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禁令启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摘要: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27日文章,制裁促使中国替代芯片供应链 半导体光刻设备巨头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称,中国最终将学会如何制造因美国制裁而无法进口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目前,美国正与荷兰和日本协商,希望它们加入并帮助扩大制裁范围。英国The Register网站1月27日文章,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禁令造成负面结果,2700个美国就业岗位损失拜登政府限制中国芯片企业获得重要制造设备的政策在美国国内造成了损害。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彻周三在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了裁员计划,理由是芯片需求放缓以及拜登政府最近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的规定。美芯片禁令启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27日文章,原题:制裁促使中国替代芯片供应链 半导体光刻设备巨头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称,中国最终将学会如何制造因美国制裁而无法进口的半导体生产设备。
面对美国扼杀其高科技产业的企图,中国人自然会加倍努力。他们可能已经这样做了。这位阿斯麦的首席执行官还暗示,制裁可能催生美国试图阻止的东西——一个自主独立的中国半导体产业。
目前,美国正与荷兰和日本协商(也可称之为施压),希望它们加入并帮助扩大制裁范围。有许多报道声称,如果禁止向中国出口DUV光刻系统,中国将无法生产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半导体。但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如果不开发自己的设备,中国将无法大幅增加新的半导体生产能力。如果没有制造设备的公司协助,中国很难维护现有设备。
荷兰和日本抵制美国将它们拖入制裁的企图,因为它们和美国企业一样,会因制裁遭受巨大损失。在等待美国及盟友协商结果时,我们或许可以想一想中国要多久研发出自主的半导体制造能力。五年?十年?更长时间?现在很难说,但到这个十年末,中国几乎肯定会取得长足进展。事实上,中国正试图打造整个半导体制造供应链,并制造所有类型半导体。
在一个开放的自由贸易经济中,单干的代价高昂,没有任何意义。但面对不断扩大的制裁时,自主就成为一种必需。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获得经验并达到在全球市场竞争所需质量和规模的唯一机会。制裁可能会加速其发展,从中国5G电信、高速铁路和太空计划的发展轨迹来看,中国企业最终可能会成为阿斯麦和其他老牌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的强大竞争对手。(作者斯科特·福斯特)
英国The Register网站1月27日文章,原题: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禁令造成负面结果,2700个美国就业岗位损失拜登政府限制中国芯片企业获得重要制造设备的政策在美国国内造成了损害。总部位于加州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泛林集团宣布将裁员13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的7%,因为该公司正准备应对2023财年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减少。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彻周三在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了裁员计划,理由是芯片需求放缓以及拜登政府最近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的规定。除裁掉1300名全职员工外,该公司还计划在未来两个季度解雇1400名临时工。
泛林集团不是唯一不满拜登政府政策的设备供应商。随着半导体需求枯竭,芯片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也将面临更多经济逆风。(作者托比亚斯·曼,乔恒译)
美芯片禁令启动相关阅读:
美搞芯片禁令遭反噬,华为5G小基站本土零件超5成,专家:时间还在中国这边
去年10月,为限制中国芯片业的发展,美国祭出最严厉禁令,以让中国无法获得美系技术、产品。外界认为,美国这一政策或让中国研发及生产先进制程芯片受到阻碍,但这会引起盟友的不安,且自己也会为干预自由市场付出代价,而中国芯片业受到的伤害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观察,毕竟中国芯片业正在想办法突围。
美国以国家力量争夺芯片业的控制权,强势手段令人惊讶,而这也让日本和欧洲盟友担心,因为他们也拥有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也担心美国对其下手,毕竟美国将技术竞争视为生死存亡关键。
而美国对芯片出口管制,让美国自身也受到反噬。目前,这一政策导致美国国内三大芯片设备制造商受到冲击,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在损失中国大客户情况下,2023年公司收入恐减少20亿-25亿美元;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预计今年在中国营收损失高达25亿美元;科磊(KLA) 也预估全年营收恐损失6-9亿美元。
此外,美国针对先进芯片的制裁,已经造成芯片商与设备商的股票蒸发数十亿美元。
分析认为,美国禁令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这一政策让西方的芯片制造商及其客户的成本都会上升,因为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几乎抢下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所使用的廉价芯片市场。而美国禁令的结果,将推升各行各业成本飙升,包括从生物技术、金融、自动驾驶、AI、电动汽车、智能手机、云服务等领域都受到影响,因为近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市占快速扩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芯片已经成为现代高科技、军事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许多国家都将芯片视为战略物资,在此背景下,芯片战争可以说是必然。但很难界定谁是芯片战争的赢家,而最大的输家绝对是消费者,因为缺少全球化,芯片的价格将很难下降。
美国为了保持芯片领域的老大地位,先是设下严格出口管制规定,未经许可的厂商不得协助中国研发或生产先进芯片,随后又将36家中国芯片商列入实体清单,包括被认为能与国际大厂竞争的记忆体芯片厂长江存储等。
此外,从2020年开始,在美国的施压下,已经有35家芯片企业在美国砸下约20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包括英特尔、美光及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大厂先后在美国进行200至4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这种盛况堪比冷战时期,美国在太空竞赛所砸下的资源,美国的目标不仅想在技术地位取得领先,更重要的是避免中国成为先进芯片大国,进而提升军事实力。
但有专家提醒,美国此时付出的努力,可能会改变一些不平衡,但要就此扭转局面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芯片业组成复杂,砸钱并不是万能,主要原因在于,新的芯片厂需要数年时间兴建才会完成,届时已经不是最新技术,且若政府补贴延迟,会影响企业盖厂的效率,甚至取消盖厂。
美国强硬,中国也不示弱,一方面向WTO提起诉讼,一方面自力更生。
中国华为公司在遭到台积电和美企切断供应链之后,转向由中国厂商供货。日媒近日称,发现华为5G小型基站所用的中国本土零件占比55%,美制零件只剩下1%,显然,在中美科技战角力之下,华为大突破加速采用中国本土零组件。而华为5G小基站主要芯片仍由台积电生产,应是禁令生效前的库存货。不过,华为大型基站部分,美制零件占比仍有27%左右。
不仅如此,外媒认为,中国芯片业未来仍有机会突围,因为过去许多资源不如中国丰富的国家,都能突破更为严格、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与禁运限制,“就像过去一样,时间依然站在中国这边。”(井上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