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导演史凤和: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我们把它映在银幕上

当我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始终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往事历历,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十三年前,“汶川5.12大地震”后的第10天,我接到潇湘电影集团周丕学总经理的电话,让我出任电影《袁隆平》的导演,我风尘仆仆赶到湖南,在筹备修改剧本时,我有幸近距离的和袁隆平院士见了二次面,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这段话摘录自人物传记电影《袁隆平》导演史凤和微信朋友圈最近更新。史凤和夫人葛燕萍说,他平时一年半载都未必发一次朋友圈,这回一定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了。

  • “感谢史导拍摄了讴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感人电影,为史导点赞!”

    “谢谢史导为人类留下了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一份世界珍贵的史料,吃米饭的人,永远怀念袁老,同时也会永远记住史导为社会尊重科学,发扬社会正能量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深切悼念袁隆平院士!史导的电影《袁隆平》非常精彩,感人至深!”

    “史凤和导演做了一件大好事!”

    “电影《袁隆平》导演史凤和是我们上海的!”

    ……

    朋友圈下的大量留言点赞,让史凤和百感交集。

    很多人将对袁隆平院士的无尽缅怀和诚挚敬意,寄托在对人物传记电影《袁隆平》的强烈关注和反复重温上——央视电影频道、湖南卫视连夜重播,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还专门派出一支六人摄制组,到史凤和家,与他一起直播观影、在线交流,潇湘国际影城也立即推出系列公益展映,北京大学空运调配拷贝硬盘部署紧急放映……

    史凤和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引起人们对《袁隆平》这部旧片的追捧,或许是因为该片主要讲述了袁老在青壮年阶段的故事,再现了这位科学家心忧天下、造福人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公映后,得到了袁隆平本人的首肯。他还在影片末尾,欣然出镜(见本文开首视频片段),用英语与记者侃侃而谈。如今重温,不仅令观众倍感亲切,而且又多了一份史料意义上的珍贵价值。

    “拍这部电影,是我三生有幸!”史凤和对记者说,“我是上海电影人,是上海文联温暖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是上影集团的导演,我完全有这个义务把这个时代的英雄楷模表现好、宣传好。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我们还要把他的功勋刻画在银幕上。”

  • 让史凤和感到欣慰和自豪的,还在于: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八位为新中国作出杰出贡献功勋模范中,只有袁隆平院士一个人拍过传记电影,并且一举荣获包括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以及中宣部和湖南省两级“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大奖等多项大奖,最近还入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片单。

    问起史凤和对袁隆平的印象,他脱口而出:“袁隆平院士充满智慧,思维活跃,口才也很好,爱好极其广泛。”更让史凤和和剧组工作人员吃惊的是,袁隆平对影视制作非常熟悉,他不光看剧本,还帮剧组修改剧本,甚至涉及情节。

    袁隆平的风趣也让史凤和留下深刻印象,他俩第一次见面时,没聊几句,袁隆平突然夸赞史凤和“长得很帅”,并且要求与他合影留念。把为人低调内敛的史凤和搞得有点措手不及。后来袁隆平的秘书告诉史凤和,袁老平时很少主动提出跟人照相。这个“补充解释”更让史凤和觉得受宠若惊。

  • 袁隆平星运行轨道

    袁隆平之所以熟悉影视制作,与他爱看电影是分不开的。史凤和说,袁隆平有个经典的“看电影”的笑话:那年在南京看《魂断蓝桥》,正巧碰上日本飞机轰炸。然而,袁隆平却完全沉浸在剧情中,没有察觉到,自己身边的观众已作鸟兽散,电影放映结束,整个放映厅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看书听音乐也是袁隆平的爱好。他每天睡觉前要读半小时书,激情来了还拉小提琴,无论是舒伯特的《小夜曲》还是舒曼的《梦幻曲》,兴之所至,夫人也会伴奏附和。

    谈到袁隆平本人出镜的话题,史凤和说,其实在影片筹备之初,我们就有意请袁老在电影中出演,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一直没有答应。等到在长沙基地拍摄的最后一天,早上九点,袁老突然来了。“可能是见我们几十辆车放在那儿,近百名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的样子,袁老觉得我们还是挺认真的,当即决定出演。”史凤和回忆道。

    拍的那段戏就是他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授课看书。在成片中,大概有两分多钟。

    “那天进展特别顺利,袁老拿着剧本看了看,然后居然给剧组‘布置任务’,说今天早上咱们几点到几点拍什么,我穿什么衣服;中午我回去休息一下,下午拍什么什么戏,我穿什么衣服。”史凤和说,“我们找来的外国演员人数不够,他还亲自给基地方面打电话,调来一批外国留学生!”

  • 拍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的那场戏时,袁老不但在现场用英语与对方对答如流、谈笑风生,而且还对外国记者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让那位美国演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史凤和无论在接手还是拍摄《袁隆平》这部戏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重重困难,甚至有不少朋友劝他不要接这部戏,为活着的人拍传记片,那常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然而,在准备剧本阶段,史凤和与袁隆平本人有了几次接触和了解之后,他便毅然决然地决定接拍这部可能“困难重重”的电影,或许是袁隆平的个人魅力打动了他,或许科学家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奉献精神感动了他,总之那时的史凤和单纯地感到自己有义务在银幕上塑造这个“杂交水稻之父”的光辉形象。

  • 下面是电影《袁隆平》导演阐述中的一段话,或许这段拍摄主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重温电影《袁隆平》,缅怀和致敬这位英雄——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驰誉世界,名镶太空,他的家国情怀、世纪情怀,让人敬佩,令人震撼!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祉。

    地上的袁隆平在天上,天上的袁隆平在地上,他把绿色梦想的希望写在大地,倾其一生无怨无悔地从事水稻研究,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踟蹰前行,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他是强者、勇者、智者,他默默地吮吸伤口的血,舔舐心窝的痛处,将泪水和委屈往肚里咽,为了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宁愿舍弃一切。经过数十年的坚持和探索,袁隆平成功了,世界因他而精彩!”

  • 文编 | .

    美编 | ..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