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理想照耀中国:叛逆者的视角很独特,陈晓有两处戳人心弦的表演

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最新一集,讲的是叛逆者,这是先烈何敬平在渣滓洞监狱中,写下的《把牢底坐穿》一诗中提及的。

  •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最终在重庆解放前被杀害了,可以说这又是催泪的一集。

  • 《理想照耀中国》叛逆者的视角很独特,这部分剧情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第一人称视角,甚至都没有所谓的旁观者视角。

  • 更多的是在平静地叙述着渣滓洞监狱中,被关押至牺牲先烈的生活,除了最后时刻的牺牲之外,并未有太多的残酷画面,狱中人都表现很平静。

  • 而这种平静或许才是最残忍的,因为这种气氛恰恰说明了他们面对死亡的坦然,当一个人不害怕死亡的时候,任何胁迫都是无用的了。

  • 当然他们也有对生活下去的渴望,《理想照耀中国》中何敬平在得知大家可能被就出去后,他神情上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他说过,想去天安门看一眼,可这只能是他无法实现的遗愿了。

  • 同时众人也有对死亡的坦然和勇气,在知道自己将要被杀害的时候,所有人都挡在了何敬平和小路的身前,他们这是在绝望中把最后一丝丝希望留给了身后的同胞,他们都在用自己生命挡住前面的子弹,这种绝望中的牺牲也更加令人动容吧。

  • 不得不说《理想照耀中国》中小路的扮演者,那个孩子演技还是不错的,虽然在重伤那段,台词说不好,可是在和王迅对戏的时候,疯狂的王迅,我看着都害怕,那个孩子也是很好地诠释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情绪。

  • 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那一双清纯的大眼睛,即便经历了那么多悲惨的事情,但是从他眼镜中,依然可以看到对未来的希望。

  • 剧中陈晓也是让何敬平“活”了过来,我个人从这段剧情中可以感觉到,陈晓很好地表达出何敬平这个人物的特质,那就是身处黑暗,但心向阳光。

    就像他在狱中写下的诗那样。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

  • 在剧中,何敬平和下路不是父子,但胜似父子,陈晓在最后的戏份中,有两处表演最戳人心弦。

  • 也就是当其他同志都被杀害后,陈晓给小路披上了衣裳,这是他最后能够给予小路的安慰了,别说是小孩子,哪怕是一个成年人,亲眼看到那么多人被杀害的时候,心中所遭受的冲击是终生无法消除的。

  • 同时陈晓的第一处戳人的表演开始了,也就是陈晓看着小路,神情是从微笑道悲伤的皱眉,对于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来说,微笑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把自己最后的微笑给了小路,这是何敬平所期望的吧。

  • 陈晓的表演传达出了何敬平心中的不舍,他不舍得让小路今后一个人活下去,他不舍得还没亲眼见证新中国的崛起,他不舍得以后不能再继续教小路识字了,他不舍得最后还没来的亲吻一下小路的额头,但是他不后悔。

  • 第二处戳人之处,就是在陈晓的角色中枪之后,忍着身体的巨大疼痛,他忍不住地晃动挣扎了几下,在倒下之前,陈晓留给小路的最后一个表情还是微笑。

    这是何敬平留给小路的礼物吧,他希望自己的微笑能够冲淡那一晚发生的噩梦,能够让小路在将来有更好的人生。

  • 同时陈晓的这处表演,也是呼应了何敬平诗里写的那样吧,自己愿把牢底坐穿,换取下一代免去苦难,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自己诗里写的,就要实现了。

    他虽然没有亲眼见证新中国,但是他知道新中国的步伐正在走过来,小路可以活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这对于他来说,或许就足够了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