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北京疾控提示登革热输入风险,“登革热”向北方扩展 北京风险大增?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近年来,北京“花蚊”占有率显著上升,这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我国南方省份相继发生登革热疫情,并呈现向北方扩大的趋势。

释疑1:北京“登革热”风险会提升吗?

蚊子在夏天密度会上升,不仅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还会传播登革热和乙脑等多种传染病。 近年来,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南方省登革热疫情相继发生,并呈北方扩大趋势。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以北京蚊媒传入性病例为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和裂谷热等外来输入性病例相继出现。 蚊虫密度季节变化明显,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虫开始回升,蚊虫密度逐渐上升,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高峰,以淡色库蚊为主。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表示,“登革热”的传播需要媒介,而近年来“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是全球白纹伊蚊20年来扩散最快的生物物种,在北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在蚊种构成比例中从2013年3.50%上升到2017年14.02%,由于蚊虫密度不断增加,北京发生当地登革热病例的风险较大

释疑2:如何降低“蚊害”风险?

曾晓芃说,蚊子的生长离不开热水。 雌性在水中产卵,最早十几天就会变成蚊子。 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可以有效防治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降低“蚊患”风险主要有三种手段。 一、发生地清理包括:动员群众及时清除植木鉴、水生植物等积水,对公园绿地、建筑工地、汽修厂等场所临时清理积水。 其次,实施防蚊幼虫体系,湖泊、池塘、景观水体、大型鉴等可采用养鱼灭蚊,各类市政管井、桩孔、防地下人等不能清除的水体可投加灭蚊幼虫制剂。 最后,包括完善居民家庭、单位、办公室等室内环境的防蚊设施,在蚊虫密度较高或发生蚊媒感染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杀灭蚊虫。

据介绍,今年夏天,北京市爱卫会、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将开展“健康北京灭蚊活动”,6月11日-15日、7月16日-20日、8月13日-17日为北京统一灭蚊活动周。

北京疾控提示登革热输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