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杨立仁男儿至死心如铁;致敬!

杨立仁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在剧中占比非常重,演员黄志忠把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不错,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剧中初次出场,一身长衫映入眼帘,给人一副十的知识分子的气息;剧中原本他就是教书先生,气质拿捏的十分恰当。

年青的他是一位热血青年,决定追随革命,与周世农在茶馆谋划刺杀三省巡阅使,当被问及敢不敢的时候,杨立仁果决之心溢于言表,说“

杀一人可震三军者,杀之

”,紧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敢刺杀摄政王的

汪兆铭

,对汪精卫十分的推崇,再次表态“

我杨立仁也是有志青年

”。

民国时代,乱世风云,英雄辈出;在国民革命浪潮席卷下,杨立仁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有着坚信的革命信仰,宁愿慷慨赴义,抛头颅洒热血,以换取理想中的民主共和。

由于杨立青的捣乱,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导致了到刺杀的失败,周世农仓惶而逃,一句“世上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杨家也受到了一定的牵连;就连杨立仁也不得不出去躲避;杨立仁开始了对自己反省,仿佛有了从热血澎湃中激醒的顿悟。

杨立仁去了广州革命大本营,在世交好友楚材的介绍下,杨立仁在黄埔军校担任校务部的参谋。在这个时期杨立仁对革命充满了希望,结识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尤其在孙中山先生过世之后,革命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该如何抉择呢?最大问题就是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统领全军,需要一个有威望的领袖来领导。

楚材对杨立仁是很赏识的,尤其他说的那些话,对楚材有很大的启发;在剧中有提到楚材要把立仁推荐给蒋校长认识。

再风卷云涌的广州,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暗地里各方势力已经波涛汹涌,都想替补孙中山先生过世后的权力真空,成为主宰者。此时楚材已经是蒋校长的铁杆粉丝,杨立仁此时对革命还是抱着客观的态度。

为了让蒋校长上位,杨立仁被楚材派去刺探文华堂的消息,却被抓了,再次遇到周世农。再次见面的时候,杨立仁和周世农已经是两个圈子的人,彼此在再也没有了当初的亲切感;他们的思想认知发生的分歧,同时粤军与党军发生一些冲突,产生了矛盾。

廖仲恺案的爆发,导致高层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

许崇智和胡汉民被流亡下野后,

蒋校长最后成为胜利者。对于自己的偶像汪精卫,楚材看的要比他深远很多,毕竟楚材是一个玩权谋的高手。

东征结束之后,局势就发生了变化,随后就发生了中山舰事件,此时杨立仁和楚材的思想越来越近了。对于革命的曙光,都寄托在蒋校长的身上,他一步一步被蒋折服,从此,唯领袖马首是瞻,不论荣辱终其一生这点不再改变。

北伐军刚下汉阳后,杨立仁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以特务连的身份到上海去活动,与江浙财阀名流打交道,募集军费。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北洋军要垮台,上海租界的各国也有异动,局势十分火急。

北伐军占领上海后

,局势更加剧烈严峻,蒋校长要卸磨杀驴了。

不过,杨立仁的行为被杨老爷子斥为不是杨家做派的蝇营狗苟,立仁却说“

没了资本,上海还剩什么

”,可见立仁是赞同把中国的未来放在资产阶级手中的。

在剧中,瞿恩临终前过一段话,“

你们的校长一屁股坐到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大地主一边

”。所以,立仁跟随蒋介石,和立青投奔瞿恩一样,都是心之所向,水到渠成,主义不同,但不分对错,两人的坚定不移更该获得同等的尊重。

然而,这样一个标榜强硬的立仁,在与弟妹相处时却是柔情满满。他是家中的长子,确实做到长子该做的事情,他是一个好大哥。

A:杨立仁与杨立华

(1)董建昌凭借自己在东征战役中取得的功劳,在蒋校长那里换取了一个去苏联留学的名额,给了杨立华;在杨立华去莫斯科之前,立华对哥哥杨立仁不停的嘱咐,在送别的时刻很不舍的拥抱,可见兄妹俩的感情很好。

(2)西安事变爆发之后,杨立仁从外面回来,立华担心的抱上去,声声碎念庆幸平安,立仁轻拍妹妹,哄着她“

没事

”;毕竟是震惊国际的事件,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很庆幸的是最后和平的解决;立华是妹妹,自然是担心哥哥的。

(3)解放战争时期,杨立仁从东北战场侥幸的逃了出来;回到南京后和立华见面,立华扑上来一声“哥!”让人心颤,立仁用力地回拥妹妹,心有余悸地喃喃“

差一点儿,差一点儿我就回不来了

”。

B:杨立仁与杨立青

虽然两个兄弟从小都是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杨立仁对杨立青这个弟弟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他们的信仰不同,其他各方面还是流露出真情的关怀。

(1)黄埔军校时期,黄埔三期六班同学奉命去在站接军装时,杨立仁体贴地提醒立华“我们得假装不认识立青,我们的弟弟生怕他的伙伴看出他和我们的关系,说他是裙带关系”。

(2)第二次东征战役前,杨立仁带着诀别的心情去向弟弟告别,哪怕自己牺牲了,还有弟弟陪着老父亲,可是没有想到,杨立青也被董建昌挑选出来随军出征,立仁说“我本是来辞行,不想却成了同行”。

(3)在杨立青毕业的时刻,原本是被第四军董建昌要去了,可是在楚材的建议下,杨立仁把立青安排在第一军,就怕将来有一天兄弟二人会反目成仇,成为敌人;可惜最后兄弟二人还是分道扬镳,走向了对立面。

(4)在北伐的时候,杨立仁得知杨立青第一次单独带兵,特地到前线察看,并且把望远镜和随身弹夹留给弟弟,却不想让他知道。

(5)在抗日战争时期,立仁临别叮嘱立青“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家在,爹在,哥哥在,姐姐妹妹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