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主流价值 抒发青年新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推选综述
文 | 王娅姝
自1993年创立至今,大学生电影节坚持以“大学生看,大学生办,大学生评,大学生拍”为核心理念,注重开辟青年群体的独特影像视野。二十九年来,青年观众对年度国产电影的观察和推选,已成为大学生电影节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单元之一。欣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以“新生·新声”为主题,将中国电影对时代精神的书写与青年群体守正创新之声进行深度对接。围绕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对国产影片的展映与推选,可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国产电影的主流价值得到青年观众的高度认同,青年观众对电影题材类型的选择渐趋多元,电影节的展映形式也在其中不断得到拓展和优化。
一、主流价值的彰显与认同
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面向全国启动“光影青春”国产影片征集,征片范围为2021年3月后出品、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电影局)审查通过并获得发行放映许可证的国产电影长片。经过近三个月的征集,共收到200余部国产影片的报名资料并形成34部“光影青春”优秀入选影片。这些影片或聚焦革命历史传统,或注目当下的社会现实,或探索多元类型模式,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上一年度国产电影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电影节的优秀入选影片中,弘扬主流价值的主旋律电影或“新主流”电影占比大幅上升,除《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我和我的父辈》等已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外,回溯革命历史记忆的《红船》《何叔衡》《浴血誓言》、聚焦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我们的岁月》《风吹浪涌》、书写社会主义英模人物的《我的父亲焦裕禄》《守岛人》《邓小平小道》等影片也位列其中。青年观众对电影的选择,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价值导向的趋近。大量主旋律电影的入选,既说明在上一年度中,国产电影对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等主流价值进行了自觉、深入的彰显,更说明了这种价值彰显已被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青年观众接受和认可。
2022年3月,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在全国高校中进行召集,最终形成了由32名大学生和12名专家组成的“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推选团,其成员均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2022年7月底,推选团在34部入选影片的基础上,经两轮推选,最终确定了8项青春荣誉。2022年9月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龙潭中湖公园举行的“青春之夜”现场,这8项荣誉被正式揭晓。影片《邓小平小道》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影片荣誉,导演文牧野、徐克共同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导演荣誉,男演员卢奇和女演员宫哲分别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男、女演员荣誉。陈宇、张艺谋凭借《狙击手》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编剧荣誉,演员陈永胜、王丹妮分别凭借《狙击手》《梅艳芳》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新人荣誉,青年导演、编剧邵艺辉的首部剧情长片《爱情神话》获得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处女作荣誉,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艺术探索影片荣誉则被授予影片《云霄之上》。
长期以来,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电影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风向标,在“新生·新声”的主基调引领下,本年度青春荣誉的授予更体现了时代强音与青年心声的深度交融。从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男女演员等多项荣誉的推选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代青年人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与审美选择,其中透露着戒除浮躁、昂扬向上的蓬勃朝气。《邓小平小道》《守岛人》《梅艳芳》《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一批以真实人物、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创作的影片获得荣誉,更印证了榜样与核心价值在青年群体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展映活动的不断丰富
2022年8月23日至8月31日,本届大学生电影节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对“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入选影片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展映。34部影片中,超三分之一的影片的主创到达展映现场,与大学生观众进行了深度交流。这种观摩与近距离互动的现场感,历来是大学生电影节坚持为青年观众营造的核心氛围。每年一度的线下观影与交流,构筑了属于青年群体的电影盛会。
本年度的线下展映在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和社会服务性上进行了一定尝试和探索。例如,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中国残联、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等多家单位,将入选影片《快乐密码》的展映活动延展为探索无障碍观影、呼吁关爱残障人士的综合性公益活动,现场更有专业导盲犬及其训导员走进影厅,向观众科普视力障碍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电影与社会现实不断交融,并持续影响、启发着每一位大学生观众。入选影片《及格人生》《暗恋·橘生淮南》等,则选择大影节作为首映礼或首场线下交流的权威平台,电影人对大学生电影节的信任与重视,不断提升、完善着展映活动的品质,使青年观众和影视传媒学子能够触及行业前沿,获得与业内人士接触与学习的机会。
除线下展映之外,本届电影节还联合优酷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策展,于2022年9月4日至9月8日,开启了为期5天的独家线上影展。此次线上影展以“光影·光阴”为主题,下设“成长记忆”、“少年时代”、“青春絮语”三个版块,以16部国内外佳片,书写青春与成长的关键词。考虑到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组委会特邀部分优秀国产入选影片主创进行了云端映后谈,以惠及无法到达现场的大学生观众。总体而言,在影片展映活动方面,本届电影节形成了线上与线下配合补充、放映与研讨同步进行、影院空间与云端空间彼此联动的良性格局,也为未来大学生电影节的策展环节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三、题材类型的多元拓展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持续在电影题材和类型上进行多元化拓展,帮助发现更多优质的国产影片。以《白蛇2:青蛇劫起》《大学》《追光万里》等为代表的数部动画电影和纪录电影也进入了34部入选影片序列,丰富了年度优秀国产影片的类型布局。题材侧重上,青春理想、家国情怀、情感伦理、现实困境、传奇经典等成为本届电影节入选影片的高频关键词,它们也以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展现出颇具多样性的影像实践。
除“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单元之外,本届电影节还设置有“纪录·动画·戏曲特别单元”,集中展示近年其他类型的优秀国产影片。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特别单元线下展映暨文化沙龙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77文创园举办,作为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以其独特的青春眼光,开辟了专属于纪录、戏曲和动画电影的传播交流空间,帮助进一步发现国产电影在类型和领域上的多元拓展。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重返地球》《俑之城》、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追光万里》、戏曲电影《白蛇传·情》《南越宫词》等优秀作品的线下放映及学术沙龙对谈,也为青年观众打开全面了解影视文化,尤其是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窗口。活动中来自学界和业界嘉宾的讨论与思考,更持续强化着大学生电影节在搭建青年影视文化阵地、构建产学研联动式交流空间、推动中国影视文化走向国际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二十九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展示了一批批优秀国产电影的风采,见证了一代代青年电影人的成长,更记录了大学生观众对时代影像的思考与解读,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了青春与活力。电影的叙述关乎于青年,电影的生命倚重于青年,电影的未来仰赖于青年。新生不止息,新声正发声。大学生电影节定会珍视新生之炽热与新声之嘹亮,与中国电影以及热爱中国电影的青年们同行,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