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鬓边》商细蕊就像一只荆棘鸟,即使不再唱戏,也要把刺扎进胸膛

由尹正,黄晓明主演的爆款民国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已经迎来了大结局,相信很多朋友们已经通过提前点播把结局看完了。

最终,程二爷给商老板留下了一张车票,曾经曹司令给的那个“要戏还是要命”的选择题,又再一次摆在了商细蕊的面前。

而结局最大的虐点,并不在于商细蕊到底有没有去车站跟程凤台一起走,而是两个人从相遇到相知,再到难舍难分、外人不可介入的程度,如今却要面对生离死别的选择,也预示着那个曾经很美好的时代已经由盛转衰,人人都自顾不暇,颠沛流离。

程凤台从来不会问商细蕊,到底是“戏重要”还是“他重要”这样的问题,就连送车票时给商细蕊的选择题都是“要戏还是要命”。

因为程凤台懂得商细蕊对戏曲的赤忱与挚爱,他所欣赏的那个商细蕊,爱恨嗔痴皆是戏,有着不移于外物的透彻心性,也深知商细蕊的一生除了唱戏其他所有事情都不值一提。

而且母亲春萱曾经的出走,更让程凤台知道,商细蕊终究还是需要戏的,即使跟着他走,就算是拍成了戏曲电影,也难免成为笼中之鸟。

他不敢也不愿意,以自己做天平另一边的砝码,让商细蕊与戏分割。

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告别的时候,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在程凤台和商细蕊在最后的告别中,两人都没有将手握紧,都是轻轻地,不肯用力。

和原著中是相反的,原著中商细蕊和程凤台道别时,在程二爷即将松开手的时候,商细蕊又用力回握了一下程凤台,而且过了好一会儿才放开手。

是程凤台让商细蕊通了世情,不再只是戏中人,不再只为戏而活,体会到了作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滋味。

而在程凤台眼里,商细蕊更是活成了他曾想要活成的样子,活得真实,活得通透。

因为他们都不想与对方做最后的道别,也不相信这会是最后的道别,原著中的商细蕊怕有遗憾,而剧中的商细蕊不怕。

可以看到,谢幕的时候,商细蕊并不在,虽然没有答应程凤台他一定会去,但是他正用尽一切奔向程凤台。

然而结局是开放式的,但无论是欢喜结局还是悲伤结局,能看到两人相互成全的心意,大家都可以释怀了。

荆棘鸟,它的使命是寻找一棵荆棘树,被荆棘树上的刺刺穿身体,歌唱着死去。

有一天它终于找了荆棘树,它知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快到了,但却对那株曾为它遮风挡雨的紫罗兰充满了不舍。

荆棘鸟想回去,再看一眼那株紫罗兰,它就会奔向那荆棘树。

商细蕊就是那只荆棘鸟,而程凤台就是那株曾经为他挡过雨雪的紫罗兰,而戏台子就是荆棘鸟一直要找的荆棘树。

而不顾一切奔向车站,也只是为了再见一眼程凤台,程凤台让他看到这一生从未看到的画面,不光懂他的戏,而且懂他这个人。

而见完程凤台以后,商细蕊就像那只荆棘鸟一样,即使不再唱歌(戏),也要把刺扎进胸膛,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

因为它不得不如此,它是执拗的,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甚至没有意义,可是它还是要做,留下来唱戏就是商细蕊必须要做的事情。

陆虎演唱的片头曲《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因为真正的爱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而最美好的东西也只能用最沉痛的巨创来换取。

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并不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是,明明知道不可为,却不得不为。

感谢《鬓边不是海棠红》,塑造了这样如荆棘鸟一般的商细蕊,即使明知会有遗憾,我们依然会将荆棘扎进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