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68年前经典电影《渡江侦察记》中15位演员仅1人在世

《渡江侦察记》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汤晓丹执导的战争片。 该片改编自《先遣渡江英雄连》,讲述的是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一位李连长率侦察班摸清敌人的海防部署,协助大部队成功作战的故事。

这部影片情节紧张、感情深沉、场面诗意,虽然没有过度形象化,但也有力地展现了侦察兵热烈勇敢紧张的斗争生活,彰显了侦察兵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机智、顽强果敢的性格

这部电影于1954年上映,剧中的15名演员只有一人活着。

周长喜(康泰)周长喜是侦察班的战士,跟随李连长渡江执行侦察任务。 他头脑灵活,勇于忘我,为了同志们的安全和他们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周长由康泰饰演。

康泰原名刘秉璋,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1927年生于北京,1945年进入华北电影公司当演员,1947年成为上海国泰电影公司演员,解放后成为电影演员剧团演员。 在《渡江侦察记》、《海魂》、《青春之歌》等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 1979年主演电影《苦难的心》 (获得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1981年主演的电影《第二次握手》。 1982年,在《特殊身份的警察》中扮演李渊风。 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享年58岁。

连长(孙道临)解放军侦察部队连长。 年轻时是新四军的侦察兵,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追赶,被一个渔夫女孩救了出来。 他身经百战,精干、精明、警惕、沉稳、坚强,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人民有着深厚的爱。 连长由孙道临饰演。

孙道临曾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但由于抗日战争,孙道临最终失学。 抗日战争期间,孙道临参加燕京剧社演出,《雷雨》是孙道临的代表作之一。 抗战胜利后,孙道临回学校读书。 解放后,孙道临参加了《渡江侦察记》、《詹天佑》、《李四光》等影视作品的演出。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去世,享年86岁。

杨威(中叔皇)侦察班战士孔武有力、精力充沛、斗志旺盛,渴望早日过河消灭反动派。 但有时勇敢行动,急躁,往往需要战友的周长为他做思想工作。 杨威由中叔皇饰演。

中叔皇年轻时在上海当学徒,后来进了上海新闻专科学校。 他本来想当记者,后来转向戏剧舞台。 1946年10月,地下党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在上海成立,中叔皇加入该公司。 中叔皇参加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关不住的春光》、《武训传》等电影的拍摄。 解放后,中叔皇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参与摄制《渡江侦察记》、《红日》、《兵临城下》、《金沙江畔》等影片。 20世纪70年代中叔皇转为导演,拍摄了《白莲花》。 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比郭振清晚一天去世,享年81岁。

吴老贵(齐衡)吴老贵是侦察班的班长,乐观机智,幽默,是战士们的故事大王,也是精神科医生。 他随身带着装白酒的军用水筒和妻子桂花做的布鞋,鞋上绣着“渡江胜利”。 他对妻子充满温情,向往幸福和平的日子,最后为了掩护小马,他向河的彼岸发送了信息,付出了壮烈的牺牲。

吴老贵由齐衡饰演。 齐元名叫齐梦非,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早年在“中电”剧团担任戏剧演员。 1946年开始拍摄电影,解放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代表作有《父归》、《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戏剧和《金沙江畔》、33666000的齐衡在上个世纪的特殊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1972年齐衡死于手术中的并发症,660

侯登科(郑敏)侯登科是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民团的大队长,早年曾加入日本伪卖卖国贼对抗新四军,逃跑时被我军击毙。 侯登科由郑敏饰演。

郑敏是回族演员,从1947年开始电影表演,1948年至1952年在香港从事电影表演。 1952年回到上海,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主要从事反派描写。 郑敏的代表作有《渡江侦察记》、《秋翁遇仙记》、《不夜城》等。 1980年郑敏去世了。

刘四姐(李玲君)刘四姐是前渔夫,抗日战争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李连长,8年后两人重逢时,她在斗争中成长为坚强干练的战士。 刘四姐由李玲饰演。

李玲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刘四姐是李玲众多银幕形象中难得的主角形象。 李玲是《聂耳》、《地下少先队》、《金银滩》、《闽江桔子红》、《不夜城》、010-300010等现在老人还活着。

参谋长(穆宏)参谋长是我军高级指挥官,向侦察队下达命令,由穆宏饰演。 穆宏的真名是刘庆谦。 17岁时单身来到上海,在汽车公司担任列车员和司机,之后进入上海戏剧社进行戏剧演出。 1952年后,他先后担任上海电影协会理事和天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等职务。 上海解放,他写了剧本《飞来的女婿》。 为了给自己的创作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他经常深入工厂和农村体验生活。 穆宏戏路辽阔,但在上个世纪特殊时期受迫害而死。

敌军长(崔超明)敌军长是敌人的高级军官,由崔超明饰演。 崔超明1936年毕业于广州摘石轩书画苑。 从1943年开始在艺光、苦役等剧团当戏剧演员。 1947年,参加了电影《清水湾淡水湾》。 1952年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当翻译片演员,参与《波斯猫在行动》等多部翻译片的配音,获得翻译片最高奖。 1957年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故事片评奖个人创作奖。 2009年8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 崔超明2010年去世了。

敌人情报处处(敌人情报处处)是敌人最狡猾的角色,他两次都很犀利发现了我军渡江的潜伏人员,最后还带领部队进攻了我军的游击队阵地。敌情报处处长由陈述饰演。

陈述原名陈致通,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反派演员,曾经出演过《渡江侦察记》、《末代皇帝》、《鬼子来了》等,2006年10月17日,陈述去世。

陈老太(莫愁饰)陈老太是国统区一个普通的农民,饱受国民党的迫害,在危难的时候解救了我军侦察士兵。陈老太由莫愁饰演。莫愁是上译厂厂长陈叙一的夫人,早年从事话剧演出,不过年纪轻轻的她经常饰演一些中老年妇女,1959年,莫愁在45岁那年就选择了息影。这其实是一位演技派“银幕老旦”演员的黄金年龄,但她却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淡出了观众视线。莫愁息影侯到上海电影专科从事教师行业,1988年莫愁去世。

小马(孙永平饰)小马是侦察班的青年战士,参军前是一个放牛娃。活泼、稚气、机灵,喜欢缠着吴老贵讲战斗故事,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渡江时表现得坚强勇敢。小马由孙永平饰演。

孙永平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 、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并曾在山东军区文艺培训队受训。1949年底,进上影厂担任演员,参演作品《南岛风云》。1964年后从事导演工作。2011年11月24日,孙永平去世,享年81岁。

侯妾(马骥饰)侯妾是侯登科的小老婆,曾经劝说侯登科找条后路,但是被侯所拒绝,后来被我军所抓获。侯妾由马骥饰演。

马骥从影60多年,曾在《夜深沉》、《渡江侦察记》、《今天我休息》、《李双双》、《女理发师》、《北国江南》和《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马骥主要饰演一些小角色,台词不多但是表演的很到位,入木三分。2006年马骥去世。

侯七(李季饰)侯七是侯登科的家奴,被我军一起抓了俘虏。侯七由李季饰演。

李季1953年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代表作品有《二百五小传》、《渡江侦察记》、《李时珍》、《海魂》、《秋翁遇仙记》、《城南旧事》、《新火烧红莲寺》、《夜幕下的黄色幽灵》、《我血我情》、《天朝国库之谜》等,2020年2月29日,上影演员剧团演员李季去世,享年99岁。

陈老爹(李农饰)陈老爹是陈老太的老伴,在敌人情报处处长察觉到异常的时候,陈老爹挺身而出。陈老爹由李农饰演。

李农1940年代中期结识著名演员冯喆,由冯喆介绍和推荐开始参加业余话剧演出。1948年起在上海“西北”、“群星”、“华侨”等影片公司任场记。1949年11月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拍摄过《大地重光》、《渡江侦察记》、《天罗地网》、《水乡的春天》、《母亲》、《林冲》、《红日》、《大刀记》、《珊瑚岛上的死光》、《楚天风云》、《风流千古》、《绑票》等影片及电视剧《上海屋檐下》。2018年12月23日,李农去世。

敌炮参谋(石灵饰)敌炮参谋是敌人在加强防守攻势后调来的重炮的参谋,因为不够保密,情报被侦察连长所获得。敌炮参谋由石灵饰演。

石灵1940年于天津商业中学毕业,后当过商店学徒、电话局练习生。1944年在北平华北电影公司拍摄影片。后在职业话剧团任演员。1948年在上海参加文华影业公司,在影片《表》、《腐蚀》、《我这一辈子》中饰演角色。建国后石灵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早年从事的都是小配角,晚年从事了一些台词比较多的配角,如《阿Q正传》、《三毛从军记》等,1999年石灵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