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父亲开国少将,儿子却是“反派专业户”,如今演了半辈子国军将领

演员这门饭碗,要想端好着实不简单,既是天赋也有苦工夫,表演的艺术,在于惟妙惟肖、演谁像谁,需要些“老天爷赏饭吃”的运气加成。

可自身条件达标了,依然远远不够,仍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钻研角色、雕琢演技,因而才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说。

近几年,观众用审美投票,悄然兴起一股追捧老戏骨的风潮。

究其原因,无非是眼睛被辣的多了,对那些千篇一律,仿佛套模板演戏的演员们的不满,愤怒靠瞪眼、流泪靠科技、台词像念经,别说沉浸感,能看完都得要很厚的滤镜光环。

久而久之,重温经典老剧,就成为很多人放松时的选择。

《大明王朝1566》正是百看不厌的佳作,其中嘉靖身边最为亲近的太监吕芳,就令观众印象深刻,再看扮演者,更让人惊掉下巴,从出身背景到戏路,皆十分出乎意料,他就是徐光明。

演艺界有个必须放在台面上的规矩,但凡问及演戏的原因,就得说是梦想跟热爱,可惊天大料见得多了,观众对此也就呵呵一笑,觉得当真就幼稚了。

徐光明却不同,他虽从未表达过演戏是心之所向,却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少将徐其海,老一辈革命家通常会让孩子延续父业。

但徐光明选择了演戏,还是业界闻名的“反派专业户”,多次出演阎锡山、蒋经国等国民党之人,等于说“立场”跟父亲完全相左,可见其不羁。

下面就来介绍一番人生规划如此不同的这对父子。

父子介绍

徐其海1913年出生于安徽省的金寨县。

1929年时,金寨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徐其海虽年仅16岁,却毅然投入到革命事业中,身先士卒率领赤卫队攻打民团,打土豪分田地,通过勇敢热血的表现,赢得乡亲们一致称赞。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饱经压迫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少年出英雄的时代。徐其海起义后,在革命过程中对民族与人民未来走向等问题思索了许多。

哪怕金寨眼下的困境得到纾解,可放眼全国,如金寨一般被剥削地苦不堪言的县镇比比皆是,因而选择加入游击队,极快的时间,就一呼百应成长为领导人。

隔年四月,徐其海所在的游击队加入了拥有共同信仰的共产党,被编入红一军第一师的第三团。

一年后,因表现出色被调往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的二一八团担任一营一连的连长,他在保卫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中,英勇奋战,数次立功,次年就升为副营长。

之后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跟随着红四方面军进行转移,可见徐其海年轻却执着,为了心中的信念,即使前途未卜,或许布满荆棘,可也走得义无反顾。

徐其海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舍生忘死,1933年2月,四川军阀田颂尧以38个军团的兵力,分三个纵队对川陕边革命根据地发起进攻,徐其海负责防守通江北面的碑坝要地。

此战十分惊险,敌众我寡,兵力一度相差数倍之多,而碑坝要地又是绕不开的关键所在,敌方收到死命令,疯狂展开枪林弹雨地攻势,徐其海率部下奋勇抵抗,硬是将几十次冲锋都生生打退。

可还来不及高兴,就发现弹药已经消耗完毕了。

徐其海等人做出一个悲壮的决定,那就是跟敌人拼刺刀,哪怕不幸负伤,仍旧半分不退的跟敌人近身肉搏,最终成功守住了阵地并将敌方打退,为彻底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计划做出有力贡献。

正所谓戏剧来源于生活,徐其海此次的防守战,拍成电影的话定会让观众热泪盈眶,那种不放弃的执着、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魄力,无一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力。

徐其海作战风格总是九死一生,于险境中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取得战局胜利,嘉陵江战役时,率部击溃敌方一个旅,歼灭敌方三个团,直插剑门关,任天堑亦或强敌都迎难而上。

长征时期,徐其海跟随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一年七个月的时间里,部队被恶劣天气及复杂情况重重包围着,但仍用惊人意志力完成甘肃会师壮举。

抗日战争时,徐其海打赢了许多有名的伏击战,担负延安卫戍任务,并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以越战越勇的姿态,迎接着一切未知的挑战。

战略反攻时期,更参与了东北战场的历次战役及辽沈、平津战役,后来随军南下,打了渡江战役、两广战役等,解放了武汉、阳新等城市。

由此可见,共产党的一路艰难征途,徐其海皆参与其中,属于元老级别的革命家,并通过浴血奋战的努力,不忘初心完成了金寨起义时,期盼的全国人民得到解放之宏愿。

建国后,徐其海担任过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及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并于1953年入朝作战,参与指挥三打马踏里战斗,此次战役相当艰巨。

马踏里的东南山因是敌人三八线以北的唯一支撑点和防守屏障,工事修建的异常坚固,并由美陆一师“王牌”军队把守。

但徐其海率军三次进攻,成功突破层层防守占据高地,最终敌人因数次反扑被打退,无路可走之下签订了停战协议。

徐其海因指挥得当、帮助朝鲜人民击退强敌,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正是这样一位大半辈子金戈铁马的革命家,为何儿子却成为“反派专业户”呢?

徐光明1944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的延安市,16岁时就对未来职业有了清晰的规划,觉得自己就是喜欢演戏,因而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学习,并于空政文工团的话剧团当演员。

通过《长空雄鹰》这部故事片,正式开启荧幕演绎之路。

常说优秀表演艺术家应该是“一人千面”,徐光明正是如此,他有过许多让观众念念不忘的代表作,可若不特意告知,几乎很难看出是一人所演。

就连反派,徐光明都严谨推敲其特点,从举手投足到方言口吻皆跟本人一模一样,这才被称为是“反派专业户”。

作品简析

提起徐光明,绕不开的一个代表作就是《大明王朝1566》。

吕芳是一个形象很复杂的人物,有时无情有时又温情,对局势危机的把控恰到好处,跟在出了名爱猜忌、多疑的嘉靖身边,成为最受其信任的心腹。

其与严嵩、徐阶等内阁大臣分庭抗礼,想要演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徐光明则把吕芳演的出神入化,仿佛真人再现,既有知进退,万事不粘锅的圆滑,也有应对朝政时的狠辣,而跟嘉靖之间的深厚感情也颇为令人动容。

——其不恃宠而骄,从凝神、屏住呼吸等细节,能全方位看出伴君如伴虎的真谛。

并且徐光明还成为阎锡山的复刻式演员,出演过数次,电视剧《八路军》、《东方》、《延安颂》中都有过出色的演绎。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的河边村人,个性相当多样化,狡猾中又有政客的和善,处事狠辣里还不失中庸,才成为民国政坛的“不倒翁”式人物。

徐光明为了更好展现出阎锡山的特点,特意采用山西话。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无论是出生地延安、祖籍安徽,亦或是求学期间长待的北京,口音都跟山西话有一定区别。

可徐光明演的惟妙惟肖,以至于令许多观众现在想起阎锡山,脑海中都会出现徐光明的脸。

电视剧《武昌首义》中出演的袁世凯也可圈可点。

首先形象上,经典胡子造型就还原度很高,并把袁世凯性格中的多重面孔表现了出来,时而豪迈不羁、聪颖睿智,时而精明算计,事故老辣。

过人之处在于,完全让观众跟阎锡山联想不到一块。

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里出演蒋经国,这又是另一种性格,蒋经国为人内敛,有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沉稳。

可表面的客气周到之下,又是一切了然于胸的算计,因而当年大家都不敢得罪蒋经国,生怕当时没发作,不知何时就被秋后算账。

徐光明就将这位个性难以琢磨的蒋经国演的很到位,平静的面孔下暗藏玄机。

当然,他还多次出演顾祝同,这位不能说是儒将,但文化造诣也挺深,辞赋极佳的同时还擅长书法绘画,个性偏温和,谈判时总是闻言好语,待人接物也谦和有礼,与各级将领相处都没有官架子。

徐光明再次将顾祝同也演的还原度极高,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国军将领性格迥异,差异化很大,但徐光明却演谁是谁,哪怕几部剧连着看,都不会有半分出戏之感,可见这半辈子饰演国军将领的职业生涯里,着实下了很深的功夫来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