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揭秘28年前,冯小刚为何“背叛”待自己如亲兄弟一样的冯巩之谜!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就算是曾经掏心掏肺的朋友因为名利闹得不欢而散的也是常有的事儿。充斥着浮华喧嚣的娱乐圈中更是如此,为了名和利而明争暗斗、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就是家常便饭,常常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围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娱乐圈中两个姓冯的“大腕”——冯小刚和冯巩之间的“爱恨情仇”。1985年是冯小刚命运的转折年,也是比他年长一岁的冯巩的命运转折年。这一年,经过郑晓龙的介绍,冯小刚认识了王朔,他在燕京饭店请王朔大吃了一顿,王朔认下了他这个兄弟。

这一年,在中国广播艺术团说相声的冯巩被电视舞台导演黄一鹤发掘,邀请他在1986年的舞台上说上一段相声。于是在舞台舞台上冯巩和搭档刘伟说起了他原创的相声《虎年说虎》,冯巩一夜成名。成名之后的冯巩并没有飘,他很珍惜工作的机会。1987年的舞台他和刘伟说了对口相声《巧对影联》,1988年的舞台他和刘伟、牛振华等表演群口相声《求全责备》。眼看相声事业越来越好,搭档刘伟却在1988年要出国,这使冯巩很郁闷,没了刘伟,这相声他一个人没法说。就在他苦闷不已时,命运安排了另一个男人来到他的身边,这个男人名叫牛群。

两个人在一天晚上一拍即合,决定二人共同搭档出演舞台。这下子就有了著名的''疯牛组合''。但他们两个从1989年到1991年一直合作着。除此之外,冯巩不但在相声界发展的很好,而且也逐渐进入了演艺圈。冯巩之所以这么拼命,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是希望让妻子过上好的生活。有一个像样的家。直到1992年,艺术团才给冯巩夫妻分给了一套房。而之前他们夫妻两个却是在艺术团中的一个角落用一个小木板遮挡起来。这一年不但冯巩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冯巩的事业也越来越好,手上也越来越富裕了。当冯巩住上了新房子,成了名人,冯小刚却还在摸爬滚打。

那时他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名美工,好在王朔没有忘记他。1990年王朔和郑晓龙筹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王朔推荐冯小刚进组,并且还给他安排了剧务的工作。但是在准备拍摄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剧本不翼而飞了,这可愁坏了大家,就在王朔提议重写剧本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谁也不愿意再花时间写了。这时候,冯小刚站出来,说到自己愿意写,没多久,还真的拿出来新的剧本,虽然内容不如之前的,但是也有它的优点。就是因为这一点,冯小刚被提拔为编剧。没想到,《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一经播出,立刻火遍大江南北,冯小刚也小有名气。

也许是缘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两个姓“冯”的兄弟相见了。因为两人都是编剧出身,所以,在一次酒局上,两人相见了。推杯换盏之后,借着酒劲,两人一同回家,但是走着走着,两人走错路了,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他们谈的太尽兴,竟然浑然不知。在这次聊天中,冯巩讲到自己的身世,又讲到自己生活不易,经常受到其他朋友的嘲笑,心里十分难过,说着说着,眼泪不自觉的就流了下来。看着这位眼前的哥哥,冯小刚也讲起了自己的过往,在事业上,各种不顺心,在家庭上,女儿还患有先天腭裂症,满怀希望的来到了北京,却又被各种困难一次次的打倒。冯小刚的眼泪也打湿了衣裳,就是这样的两个大老爷们儿,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也就是这次机遇,让两人在冥冥之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也许男人们友情的真正建立就这么简单,只需要彼此真诚的袒露一次心声即可。对冯小刚很认可的冯巩邀请他为他和牛群写段子,又恰逢陈佩斯、朱时茂在小品界崛起,冯巩计划一边说相声,一边演小品,而冯小刚可以胜任创作剧本的工作,于是冯巩的相声《面的与皇冠》《点子公司》《最差先生》,小品《今晚我们相识》《 串门》《心愿》《融》等冯小刚都参与了创作。也是在1992年,冯小刚决定给冯思羽做手术,他没有告诉其他朋友,只告诉了冯巩。冯思羽手术那天,冯巩推掉一切工作到医院陪着冯小刚。手术开始前,医生对他们说:“术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孩子哭,那样的话孩子的伤口容易撕裂,万一再一感染,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冯小刚一肚子感谢的话还没容得说出来,冯巩的“大哥大”就又响了起来,他一会一个电话,一会一个电话,天知道为了冯小刚的家务事,冯巩推掉了多少事情。他很感激冯巩,然而没多久他却伤害了冯巩。冯思羽手术后不久,在1992年,冯小刚与自己的领导郑晓龙一起创作了电影剧本《大撒把》,由北影的夏钢担任导演,本来这个电影打算让北影厂投资,可当时“北影厂”并没有相中冯小刚写的本子,就没同意投资这部电影的事。于是冯小刚又想到了冯巩,他知道冯巩不是个凡人,人脉广的很,认识很多企业家、大老板,且都不是一般关系。干脆问问冯巩喜不喜欢这个本子,如果他有兴趣就由他来演,投资的事他顺便也就给办了。

冯巩看过了冯小刚的剧本很满意,很快就联系好了投资人,随时准备开机。可两人刚约定好没几天,北影厂那边又改变主意了,对方打电话过来告诉冯小刚他们要投拍这部电影,并且点名要葛优来演。此时的冯小刚进退两难,他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按照冯小刚在回忆录《我把青春献给你》当中的原话:“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新人,我不想得罪北影,也觉得葛优演更适合,但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冯巩”。最终冯小刚还是选择了“北影”和葛优。而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向冯巩开这个口,但冯巩是何等聪明之人,见面后三言两语便听出了小刚的心思,他笑着对冯小刚说:“我明白你什么意思,不就这么点事吗,你是我兄弟,只要这件事对你好,我怎么都成,犯不上为这件事伤神”。

冯小刚问:“那你怎么和投资的人交待?”

冯巩答:“都是我兄弟,都是一句话”。

冯巩没有判断错的是《大撒把》的确是一部好电影,上映之后口碑票房双丰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部电影,冯小刚喜欢上了这部电影女主角“林周云”的饰演者徐帆。以至于冯小刚在1999年与张娣分手,迎娶了徐帆。在迎娶徐帆这一年,冯小刚已经成为了知名导演,因为他已经拍出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电影,而且他的经济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在冯小刚没有发达之前,很多时候遇到经济困难,冯巩都拿自己的钱支援他。

成名之后的冯小刚总是会想起《大撒把》的事情,虽然冯巩原谅了他,但是他自己始终难以释怀,2003年他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写道:“我知道我伤害了他,现在想起来也伤害了自己,我在这里向他说一声:巩哥,真的很抱歉。”对于冯小刚把自己写进了自传里,2003年,冯巩则把冯小刚写进了小品《马路情歌》。《马路情歌》由冯巩和周涛表演,在这部小品中周涛调侃冯巩:“认你认不错!长得跟冯巩似的!”冯巩对周涛说:“你怎么骂人呢你啊!老冯家漂亮人多了!比如说冯小刚!那俩大牙跟小铲子似的!我怎么能像冯巩呢?冯巩的眼睛多小啊!看咱这双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在欢声笑语中,冯巩再次化解了冯小刚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冯巩也没看错冯小刚,经过不断的努力,冯小刚成为了中国最声名显赫的导演之一,他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当冯小刚处于人生的高光时刻时,被众人簇拥时,他远远地站在远处,不打扰。当冯小刚遭遇危机,声誉受损,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时,他依旧是那个希望他好的“巩哥”,不会对他避而远之。也许在醉酒的那天夜晚,冯巩便已看明白冯小刚内心深处的自卑和骄傲,而这两种情绪缠绕一生的冯小刚,注定人生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