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店小二会问“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的意思,你真的懂吗?

引言

古装剧是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一大分支,也是我国电视剧业独具特色的产品之一。它以中华大地的悠久历史为主线,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古代,为了解决远行过程中舟车劳顿的问题,逐渐演化出了一种食宿一体的店铺,名曰客栈,在客栈内,顾客可以选择吃饭或是住宿一宿,只需些许银两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而在客人踏入客栈时,店小二总会迎上来热情地问一句:“客官打尖还是住店”。住店自然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样,那打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粗考

其实我们不必细究它的具体含义,从它的语境就能判断出,这里的打尖应该是吃饭的意思,小二的话应该是“客官您是要吃饭还是住店”。但这就很奇怪了,古语中有吃饭相关的专有名词,但为什么偏偏用“打尖”来替代吃饭呢?

打尖这一词最早被记载是在清朝福格的《听雨丛谈》。

他在书中写道:“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行人进店吃饭谓之打尖,但为何会以“打尖”来命名这种行为呢?他也没有给出非常合理的解释,只是说:“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翻译一下上文,福格共提出了他认为的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尖“是”间“的误传,打间意为在行程中没有到住宿的时间而吃饭休息,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变成了打尖;

在第二种可能中,他提出了一个词叫”打火“,它的意思是没有达到没有目的地而在中途吃饭,火字被误以为是尖并流传了下来。打火这词不难理解,在古代人们做饭需要提前烧火开灶,烧火做饭即可被理解为“打火”,但火被误以为尖这就有些说不通了。在明清小说及剧本中,打火这个词频频出现。

如在《水浒传》中有“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这样的文字;《说岳全传》第8回也写道:“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

按福格的说法,无论是打间还是打火,到最后通通传成了打尖。这么说未免有些武断,民间用语的生命力是十分强大的,想用错误的书面用语引导纠正了大众的方言用语,这无疑非常困难。如果恰如福格所说,打尖是由打火打间转化而来,我们不妨可以做这样一推测。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进入客栈,热情的店小二上前迎接,对他说“这位客官,是打火还是住店”。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吉利,木制的客栈遇上火只能是化为一片灰烬。似乎是出于这层考虑,他们把“打火”改成了“打间”,再后就是官方摘录语言时文字化为了“打间”。

这似乎就更可以说得通了,福格的推论是确确实实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的。

除福格外,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说法认为,打尖一词与钉马掌有关。在古代,马作为交通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钉马掌。这是因为马在长途跋涉后马蹄铁会变薄,边会变尖,影响马的行走;把马蹄铁去掉,再换一个,即所谓打尖。后来,客栈看到骑马的旅客,就问是不是打尖。如果回答是,老板就会让小二先牵马去喂食和钉马掌打尖,客人吃过东西就走。若是住店,就是先安排客人的食宿了。后来无论有马没马都问这个,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成了补给的代名词了。

意思详解

中国很多古装剧是缺乏详细的历史考证的,闹了不少笑话。大量电视剧中小二使用打尖一词可能让观众认为这是全国通行的通用说法,但实际上,打尖是京津地区的方言。

依照《汉语大词典》,打尖意为“在旅途或劳动中休息进食”,常与住店同时使用。随着语文考证的进行,人们对该词给出了除福格外的又一种解释:“打尖是打发舌尖的缩略词。”舌尖是人的舌头最敏感,也是味蕾分布最多的部位,我们有时会有“嘴里不吃点东西就难受的情况”,古人也不例外。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虽然未到预定的住宿地,但已是口干舌燥了,就到路边的客栈吃点东西,打发打发舌尖,再继续上路。

这不妨为一种解释,近些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选择舌尖作为标题,恰好就是因为舌尖在舌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按照各方所给的解释介绍,打尖的出现是与客栈发达,也就是民间商品经济旺盛相绑定的。回看我国历史,民间商品经济成规模发展且十分旺盛的阶段,恰好是政治上极度被动,外患严重的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一改前朝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民间商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人群体的成倍增加和市场打破了枋市界限,沿街道及聚落迅速聚合发展成了集中的商业地带。客栈恰好满足了大量商人来往通行的落脚需要,在以主干道为中心的商业地带迅速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创作了客栈这类消费场所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在那个风气日开,攒钱修筑田宅不再成为唯一生活方式的社会,打尖的出现无疑是十分正常的。

结语

靖康之变,偌大北宋被南下的蒙人付之一炬,大量的北人随着偏安政府南移,这些俗语的内蕴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被人所渐渐遗忘,虽然后人依旧保留着词语的发音,但充其量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有样学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探寻文化的真正内蕴,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重视那一个个看似浮华的外壳,还要深入了解它真正的文化价值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