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破晓东方》被吐槽,太不注重细节,高希希导演老毛病又犯了

国内电影界有几个美术出身的著名导演。 冯小刚、冯小宁、高希希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名的导演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多了问题和争论当然也多了。 其中,高希希导演在这方面可能很明显。

高希希导演的著名影视剧有《历史的天空》、《搭错车》、《血战长空》等,从这些作品的水平和成色来看,高希希导演并不是徒有虚名。

但是,高希希导演也经常有在麦城行走的时候。 例如,热播剧《破晓东方》播出后,网络上的众多观众纷纷吐槽。 高希导演也太重视细节了。

《破晓东方》里汤恩伯称蒋总裁为“校长”,这也难怪。 汤司令是中央陆军士官学校的大队长(教官),所以当时的校长是老蒋。 他好像可以叫校长。

但是,在蒋总裁面前汤恩伯自称“学生”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俩没有师生关系。 汤司令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对老蒋从来不是学生。 如果他硬要装成被同事嘲笑的样子,你是黄埔几届的你都是天子门生。 得摆出一副毫无意义的表情。

《破晓东方》剧中有陈老总下达作战命令的场面,这更不讲究。

另一方面,历史上指挥攻击上海的是粟总,陈老总没有具体管理作战。 当时,他也不在三野司令部。 他没能发出具体的作战命令。 这样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张冠李戴真的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如果《破晓东方》想强调陈老总的后方作战,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下达作战命令,那就不要让陈老总拿着稿子读作战命令。 这不是野战军司令应有的样子,反而更像是普通参谋。 野战军司令下了什么命令? 具体请参照影版《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01的段落。

请等一下。 无论如何,自《破晓东方》播出以来,网络上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观众来寻找高希希导演的小漏洞,高希希导演也没有辜负期待,屡次让观众获得成功。

其实,拍影视剧不注重细节,对高希希导演来说已经是老毛病,他在这方面出现的漏洞“竹本不尽”。

在《破晓东方》之前,高希希导演曾执导过电视剧版《大决战》,同样被网友们挑出了很多小毛病。

傅作义的三十五军被新警长牢牢包围了。 结果,傅作义还和离新警长很远的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通了电话。 华北野战军费了那么大力气包围了寂寞,亲切地给人留下电话线向他们传达军事信息。

无独有偶,在解放天津之战中,傅作义又和围困在天津城的警备司令陈长捷通了电话。 天津这个地方有那么复杂吗? 几十万大军打仗,把电话线都挤得水泄不通。

没有比较就没有害处。 影版《大决战》这出戏里陈长捷和北平城通话用的道具是无线电台,这才是真正符合历史的细节写照。

只是,高希希导演为了省事省钱,可能让演员直接在电话里说台词,但对于历史现实和细节,这些都不重要。 总之,很多观众都不介意。

如果高希希导演在近年的这些历史剧里只是在细节控制上有缺陷的话,那倒不如说他是学美术的,不是学历史和军事的,不懂很多历史和军事细节也很正常。

不过,高希希导演之前被媒体曝光的各种细节失败之处也非常多。

2006年高希希拍摄军旅剧《垂直打击》时,被观众选为严重的细节问题。 例如,剧中殷桃饰演的特种作战专家脚上穿的靴子是意大利时尚品牌,其风格走的是怪异大胆的路线,但最终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我国军旅剧。

更奇怪的是,《垂直打击》有一出戏,展示了“斩首行动”的作战命令。 导演还特写了这个红头文件,没想到文件上写的不是命令,而是刘若英的歌词。 那几年正好是刘若英放火的时候。

这些细节问题曝光后,有记者致电高希希导演,他竟然非常惊讶,直言“不可能”。 他对记者说,自己回去后一定会看看。 工具应该错了。

高希希导演的态度让人怀疑,拍摄中坐在监视器前的人是否就是他。

接在《垂直打击》之后的是《甜蜜蜜》,在这部由高希希执导、邓超、孙俪、沙溢等人主演的古装剧中,各种穿的细节数不胜数。

有网友在《甜蜜蜜》中至少找到了17个细节。 例如,780年代出现了郎朗签名的钢琴CD、2007年的《读者》杂志、新型轿车和出租车等,观众说哪里只有17个,数不胜数。

高希希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服装镜头都剪掉了,但部分视频版本没有剪掉。

实际上,拍摄古装剧确实有细节易懂的问题。 但是,一般来说,其他导演都尽量选择空闲的地方,在工具上花力气。 虽然偶尔出现一些服装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像《甜蜜蜜》这样到处都有服装细节的年代剧也确实很少见。

对于高希希导演来说,《三国》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受到网友吐槽的电视剧。 因为这部戏里出现的雷人细节太多了。

在场景问题上,两个三国古人谈论的草坪旁突然出现了一个矿泉水瓶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子龙在长坂坂路上穿梭的时候,身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架直升机。 赵云这么凶,难怪我们有武直在怕谁。

这样细节的失误可能是剧组的疏忽,《三国》剧组在细节上省事就受不了了。

剧中有一条被网友吐槽为“万能道”的山沟小道。 刘备败亡,曹操送陈宫,袁绍迎接刘备,刘备去新野。 天南地北不同时期的一些事情,竟然是古人走这条路来的。

当然,可以看出《三国》剧组这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在一条路上拍了n个场景。 问题是,稍微特写一下,或者转动一下镜头,注意不要每次都在镜头上拍到特征明显的脖子弯曲的树,好吗?

高希希导演在《三国》中最恶毒的是那些台词,但有些台词太清晰了,很难正视。

公孙瓒的台词“天下谁也不认识你。 好吧,总之还是改一下,设法圆满解决吧。

刘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吃得太苦了,但上过高中的人是不会犯的这么低级的台词错误吧。

综上,其实笔者只是选了一些高希希导演过往影视剧中比较明显的穿帮细节,网络上还有一些网友专门做过合集,统计高希希导演那些让人看了无语的细节错误。

应该说高希希导演既然能拍摄这么多剧,其中也不乏精品,必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许是太追求经济效益图省钱,也许是太追求速度效率图省事,也许是根本不在乎细节问题,反正只要是他导演的影视剧,总会被观众找出很多细节上的明显毛病。

反过来想,这倒也成了高希希导演的一个另类标签,起码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