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头部主持人频频翻车,湖南卫视艺人管理错在哪呢?

文 | 小咕咚

“在这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快乐大本营人气IP大饼营茶饮快乐方程式C位出道,预祝快乐方程式上线大卖,喜迎新店落成,祝所有创业人快乐发财。”去年9月7日,李维嘉以品牌大使的身份录制了官宣ID,并在快乐方程式官方微博上线。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的时间,这家曾在众多明星祝福中高调开业的茶饮品牌跑路,导致大量加盟商遭受损失。为此,有多位加盟商在李维嘉的工作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门口进行维权,大喊:“李维嘉,你骗我血汗钱,你良心何在?”随后,#李维嘉疑代言翻车多人维权#的话题登上了热搜第一名。

对于此番加盟商到湖南广电的维权事件,读娱君认为,一方面,品牌代言与公众存在信息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说明湖南广电在对于艺人代言管理上存在漏洞,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严重不足。

有负面就是合作已到期?尽显信息差的负面效应

在代言品牌爆出负面新闻之后,主持人汪涵、杜海涛、李维嘉最终给出的回应均是与品牌的合作早已到期,而其间的真假不得而知。

单看李维嘉的回应,其间也是疑点重重。

其一,尽管声明里提出早已解约,但李维嘉并未给出实质性的证明材料,缺乏一定的公信力。

其二,李维嘉往日的口播曾提及快乐方程式是快乐大本营人气IP大饼营的产品,那么节目组与品牌之间是否有商业上的深度合作?毕竟,从节目到茶饮品牌,核心理念一脉相承,均是主张快乐,这不禁给大众一些联想空间。

快乐方程式海报融入大饼营IP形象

为此,读娱君结合快乐方程式所传播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商业关系的梳理复盘。追溯到快乐方程式的母品牌大饼营,是快乐家族主持人形象衍生的IP,这一IP所关联的公司是“湖南快乐飞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监事刘乾坤所属的集团是湖南广播电视广告总公司,也就是说,快乐方程式与湖南广电之间存在某种隐形的关系链条,但很显然,李维嘉的回应里规避了这一层关系,有避重就轻之嫌。

其三,声明里,李维嘉指出在解约后要求和成汇公司停止使用自己肖像,并将已投放的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微博宣传等宣传物品和信息陆续拆换、删除和下架。不过,读娱君发现,快乐方程式的官博微博仍有李维嘉的相关宣传物料,到底是李维嘉欺骗大众还是相关公司拒不删除,目前不得而知。

虽说的茶饮商家跑路不属于代言人责任范畴,但李维嘉此番回应,整体给人诚意略显不足之感。

在明星、品牌均发展利好时,双方在合作结束后若不公开,仍然能够实现共赢,尤其是明星效应能为品牌进行长线赋能,但这一做法亦有潜在的风险。一旦一方陷入负面新闻中,另一方也会牵涉其中,就算表示合作已经到期,也仍会引发连锁效应,此番加盟商上门找李维嘉维权便是一大典型的例子。

读娱君认为,在品牌、艺人翻车不断的背景下,双方在结束商业合作之后,相对于过去的冷处理,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大众这一事实变得很有必要,类似于演员与经纪公司合作到期不续约之后,在社交平台进行官宣一般,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避免因自身的代言问题影响到了主持人所在平台的口碑。

翻车事件不断,暴露艺人管理诸多漏洞

纵观卫视平台,湖南卫视头部主持人虽多,但翻车率亦是“名列前茅”,因父亲关联公司严重违法失信,让何炅被贴上了“老赖之子”的标签;汪涵、杜海涛、李维嘉因前代言先后翻车,口碑严重受损;王一博、丁程鑫因没有主持人资格证而饱受争议;田源、钱枫因私生活而退出……

相对普通艺人而言,主持人的形象与平台的口碑深度捆绑,像汪涵、李维嘉、杜海涛这样家喻户晓主持人,是湖南卫视对外的名片担当。如今,因代言而引发种种负面新闻,尽管自身无责任,但随着舆论的发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主持人自身的公信力,以及连带给平台贴上负面标签,这也暴露出平台在艺人代言管理上存在缺位等问题,并带来了新的行业启示。

第一,在与新锐品牌合作时,平台需要谨慎地审查、长线地追踪。一般来说,在品牌成立之初,在风险评估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故而在达成合作之后,平台需要随时跟进相关的消息,在风险防范上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避雷。就以李维嘉代言快乐方程式为例,在合作之初,该茶饮品牌还处于尚未开业的状态,外加以发展加盟为主要业务,发展前景不明确且有高风险,而李维嘉在合作半年之后,才发现经营主体变更,说明平台以及艺人在代言监管上信息敏感度不高,相关问题的处理也极为滞后,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加盟商维权埋下了伏笔。

第二,主持人要尽可能避免为本身带有高风险的产品代言。例如,P2P是明星代言踩雷的高发区,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也未能幸免。早期,汪涵、杜海涛分别代言了爱钱进、网利宝,两大平台先后出现暴雷现象,前者是37万人被骗230亿,后者是投资人超4万人,平台借贷余额超30亿元。尽管当时两位主持人与平台的合作已经结束,但投资人们还是纷纷在线上、线下找前代言人讨说法,给主持人以及所在平台的口碑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读娱君认为,在艺人进行商业合作时,湖南卫视不能过度放权,而是有义务和责任来进行把关,在商业代言的选择上要有全局意识,切莫因一时利益而砸了自家的金字招牌。

除了代言翻车之外,湖南卫视还先后传出了主持人收礼、卖礼、被举报强奸等问题,可以说是负面新闻接二连三,在同类平台中称得上是事故高发地。在这一系列主持人翻车事件背后,湖南卫视是否也有一定的责任呢?

读娱君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系列的事件折射出平台在主持人管理上过于粗放与纵容,缺乏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以及日常监管、引导的意识,在艺人负面新闻的处理上,永远都是“马后炮”,情节稍轻的,就以新的热点盖过,如今日热搜上的#赵丽颖追再见爱人没看到李维嘉#;情节严重的,便直接一刀切式地解除一切合作关系。

读娱君还注意到,湖南卫视在新主持人的挖掘与培养上也有着隐忧。在过去,湖南卫视选择以竞赛选拔、长线培养的方式,推出了以吴昕、杜海涛为代表的主持人,但当下,尽管曾在选拔主持人方面进行试水,但很明显,湖南卫视已经失去了长线培养主持人的耐心,将重心放在了引入外部流量,开启主持人速成模式,《快乐大本营》新成员丁程鑫便是典型的例子。

既有主持人持证上岗的要求,也有坚持反对唯流量论的通知,而湖南卫视仍不舍得放弃王一博、丁程鑫这两位高流量的明星,还在高调推广#快乐家族六人首次合体#、#丁程鑫首次以快乐家族身份亮相#等话题,很明显,这是一味地追求收视率、话题度、流量而视相关通知精神如无物的做法。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