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北野武军团,打砸杂志社,一个老流氓竟然拍出了治愈系的电影
北野武是一个梗与暴力于一身的艺术家。
成名后,赚了不少钱,买了辆法拉利,可他自己却不开,让朋友在前面开着,自己打车后面跟着。
然后对师傅说:“你看,前面那辆法拉利是我的”,师傅问他:“既然是你的,为什么不自己开?”北野武解释道:“我自己开,怎么能看到我的法拉利。”
70多岁的高龄,与妻子离婚,将财产都留给了前妻,自己选择净身出户。
媒体问题为什么付天价分手费,他说,要是早知道离婚必须分钱就不离了,四个月后,小情人因他身无分文,离他而去。
年轻时,北野武还在说漫才,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但他在台上的冒犯艺术被他人学走之后,变得越来越卷,甚至与女友做爱时都是一边写段子一边汗流浃背。
对于别人说他这是对艺术的尊重的看法,北野武不屑一顾,他认为艺术就是浪费时间,别人又看不懂,自己快乐就行。
他在上大学时,日本爆发了反对美军的学生运动,北野武也跟着参加。
可他参加的理由不是发声,也不是为日本的国运考虑,只是因为有人跟他说去游行可以跟女同学在墙后做羞羞的事情。
虽然对情不专一,但北野武却不能容忍他人对他的女性朋友的诋毁。
北野武有一个北野武军团,里边的成员都以他为首,他们一起打砸了《星期五》杂志,并用灭火器大肆攻击,激烈程度让北野武一度以为自己杀死了某个人。
事件起因是杂志社想要采访北野武的女性朋友,但被她拒绝,而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最后杂志社在报纸上写道,这位年轻女孩是北野武的情妇。
一向嫉恶如仇的北野武自然不能受这种气,便有了“星期五事件”,北野武入狱六个月,他的军团成员也都被判刑。
但就是这样一个“老流氓”竟然拍出了《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这样一部治愈系的电影,片中北野武将自己的极简主义和北野蓝发挥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北野武的电影角色大多沉默寡言。
而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北野武直接将男女主设置成聋哑人,让他们说不了一句话,其他配角也几乎没有台词,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一部默片。
镜头大都是静止的,最多来几个横移画面,这就算最大的运动镜头了,故事也不复杂,女孩陪男孩练习冲浪,叙事方式更是平铺直叙,不讲究什么技巧。
这么一部简单的电影,凭什么打动了观众并且让观影过程不无聊的?因为北野武做到了三个词,真诚、美好、不落俗。
首先来说真诚,电影中茂与贵子的感情是真挚自然的,不掺杂任何条件。
北野武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来描述茂和贵子如何相爱,只是白描的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情感世界的千沟万壑。
如贵子会抓住冲浪板跟在茂的后面,茂在海中练习冲浪时,贵子在海边默默地叠衣服,之后面带微笑地看茂冲浪。
茂捡来的冲浪板不能再用了,贵子会凑钱帮茂买一个新的,与老板讲价失败,两人只是短暂难过一下,随后继续攒钱买冲浪板。
他们的爱情没有一句甜言蜜语,可却叫人羡慕,当然有时候误会也会发生。
茂在海边看别人冲浪时,有一个女孩经常坐在茂的身边,给他汽水喝,让他为自己剥橙子皮,第一次贵子没做什么,第二次贵子生气而去。
茂没法开口解释就一次次到贵子家,希望她能够出来与自己见面,两人重归于好,贵子給了茂一次机会,没有歇斯底里,红了的眼眶,落下的泪就足以胜过一切。
他们和正常的小情侣一样会有矛盾,但北野武并没有让他们的感情像其他爱情电影一样,男主总是不解释,女主老是错过,刻意的制造戏剧冲突。
其次是美好,女主大岛弘子就是所有人眼里初恋的样子。
片中的北野蓝不忧伤,反而有一种阳光明媚的灿烂,蓝天白云之下,贵子出现的每一个画面都有岁月静好的观感。
她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花枝招展,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几身服装,发型也只有两种,但那种纯却能够溢出屏幕。
她与茂的相处,尽管不似其他人那般说说笑笑,但他们的一个眼神,几个动作就让人眼红。
如茂是个清洁工,贵子的家庭比茂要好一些,但贵子从不嫌弃茂没钱,陪着茂一同参加冲浪比赛,进入总决赛后,她笑的比谁都开心。
与茂和好之后,两人坐在海边,呆呆地看对面的倒霉蛋骑车掉进海里,被人救上来后一身狼狈样子,他俩笑的合不拢嘴。
以前的爱情何曾不是跟他们一样,不要求对方身价几何,也不求对方长得多帅,只想每天都腻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很知足。
最后是不落俗。
有太多讲述聋哑人的电影,都在使劲煽情、卖惨,恨不得让观众每秒哭一次,可北野武却做得很克制。
他让观众看到了聋哑人也有温馨、美好、治愈的一面,他们也在追求生活的意义,即使不那么惊天动地,也羡煞旁人。
就连结尾处,茂掉进海里淹死后,北野武也没有安排一场哭天喊地的戏。
只是让贵子带着冲浪板,将两人的照片贴在上面,放入海中,任其随海浪漂流,以此来纪念茂。
这种比兴的表现手法强过泪流满面。
北野武这个“老流氓”在前85分钟一直在给观众美好,却在最后15分钟亲手扼杀了这份美好。
但这种“玩弄”观众的残忍,让那年夏天,那片宁静的海更具记忆点,也让影片成为了别具一格的纯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