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我们》:极具娱乐性的恐怖电影,充满诡谲、神秘又邪恶的风格

靠着极佳的演员阵容及出色的剧本,《我们》是一部为当代恐怖片立下新标杆的大胆作品。

靠着极佳的演员阵容及出色的剧本,《我们》是一部为当代恐怖片立下新标杆的大胆作品。

  • 《我们》是乔丹·皮尔从喜剧演员转任导演后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前一部电影《逃出绝命镇》为美国恐怖片画下新的里程碑,不但叫好又叫座,还获得四项奥斯卡提名并赢得最佳原创剧本。

  • 正因为如此,他的续作《我们》能否达到如此高的标杆便更受人注目,然而再次自编自导的他又带来一部大胆又出色的非传统恐怖片,证明他的成功并不是昙花一现。

  • 故事围绕在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分别是母亲阿德莱德(露皮塔·尼永奥 饰演)、父亲加布(温斯顿·杜克 饰演)、大女儿佐拉(莎哈迪·赖特·约瑟夫 饰演)及小儿子杰森(伊万·艾利克斯 饰演)。

  • 这一家四口趁着假期前往圣克鲁斯海滩附近的度假小屋,然而想要享受美好时光的他们却丝毫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危险,一天晚上有四个与他们长得一模一样的一家人闯入屋内,开启了他们无止境的梦魇。

  • 由于这是乔丹·皮尔继《逃出绝命镇》后的第二部电影,两部片之间的相互比较自然是在所难免。基本上《我们》与《逃出绝命镇》有着相当类似的调性,同样融合了黑色喜剧、悬疑、恐怖以及对于社会现况的讽刺。

  • 但《我们》相较之下则更偏向纯恐怖片,娱乐性也更高一些,全片所玩弄的风格依然相当广泛,从前半部诡谲、惊悚的气氛到后半部转为肆无忌惮的暴力血腥,中间则不时穿插着荒谬又歇斯底里的幽默元素。

  • 片长达两个小时的《我们》并不急着在一开始就亮出一手好牌,而是花费许多时间建立这一家人的角色背景与革命情感,例如他们在餐桌上的闲话家常、看见游艇的兴奋神情以及在车上斗嘴等,这些琐碎的场景令观众更能够对他们产生亲切的认同感,也才能在接踵而来的危险中替他们感到在乎。

  • 《我们》在前半部便展现了喜剧与恐怖片之间的完美结合,这都要归功于出色的剧本编写以及强大的演员阵容。担任主角的露皮塔·尼永奥无疑是整部片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她将这位角色来自童年创伤的恐惧与不安表现得相当细腻,也是为何能让观众坐如针毡的原因,而其中又有许多丰富的层次与情感,如此精彩的表演绝对值得被奥斯卡提名,只是一向不青睐恐怖片的奥斯卡并不一定会认可。

  • 另外不能被忽视的还有饰演这一家男主人的温斯顿·杜克,他的演出为全片贡献了大半的喜剧元素,也与露皮塔·尼永奥的角色形成相当巧妙的互补组合。

  • 除了两位主角在片中的精彩表现,《我们》的配角们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一点都不吝于给予两位小孩演员发光发热的表现机会,尤其饰演女儿的莎哈迪·赖特·约瑟夫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而身为艾美奖影后的伊丽莎白·莫斯虽然在片中的戏份并不算多,但每次出现都抢尽风头。

  • 其实整部片所有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丝毫没有可以挑剔的环节,由于每位角色都有各自的「暗黑版分身」,因此每位演员都有机会一人分饰两位极为不同的角色,而缜密编写的剧本又让每位角色在片中都有足够的闪耀时刻,这就是完美的选角加上够强的剧本才能展现的强大火力。

  • 除了演出及剧本之外,《我们》的独特风格也是一大看头。乔丹·皮尔使用大量极为缓慢的伸缩镜头制造出箭在弦上的紧绷感,在运镜上也时常先聚焦在角色的反应,而不直接呈现引起反应的主题,如此更能引起观众既期待又害怕的好奇心。

  • 除此之外,来自迈克尔·艾伯勒的配乐也延续着《逃出绝命镇》那种诡谲、神秘又有些邪恶的风格,但这次《我们》加入许多具有流行文化意义的选曲,有些更巧妙地为剧情增添非常有趣的喜剧效果。

  • 《我们》毫无疑问是一部相当具有娱乐性的恐怖片,但乔丹·皮尔的恐怖片并不只是为了吓吓观众或逗观众开心而已,就如同嘲讽种族情结的《逃出绝命镇》,充斥着象征主义的《我们》也隐含了社会议题。

  • 只是乔丹·皮尔这次并没有给予太过明确的解答,而是保留许多让观众自由诠释的空间,但大致上可以从片名「我们」(Us)中看出一二,意指真正的威胁就潜伏在你我之中,而这个片名可能也暗指着「美国」(US),点出美国社会在华美外表之下的假象,以及长期受到忽视的反扑力量。

  • 《逃出绝命镇》与《我们》都是玩弄不同风格的混种恐怖片,但在众多风格中却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混乱或突兀。当初乔丹·皮尔以《逃出绝命镇》获得成功时或许会被视为侥幸,但连他的第二部作品都能拥有如此强劲的表现,显示他是当今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生代导演之一,而他处理恐怖片的手法既大胆又创新,几乎没有任何既有标签能够定义,可能只有「乔丹·皮尔式恐怖片」这样的形容才够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