒舌大状》)瞬间超越《明日战记》成为首部在本地票房破亿的港产电影。
该片是一部悬疑曲折的法庭剧,讲述了国际超模涉及虐待女儿,引发法律界、权贵名流与冷酷无情律师之间的角力,一个关于为真理而斗争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对“正义”的简单追求。加上唯美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音乐,不仅赢得了香港观众的好评和喜爱,更刷新了内地市场的票房纪录。
香港著名演员刘德华和导演许鞍华出席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照片由保罗提供
“香港电影市场不大,电影投资应该不会很大。”香港影视导演、编剧兼制片人黄真真告诉澎湃新闻。
据公开媒体报道,《正义回廊》投资1000万港元,获得超过4164万港元的票房;《毒舌律师》投资2217万港元,最终拿下2.89亿港元的全球票房。如此高的市场回报率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香港几千万的票房,相当于内地市场几亿。”黄真真说。
作为香港的影视工作者,黄真真很早就进入了内地市场,执导和制作了多部优秀的影片,获得了业界和市场的认可。长期往返于内地,对两地的市况也了如指掌。
在她看来,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和地位。香港的家庭电影产业体系和独特的“港味”审美构筑了巨大的电影产业和影响力。然而,随着文化格局和全球格局的变化,香港电影也面临挑战。
经过多年的市场下滑、创新乏力、人才匮乏,香港电影这两年出现了“触底反弹”的现象。不仅有针对内地市场的大制作电影,在香港也有很多适合本地市场的廉价小制作电影。
随着香港本地市场的平静复苏,一些投资者也看准了机会。
“很多投资者开始对香港电影进行再投资,也成立了很多新的电影公司。”黄真真表示,近期有投资人亲自联络她,计划到香港投资拍片。
重回香港市场
香港影视业的投资者已经纷纷行动起来。
今年2月13日至16日,在香港举行的“2023香港国际电影电视展”期间,英皇电影公司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巡展,热情邀请了成龙、梁朝伟、刘德华、张学友、霆锋来自谢霆锋、陈伟霆、林郑月娥、蔡卓妍等,以及知名导演林超贤、庄文强、麦兆辉等携影视作品现场参展。
香港一线演员和剧组回归本地市场,表明他们的市场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回家拍戏让我有回家的感觉。”林超贤对媒体公开表态。
“对观众来说很简单,他们只是想看一部好电影。”香港电影工作者协会前会长、Brainwork有限公司创始人田启文告诉澎湃新闻,他也是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委。
田启文被认为是香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18岁进入影视圈,签约香港电台《左邻右里》成为全职演员。1994年田启文在拍摄《九品芝麻官》时结识了周星驰,此后加入了周星驰创办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策划拍摄了多部优秀的香港电影。他已经在电影行业工作了40年。他不仅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巅峰时刻,也亲身体验了香港电影。通过。
“过去,内地观众喜欢看港片,最重要的是文化娱乐产品相对较少。其次,港片的题材也没有太局限,只有商业上的考虑,没有太多的规章制度。”田启文说。
据他介绍,香港的创作环境和低税率造就了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黄金时代。
然而,随着投资不断涌入香港电影制作业,恶性竞争环境已经出现。过度投资让香港本地市场“难以消化”,影响了电影业的正常发展。
“以前一部投资300万港元的电影可以随便拍,但后来要价太高,上映的海外市场承受不起。”田启文说。
2000年后,香港电影业先盛后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而内地和亚洲其他市场则悄然成长。
“香港电影曾经在亚洲市场和一些大陆市场很受欢迎,但后来要价太高,有些地方买不起,所以他们决定自己制作。国外大力支持和发展这部电影,电视娱乐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田启文回忆道。
当时,内地与香港的合拍机制帮助了香港的电影从业者。这种模式始于改革时尚。《少林寺》拍摄于1982年,象征着合拍片的兴起。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香港票房达到1600万港元。也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涉外版权总收入超过2000万港元。.
1990年代上半叶是合拍片的小高潮。许多香港电影公司与内地电影制片厂合作。年产合拍片超过30部,《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霸王别姬》均为合拍片。
19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两地合拍片创历史新低。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联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奠定了政策基础。
这份协议的签署,为香港的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徐克、许鞍华、陈可欣、林超贤等一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与内地团队一起大显身手,碰撞华语电影新故事.审美追求。两地影片不分高下,不乏优秀作品,如《十月围城》《黄金年代》《一代宗师》《我们合伙人》《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廉政风云》《扫毒》《功夫》《新喜剧之王》《美人鱼》、《长津湖》等,深受内地观众认可,成为内地电影的主力军。
“立足内地市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香港电影产业的生命周期。”田启文说。
但他也坦言,由于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存在细微差异,并非所有的合拍片都能包揽两地市场的“全部”。获得香港本地市场对年轻一代香港司机的认可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毒舌律师》创立之初,内地市场并非主要考虑,但因创作上的“返朴归真”,获得香港、内地及海外市场的认可。
“在香港拍电影的前提很简单,拍好电影卖钱,不触犯任何相关法律。”田启文说,他认为,为了激活香港本土电影市场,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港片主打香港本土市场,经过市场检验和确认,最终通过“引进来”进入大陆市场。
“如果你不考虑单一市场,你可能会在创作上更加灵活,能够专注于多个市场。”田启文分析道。
香港电影人总会前会长田启文,也是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委。照片由保罗提供
多角度讲好我们故事
“一场环境过后,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似乎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大众也想读到自己的故事。”黄真真说。
此次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出现了很多年轻影迷,这也是香港久违的现象。让年轻的电影观众保持兴奋是一个难题。
“我认为创新是关键。”黄真真说,以《毒舌律师》《明日战记》和《还是觉得你最好》三部电影为例,它们跳出了警匪片、犯罪片、动作片等传统港式类型片,让年轻观众看到了新意。赢得了香港和内地的票房和口碑,也聚集了年轻观众。
香港居民陈志还发现,不少年轻观众习惯在看完港片后拍照发给朋友或社交平台。
田启文认为,一切创新都离不开人才。早在10年前,他就发现香港电影人才处于“人才荒”的困境。
他一直致力于教育青少年。2023年,在担任香港电影工作者协会领导期间,发起“大会电影”计划,支持拍摄8部电影作品。
为扶持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发展局亦自2013年起推出“首部故事片计划”,至今已培育出不少新晋电影人。
为避免电影人才“背锅”,香港不少机构和公司也推出电影扶持计划,鼓励更多人投身电影业,加强香港电影的产业能力。田启文也知道,香港电影的几个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经典作品匮乏、资金投入不足、优秀电影人才减少、本地市场有限等。
“我们将继续拓展香港和内地市场,以及东南亚和海外市场,”田启文说。
截至2023年,香港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田启文开始研究观察后期的市场效果。
“很多新片应该都在这个时候筹备上线吧!”田启文发现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大事。与投资人面谈后,他发现大家都“还在等待”。
“这三年他们投资了很多作品,但市场还没有完全消化,他们投入的钱也没有回本。”田启文说,他理解投资者的谨慎。关键是香港市场小,节奏不能太快。
香港如何深耕电影市场?
“充分利用大湾区的作用可能是香港电影业的出路,”田启文说。
他认为大湾区市场的特点是粤语文化和岭南文化,特别适合香港电影人。
今年2月28日、29日,田启文还应邀参加了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承办的“2023广东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高峰论坛”协会。.本次峰会旨在促进大湾区电影产业的交流与发展,吸引了广东省内外130多家电影产业企业的300余人参会。
田启文认为,华语电影是多元文化的结合体,只有制作出适合不同市场的优质影视产品,才能讲好我们故事,最终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