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军:价值150亿的王宝强还缺什么吗?
【杨树军专栏】
价值150亿的王宝强还缺什么吗?
原创作者|杨树军
《唐探3》让王宝强成了中国影史上继吴京、黄渤、沈腾后,第四位主演票房超过150亿的男演员。
作为当今国内最具人气的一线男艺人,王宝强还缺什么吗?相信这也是许知远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王宝强在许知远《十三邀》第五季的访谈中,几乎就所有问题都竭尽所能地提供了答案,只有这一次——当被问及“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时,王宝强直接用笑声把问题岔开了——他的笑声听起来开心、神秘、还带点嘲弄、挑衅的意味。他可能觉得有点不妥,然后就吭吭哧哧说了自己在“表达”方面的不足。既没抓住重点,又缺乏诚意。
《十三邀》一直把“偏见”作为招牌,但这是一次真正的“尬聊”,大部分时间许知远都心不在焉。我们都清楚他心里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和他一样还知道问题的答案——问题是王宝强不知道,也没有给许知远创造提问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许知远都会去关注“意义”,王宝强应该负责流量。但这一次,真正控场的是那个被访者。
挑战、质疑王宝强价值的人肯定是傻逼,在这个问题上,不合时宜的许知远也是无力的。我们真正期待的是他们可以谈论一些稍微抽象一点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次没有完成、因而也没有价值的交流,只是除了一点点“励志”之外。双方既没有弄清楚150亿价值的意义、又没能为跟他一样的阶层提供足够的警示。
王宝强需要解决的肯定不仅仅是表达问题,许知远的问题就是勉为其难地迎合了一回流量巨星。
我们真正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某个具体东西!王宝强始终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包括在电影里——以他今天的地位,镜头怎么弄,很大程度上他是可以说了算的。于是,我们发现:他的电影情节推进随心所欲,镜头所呈现的就是我们看见的全部——没有暗示,也没有背后的东西。他想表达什么,通过什么方式,都是清晰的——通常都是浅显而简单的,那不是鸡汤熬到最后显现出来的清澈,它就是一锅滚水。
我们当然知道这都是对的。该类型影视作品原本就是属于大众的,它们就应该是直白的、热闹的、及时的,就像乡下的年节市场,像小区门口的广场舞——150亿就是它的价值。
我们还记得,王宝强在《天下无贼》和《士兵突击》中曾经是一个“小清新”——淳朴、善良。因为稀缺,我们连带着去珍视那个扮演淳朴、善良的人。在接下来的银幕形象中,他的土里土气、丑态百出究竟对谁有意义?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把我们逗笑,他就像是一股“笑气”。这个扮演者的价值只是为了让我们表达奚落、投放同情,并借机释放我们的某些情绪。
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扮演的角色,他根本没有能力跳开半步回头审视那个近乎虚幻的世界。他以为一切都是真的——他一直在演自己。他没有表演丑,他就是真的丑。有意识地通过卖傻取悦他人至少算是一门技术,而表演“傻”跟真傻之间隔着一个宇宙呢!
王宝强也许真的很草根、很老实——这我们也知道,但他比武大还老实吗?
那个名叫武大的男人一直都是清河县大街上最知名的群众演员——他一生只扮演过一个角色,直到他被《金瓶梅》发现,成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一直以来,他凭借自己的本色出演,始终没能成为偶像,我们跟他的缘分就是偶尔走过时,可能会买他几个炊饼。
他应该安于平淡,每天做炊饼、卖炊饼,把女儿养大……在那种情况下,他只是一个艰难求生的人;当他升级为艺术形象时——仅从审美意义讲,他的被毒杀就有了某种合理性。
我们都知道他是无辜的,但如果没有潘金莲的加入,他就是被漠视的众生——你觉得他愿意当明星呢,还是宁愿被漠视?现在他真的遭遇了最悲惨命运,而我们能给予他的同情却大大减少了。
当阿Q被鲁迅发掘出来的时候,我们面前仿佛有了一面镜子,每个人从中看到的是自己的一个侧面。当阿Q自己跳上前台时,他就是一个供人娱乐的小丑。我们当然要付费,但演出散场后我们依然可以愉悦地享受世俗人生。
王宝强终于成了自己的发掘者。在他的感召下,成千上万个挤不进少林寺的孩子,就在少林寺旁边的武术学校里刻苦练习武功。他们觉得自己也有机会成为李连杰……他们现在只是差了一点王宝强的运气。
问题是,100个去少林寺练武术的孩子里出了一个王宝强,去1000个可能还是出一个,那999个算什么?“全村的希望”永远只能有一个,剩下的人没办法牛逼,只能装牛逼。
他生活中先天缺失的一环原本也可以慢慢补起来的,但是“成功”就像一股巨大的推力,正在将他送往更加“成功”的未来——他无可置疑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这位英雄永远都是一副轻浮的样子,即便在最纯朴的时候。他一直笑嘻嘻的,好像不知道生活的艰辛——生活似乎从来没有狠狠地教训过他。
一群人聚在一起,只会做两件事:锦上添花、落井下石。王宝强最盛大的一次出演肯定是“离婚”那次——他把自己曾经最亲密的人都摆上了舞台,他自己更是倾情演绎……几乎跟他的电影一样热闹、混乱、龌龊。你们当成道德问题,人家那里可能只是一个的“审美”问题。最后,我们已经分不清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关系——他的不体面让观者也不适了一回。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更因为一些谁也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让他一夜成名。作为这个时代的“民间英雄”之一,他的经历除了让他拥有了一堆名利之外,他人既无法借鉴,又不能缓释社会焦虑。
他自己肯定没有从他的作品中提升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对他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实质帮助。对观众来说,他只是在我们“审丑”经历中增加了一次经验。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表演艺术家,尽管这不影响他的收益。他始终缺乏对自身及其作品的审视能力,而他的流量与喧闹就像一个黑洞,吞噬了他的自省能力。但是,当我们共同策划的这场演出结束之后,中国的演艺市场上有增添什么吗?
他们始终都在某个局限之下,也从来没有机会看一眼它上面的东西,甚至不知道还有别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没有人说出真相。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在让我们从中认出自己,或者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王宝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原谅的机会。换句话说,除了他的金钱和流量,没有人想成为他。
傻根,原本指那些心地澄明、纯真、善良的人。是不堪的世间沉浮让我们懂得了傻根的金贵,而傻根的唯一价值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傻根,当他开始把它当成手段对我们进行励志时,真正的“傻根”就是花钱买炊饼的你和我。
作者简介:校长,已出版作品包括《子曰·我曰》《村里最好的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