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隐入尘烟》为啥没被禁,被国外认可,票房破亿?答案都在热评里

《隐入尘烟》完全爆炸了。

评分从开始的7.9分上升到现在的8.5分;

排片从不足0.1%到现在的接近20%

票房从不足30万票房到现在破亿指日可待;

从评价无人问津,到本年末被誉为目前最好的国语电影;

以前可以宣传的噱头只是被提名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最佳电影,但现在到处都是热门电影。

《隐入尘烟》发子弹飞了50多天,让舆论和口碑发酵再发酵,终于成了王爆。

在国内,电影在主题歌队伍也不甚理想的情况下高歌猛进,拍文艺片在充满感情的大环境下如破竹般票房破亿,堪称神话。

有网友看后揶揄这部电影比他的命还苦,就是这样一部苦涩堪比《活着》的电影,没有禁映也是一个奇迹。

有些人认为,只有这种描写中国人痛苦和苦难的电影才能得到海外奖的认可

但如果你真的看过电影,你就会发现它的火爆是有迹可循的,这些迹象隐藏在网友对电影的热评之中。

谁也想象不到,最浪漫的爱情,往往是以农民苦难生活为主旋律的《隐入尘烟》这部电影第一次热映,就是为了爱情。

无数网友被一个残疾人和一个单身者之间的爱情感动,硬是从苦难的生活中挖掘出了这一点甜蜜。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铁、没有房子、没有车、没有积蓄,给外甥一个容身之地,他一辈子也不会结婚,也没有机会分开自己的生活。

毕竟,铁的食量少,要做的事情多,要做的事情要负责,是很难得到的强大劳力。

贵英有残疾,不能生育,也失禁。 如果有铁不用娶妻,她也会孤独终老。

两者都有欠缺的人,没有享受过爱与被爱的人聚集在一起,弥补彼此生命中的缺陷,成就了最朴素、最没有中国的浪漫爱情。

关于电影中这两个人的爱,最有名的评价是:

整部剧不说苦,但天上来苦。

整部剧不说爱,但喜欢入血。

西北沙漠种不了五颜六色的玫瑰。 麦花印是我最粗暴的爱情。

电影自始至终,贵英也从来没有有铁地说我爱你,感情最热的时候,贵英也只是说了一句话。

我觉得你是个好人。 和你一起…。

而铁同样把爱藏在心里,只说了他第一次见面的害羞,把麻绳系在两个人之间,说了一句:

桥头的老妇人们,

他们说我想给你拿绳子系在裤腰带上,

我把你绑起来一点吧,

不要半夜从屋顶上滚下来。

同样,电影中两人也没有接吻、做爱等表达感情的亲密动作,他们的感情都隐藏在一天、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点滴中。

铁采了三次血,贵英每次都率先表示拒绝,拒没有水果后,晕车也多次随铁去采。 担心他抽血出事故太多,痛的是爱。

我认为新婚之夜在婚礼现场尿裤子,铁静静地生火烧掉衣服,是爱。

贵英在众人面前尿失禁被骂、嘲笑,铁脱下外套为她披上,然后赚钱给她买长外套让她尴尬,这种机灵的呵护就是爱。

铁早上出门的时候,给妻子留足够的食物这样被照顾的感觉也是爱。

铁去帮助三兄弟的外甥,拉了新婚家具,半夜还没有回家。 站在黑暗中等待储存热水回去的背影也是爱。

铁小心翼翼地把院子里母鸡下的第一个蛋拿来,给贵英。 把所有这种最好的东西给你的重要性是爱。

两个不受注目、充耳不闻的人,互相关怀、互相欣赏、互相倾听,在三餐四季里互相支持着生活,不是一天到晚把我的爱说出来吗?

铁以麦子为贵英刻下最美的花,这不是浪漫吗?

爱有无数种形式。 贵英和有铁的爱,没有肉麻的情话,没有性,没有吻,两人之间的肢体接触也不多,但他们有着爱的最美状态:

虽然一生中最重,但吃饭和被爱着。

一生追求,但温暖与良人。

我爱你一辈子,但是守护和陪伴。 ”

这份爱脱不掉柴米油盐,说不出一句热恋的话。 有的,就是这种踏实朴素简单,简单却又真实的感情,就像海报上说的,为家守护着。

像贵英和铁一般的两个人,辛辛苦苦地找到另一个人,在交往的同时减轻凡人的辛苦,在漫长的生活的粗糙和苦涩中找到温暖和甜蜜,这就是普通人的爱。

在这个世界上,认识你,爱你,疼爱你,能和你立下黄昏,喜欢给你听粥,和你一起珍惜星星,让茶凉的人醒来,那就不用怀疑了。 这就是爱。

对于真实朴素的生活艺术,人民网蕴藏着导演对时代的思考,其评价如下。

虽然故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但那是一种朴素真挚的感情,描摹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实,呼唤着人们心中对美德的敬意。

作为现实主义西北农村题材电影,能突出重围的,不仅有两位主演的精湛演技,更离不开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对时代的思考。

铁有现代人所缺乏的诚信、慈悲、勤奋、重信用、知恩图报、善良等品格,有对土地的留恋,有对生活的希望和愿望,有这些正在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真善美”,这部电影才能顺利上映

电影中铁的生活是艰苦但真实的。 我写电影评论的时候,下面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的网友留言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生活等等。

更可贵的是,导演表达了苦难,但不仅是苦难,更表达了生动的生命力和希望。

春、夏、秋收获,冬藏。 导演一年四季都把土地的变化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电影里,记录了从鸡蛋到蛋鸡的成长历程,让观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感受到了慢生活。

物欲时代开始考虑精神的丰富,明白了在只追求利益的气氛中放生燕子的慈悲。

有一句话:

“永远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认识善良,最能珍惜善良。

明明铁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亲切,却给燕子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在自己难保的情况下,还求幸运的儿子快点还清农民的债务。

这大概是土地送给他的品质吧! 离开土地很久的人也会忘记这种美德。

有一个人说,这拍摄的压根不真实,现在社会哪里还会有那么穷的人。

说实话,有这种思想让我觉得蛮可怕的,我们中国十四亿人口,有五亿人口目前依旧居住在农村。

剩下的9亿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往上数三代也都是农民,可离开土地才不过百年,我们竟然已经失去了对贫穷的想象。

离开土地后我们连贫穷都无法想象了,可想而知对农民和弱者也就不会有悲悯心,我想有福这类剥削者大概也正是因此才会有如此丑恶的嘴脸吧!

富人遇到攸关性命的危机了怎么办?从穷人身上压榨。

穷人有说不的权利吗?或许有,但如果他还有农村特有的质朴和善良,那就注定无法和那些已经出卖灵魂的剥削者斗争。

有铁不想去抽血,可依旧一次次地被抽血。第一次被全村人恩威并施着去的,一个最怕去医院的人去献血,一个边缘人物第一次被全村人关注竟然是因为熊猫血,因为富人的输血需求。

农民会因为血珍贵然后变成熊猫一样珍贵吗?不是的,珍贵的只是熊猫血,而不是农民就变成了珍贵的熊猫。

所以张有福之流一边嫌弃有铁,一边却又离不开有铁的血,一边用着有铁的血,一遍依旧是资本家高高在上的嘴脸,狠狠地剥削。

有福儿子每次去叫有铁抽血,甚至连热情的态度和基本的寒暄都没有,往那里一站就等有铁主动过去,稍有反抗,一句话就能钉死你。

你看,一些人就连求人办事都是挺着腰杆子的,一点没有求人的谦卑与感激。

而这只是因为你穷,穷人是没资格和富人站在同一天平上的,这就是现实。

关于影片的几点疑问解答有网友看完影片后十分不解,为什么马有铁非要种地?不出去打零工?跑滴滴?把县里房子租出去收房租?他那么能干做什么不能养活自己?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又难过又有些担忧。

马有铁为什么要种地,因为他对这块土地有感情,因为他大半生都在种地,这些和土地的羁绊,我想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不会懂的。

有铁可以去干其他事情谋生吗?说实话是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

粮食价格低,养不活一家人,所以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了。

可是如果所有热爱土地靠它吃饭的人都出去打工了,那么土地谁种呢?

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每天都是要吃饭的,这些粮食要从哪里来?

去年因工作需要,我们摸排了不少村里曾经的粮仓,发现好些粮仓现在都没有粮。

这几年世界性缺粮的问题一直未曾解决,如果真的都去打工赚钱了,那赚再多钱或许都买不到粮,那怎么办?

影片中有铁代表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全国的农民群体,这些人都去打工,现实吗?

也有很多人觉得贵英的死很突兀,一点意义都没有?村里人都不救人吗?农村真的有这么人情冷漠吗?

先说农村冷漠的问题,有铁所在的农村人情冷漠吗?其实也不见得。

贵英对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都是累赘,可她的哥哥嫂嫂却也没缺她一碗饭,无论条件和态度好坏,好歹也让她长大了。

有铁父母死亡的时候他可能还很小,他哥哥一家虽然奴役他但也让他长大了。

有福的儿子虽然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宝马,虽然在欠村民和村里的钱,但几十块的衣服还是替有铁买了,我想买第一件的时候他没想过让有铁还,也没想过挟恩图报。

有福家人虽然嫌弃他们夫妻,可每次去县里也都准备一桌好酒好菜招待他们,虽然是因为他家有求于人。

村里人虽然常嘲笑有铁两口子,可贵英能进去邻居家看电视,有铁能在村里赊到种子,借到鸡蛋和盖房子的芨芨草。

可村里人的善良是建立在自己没什么损失的情况下的,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就显得冷漠。

所以有铁参加不了侄子的婚礼,因为嫌丢人;所以他献血得不到实质性的补偿。

从贵英和有铁一起河里洗澡的时候可以看出这条河其实蛮深的,而且影片中除了有福儿子和有铁侄子再没有年轻人,而这两人还都在县里住着。

可见村里人大多上了年纪,虽然看见贵英掉进去了也没人敢去救,因为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有人有救人的意思有人来通知有铁,已经是他们能给出的最大善意了。

这不是人情冷漠,是人性。

至于贵英的死亡,导演在访谈中的解释是意外,她的到来是意外,她的死亡也是意外,人的一生就是在生死之中度过的。

这可以看出农民生活的脆弱性,脆弱到一场意外就能摧毁一个家庭,这里的意外可以是贵英意外死亡,戏外的意外可能就是天灾人祸,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摧毁农民的家。

在《创世纪》中全能的创造主告诉亚当:“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影片的最后,贵英和有铁也最终归于尘土,成为散落人世间的一颗尘,一缕烟,这就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