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这家古老的医院,为何是科波拉《教父》的灵感源泉

2022年宣布迎来最终季的美剧《医院革命》让许多剧迷依依不舍。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医院的虚构公立医院中。与以往的医疗题材剧作不同,该剧视角宏大,情节不仅围绕医患,还涉及医疗体制改革等,让观众耳目一新。

剧中,新阿姆斯特丹医院设定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这个设定并非编剧凭空想象,它的原型就是纽约市的 贝尔维尤医院

这不是贝尔维尤第一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它一直是艺术家和好莱坞的灵感源泉。

例如,比利·怀尔德执导的《失去的周末》于1945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这部电影的大部分情节就发生贝尔维尤的酗酒者病房中。拍摄《教父》时,为寻找最令人生畏的医院,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很自然地选择了贝尔维尤,它的停尸房在后面的剧情中被用作片中角色博纳塞拉的殡仪馆。

  • 《失去的周末》海报

    提到贝尔维尤,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以下画面:危险的传染病患者,发狂的精神病人,遍体鳞伤的案件受害者,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作为 美国最大城市中的旗舰医院,同时也是 美国最古老的公立医院,贝尔维尤早已成为美国历史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医学院医学人文部主任,普利策奖得主戴维·奥辛斯基耗费数年研究与采访,收集此前鲜见历史档案,辑录亲历者珍贵口述,撰写了 《贝尔维尤:美国公立医院的死与生》

    这部横跨三百年的权威历史著作,记录了一家公立医院的演变史,一座巨变城市的发展史,以及一个新生国家的医学进步史。

    看顾关怀众人之地,最后的医疗庇护所

    “送往贝尔维尤”,这个短语几乎和纽约市一样古老,如今连报纸都懒得在头条加上“医院”二字。

    18世纪黄热病肆虐纽约时,贝尔维尤是当时唯一收治患者的隔离病院。自此,贝尔维尤成为纽约人乃至美国人心中医疗救助的代名词。无论是警察在曼哈顿遭枪击,投资银行家突发心脏病,还是消防员受伤,囚犯生病,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无家可归者在大街上昏倒,他们的目的地很可能都是贝尔维尤。

  • 如今的贝尔维尤医院

    统计该医院胸科的肺炎患者人数,可跟踪纽约冬天的寒冷程度;统计停尸房里中毒尸体的总数,可评估禁酒令的危害。结核病在城中肆虐时,贝尔维尤就诊治结核病。艾滋病来袭,暴力犯罪激增,瘾君子吸食可卡因,出狱的精神病患者无家可归,通常都是由贝尔维尤第一时间发现。

    贝尔维尤救助声名狼藉之人,照护最弱势群体。在这里,医治穷苦之人,既是传统,也是法律。纽约市相关法律规定:“医院管理局应主要负责对贫困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贝尔维尤希望有经济能力者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但很少做硬性要求。那些无力支付的人也受到同等欢迎,其中包括数量庞大的移民。

    在贝尔维尤,人们会说100多种语言。在训练有素、熟悉各地方言的译员帮助下,医生和病人通过双线电话沟通。贝尔维尤的病人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很多人没有医保或根本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但贝尔维尤从未拒绝过任何一位病人。

  • 改写美国医学史,多领域内的时代先锋

    数个世纪以来,贝尔维尤经受了未知疾病、经济动荡、政治变局与自然灾难的考验,也见证了现代医学史上的重要创新与持续存在的争议。

    更令人惊奇的是,奥辛斯基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贝尔维尤在三次关涉美国总统的重大医疗危机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身处生死线的总统们,其最后的结局各不相同,实际上印证了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

  • 曾经的贝尔维尤医院

    在贝尔维尤,新一代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应运而生,他们力图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彻底改变过去的陈规陋习。美国现代病理学之父威廉·韦尔奇、结核病防治先驱赫尔曼·比格斯、脊髓灰质炎疫苗发明者阿尔伯特·萨宾和乔纳斯·索尔克、诺奖得主安德烈·库尔南和迪金森·理查兹……他们都曾在贝尔维尤任职或任教。

    不仅如此, 贝尔维尤在各个方面都改写了美国医学史。它是美国第一家拥有产房、急诊室和附属医学院的医院;它成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支平民救护队、第一个医学影像科,开设了第一所女护士学校,促使纽约市成立全美第一个公共卫生部门;它在法医学、精神病学和传染病学等方面总是走在时代前列。

  • 穷人的医疗困境,公立医院的困局

    自建院以来,贝尔维尤的历史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黄热病、霍乱、流感、结核病等疫病来袭,常年饱受资金不足、安保缺失、管理混乱等问题困扰,归根到底, 贝尔维尤的困境正是源于它身为公立医院的职责。

    自二战以来,职工团体保险计划和联邦政府推出的医疗保险计划使更多普通美国人得以进入条件更好的私立医院,公立医院的规模因此进一步缩小。在纽约市,免费的医院护理正岌岌可危。在白人迁徙、税基下降和市政面临破产威胁的背景下,犯罪和吸毒成瘾现象猖獗。对贝尔维尤来说,这意味着 员工短缺和预算削减,急诊室人满为患,精神病患者入院人数激增。

  • 直到此时,人们才开始关注以贝尔维尤为代表的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困局: 它们承担了社会对穷人的责任,得到的回报却近乎微薄

  • 如今的贝尔维尤医院

    随后在纽约出现的艾滋病疫情、“9·11”事件和埃博拉病例,再次证实公立医院对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像贝尔维尤这样的机构中,普通人才能安心获得一流的医疗服务。

    在奥辛斯基笔下,贝尔维尤不仅是一家公立医院,它是穷人的医疗安全网,是传统与创新的交汇之地,它的故事至今仍在继续。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进入小程序购买

    自诞生之日起

    这家公立医院从未将任何病人拒之门外

    这里是最后的庇护所

    是一座城市的死亡哀鸣与生命搏动

    王晨光 罗新 杨震 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