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To be or Not to be,只能由《天注定》

在看《天注定》这部电影之前,侍左君还自以为是有些审美洁癖的,但是《天注定》第一次让侍左君发现自己在观影审美方面的浅薄与无知。

曾几何时,让侍左君惊叹不已的多是那些华丽的布景、丝滑的动画设计,甚至连有些用过头的滤镜。而《天注定》的场景在四个小故事里,都不可避免的透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土气。

大海(姜武 饰)所在的山西农村,四处弥漫着的是黑漆漆的煤渣,黄土路上,散落着黑色的煤,被黑灰覆盖到几乎看不出原色的墙面,空气被灰蒙蒙的雾色笼罩,甚至村民脸上也已经被黑色浸染,满是岁月的痕迹,很难把画面的美与之相联系,甚至摇晃的镜头,突然爆出的声响,都让人觉得电影质感确实差了些意思。

但是看看贾樟柯导演的出生地,就可以理解。

人总是对于故乡有种莫名的情愫,即使是在刻画这座城的阴暗与不堪,即使导演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他也总会在某一个时刻让我们相信,阴暗的另一面是光明。

而在大海与三儿(王宝强 饰)擦肩而过的路边,那一车翻倒的西红柿,红艳艳的,成为了故事开端中最亮眼的一幕。正是这一幕,让人无法忽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躺在西红柿堆里已经没了生气的尸体。

导演似乎很喜欢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情绪,光线的明与暗:颜色的鲜艳与灰暗,摩托车突然的轰鸣声与大巴车背景音(《放逐》)、大海背着枪时的背景音(《斩判官》)轻轻浅浅、若有似无的对比,还有,山西灰暗的天空与东莞夜总会的光鲜亮丽。

在强烈对比下表达的鲜明情绪,只有在细细琢磨后,才能品味出这种画面里的美感。

除此之外,四处喷溅的血渍、染血的衣物、大块的西瓜瓤,在灰扑扑的背景画面里,亮眼到让人心惊动魄。也许就是这些过于血腥的画面,才让这部电影成了禁片吧。

切换到三儿回到老家后的镜头。

耸动着的层层叠叠的红色摩的头盔,抗着半扇猪与三儿擦肩而过的村民,给老太太过大寿时坐等吃席的群众脸上按捺不住的期盼,村民们无处安放的眼神,还有宝强略显生涩却无法让人忽视的方言……

他们都是导演刻意挑选下的村子里真实的原住民,在乡音和村里烟火气的胶着中,回村的不是宝强,而是土生土长的三儿。

导演用了许多特别的路人,虽然是一闪而过的事物,却让人忍不住会想,镜头外他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子。

扛着半扇猪的村民,骑着摩托车的僧人,三儿骑着摩托车回乡时在他前面突突突直响的三轮车上站着的一群面无表情的黄牛,小玉自首前遇到公路橫穿而过的牛群,油画上的玛丽莲梦露,与玛丽莲梦露正面相对的是毛主席的塑像……导演的思想把控到了每一个细节。

川渝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了不少,从遍地枯黄的草皮到年跟前还能看到地里绿油油的青菜,山西到重庆画面干净了不少。

再到小玉(赵涛 饰)工作的酒店,透着些低档会所的味道,与小辉(罗蓝山 饰)所在的东莞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东莞的夜总会,规模庞大,花样百出,总能让各色客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姑娘。

导演对于画面似乎没有刻意的追求,却将隐藏在大好河山之下那些腐烂衰败的东西,在不经意间都翻出来塞给观众。强被喂屎的感受不佳,但你不能否认,屎就是屎,再恶心,他妈的也是现实。

有几个镜头让侍左君回想起来还是会汗毛倒竖。

大海的故事里,有一个不停用皮鞭抽打马匹的人,他出现过两次。马拉的车斗里装满了煤,被车压到前蹄起立,根本无法动弹,而驾车人,全然不在意,马鞭一下又一下的抽在马身上,然后他嘴里不停的喊着:“驾,驾,驾,驾,驾,驾,驾,驾,驾,驾……”

两次出现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第一次,大海只是路过,第二次,大海拿猎枪对准了抽马人,枪响之后,大海面无表情的离开。

在大海杀死焦老板之后,警笛响起,伴随警车向右开来,马终于卸下车斗,撒开蹄子狂奔而去,向左离开。

马因大海而自由,大海的结局只在警笛声里有了交待。大海之所以会救下这匹马,大概是觉得它像自己一样,被逼迫被压榨,被攻击却无力反抗吧。

耐人回味的设定,这个曾经又怂又懦弱的男人大海,终于在小白的铁锹“高尔夫”之下决定反击了,猎枪便是他的武器。

这世道最悲哀的事情,就是逼着好人举起枪,只能用他们仅有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在小玉的故事里,同样出现过类似于“驾……”的场景。

小玉在拒绝客人无礼的要求之后,两人重复着小玉站起来,客人把她推倒,小玉再站起来,客人再把她推倒。

然后小玉被客人拿钱狠狠的扇着耳光,客人把小玉的脸扇到左边,小玉就回过头来,客人再扇,小玉再回,同样是多次重复。

还有客人嘴里骂骂咧咧的话:“老子用钱砸死你,老子有钱,老子有钱,老子有钱,你不是小姐,你不是小姐,你不是小姐……”

这个镜头好笑吗?

可只有再次回味才能懂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

小玉无数次的站起、回头,都是她无言的反抗,因为她没有反抗的能力。她曾亲眼目睹这位客人差点将机场的工人打死,她内心应该也是恐惧的吧。

所以她能做的就是怒目而视,直到最后几个巴掌,她不再回头,选择拿起手边的刀,反手一击,划破了客人的胸口,她的动作像个女侠,英勇又无畏。

故事的结尾处,小玉在路玉《玉堂春》演出时,惊堂木响,一声声“你可知罪,你可知罪”的唱腔,又是如何的直击人心。

小玉一直以来都可以算是守法公民,就算是被男朋友的老婆追着打,被打到嘴角流血,也只是一路逃跑。这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在被客人抽打的时候,一开始也是选择被动接受的,却在最后忍无可忍拿起男朋友留给她的刀,划向了伤害她的客人。

杀死客人后,她如同惊弓之鸟,身边闪过的人、响起的声音都让她浑身战栗,最终选择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制裁之后,在那声“你知错吗?”的诘问中,她知错了。

很多人知道这部电影,大概是因为四个故事的四个原型:胡文海对抗干部贪腐开枪杀人案、周克华跨省杀人案、邓玉娇自卫刺官案、富士康跳楼事件。

原本毫不相关的四起案件,在导演的安排下,看似随意,却又处处精心的让四起案件有了微弱的关系。

大海与三儿曾在路上擦肩而过,三儿与小玉的男朋友曾经在同一列大巴车上相遇,小玉的男朋友是小辉的前老板,小玉换工作来到了山西焦老板老婆的公司面试,焦老板死在大海的枪下。似乎用这样的方式将零散的四个故事,一群人,联系在了一起。

而大巴车上杜琪峰的《放逐》又将整个故事与情、义连在了一起。

被迫举枪的大海、嗜杀成性的三儿、自卫举刀的小玉、了结自己的小辉,这些平凡又普通的人,是村民,是服务员,是工厂工人,是流浪的打工人,是你我身边的某个人。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会遇到怎样的意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里是“仨鱼说电影”,欢迎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文章。想看些什么?回复留言,也许下期就有惊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