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想不到吧?他居然是“微观峰峰”的“第一铁粉”!

参加“峰峰融媒▪微观峰峰”

周年互动活动有感

杜良盛

  • 6月11日,是我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参加了“峰峰融媒▪微观峰峰”周年粉丝互动活动。

    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四年,新闻宣传的平台多了,宣传形式也更新颖多样,但让我始终特别关注的还是“微观峰峰”。转眼间“微观峰峰”9周年了。感觉那一次参加4周年活动,还是昨天的事,一眨眼又过了5年了。那时,我还是“微观峰峰”的“新粉”,如今已是“老粉”了。特地从市里来参加活动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张志军听了我的情况介绍,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夸我是“微观峰峰”的“第一铁粉”,还与我合影留念。年岁大了,早已荣辱不惊,但听了张主席的赞誉,内心还是很激动。

  • 在峰峰,“微观峰峰”的名气是很大的,她有着18万的粉丝,每天都有人在“微观峰峰”里了解峰峰的大事小情。有的粉丝发言说,每天看不到“微观峰峰”不睡觉,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想着也是对她的最高的评价。参加活动的小秦同学说,他在“微观峰峰”发的文章有些是在千里之外的同学先看到的,远在外地的峰峰人也在关注,她已成了峰峰人心中闪光的融媒品牌。

    我对“微观峰峰”有很深的感情,过去写稿第一目标是纸质媒体,现在写稿第一时间是发向“微观峰峰”,而“微观峰峰”也总是在重要版面发岀,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如我写的《龙洞欢歌》,阅读量达4.2万以上,至今保持着散文类的阅读纪录。我写的非遗项目“和村三饭”,经大力推介,成为峰峰“十大美食”之一,现在吃“三饭”,已成了和村一个民俗。这些年,跃峰渠文化走进“微观峰峰”,先后有十多篇文章和上百幅照片刊登岀来,使参加过跃峰渠建设的邯郸“十万大军”至今津津乐道。

  • 活动中,我还遇到了好几位峰峰知名作者,“微观峰峰”小编们不断发现新作者,以作品找作者,名作者写名作品,使“微观峰峰”的作者大军日益扩大。 如女作家王风英仅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就达五百多万字,她的作品《游走彭城 | 在时光的阡陌里走过老街》《留一天峰峰的时光给自己》《美哉清兮!我们的母亲河借人民日报香飘海外!》等在“微观峰峰”发表,很受读者青睐。小编们还找到了擅长写地方文化的小秦同学,《还记得曾经的大操场吗?那里有峰峰人才能懂的故事》《我家住在临水村,地方不大,故事很多……》《儿童乐园,那些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剪影》等一系列乡土作品,一时间峰峰文化圈里掀起了一股小秦同学的追星风。峰峰镇张惠震说,最早“微观峰峰”约他写抗洪救灾作品,自此之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写峰峰达人、写浓浓乡愁、写风土人情等广受流传。

    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作者,在“微观峰峰”的平台上,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峰峰的文化宣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微观峰峰”有个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在这里发表文章,往往会有许多读者留言或点赞,或抒发情感,或鞭策鼓励,大家你唱我和,好不热闹。这些滚烫的点赞和留言,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其中有一篇点赞居然有499个之多。在我写的和村熏肉一稿中,南八特申奇安心潮涌动,写下了长达510个字的留言,犹如一篇小短文。

    本次活动中,让我惊喜的是一些读者知道杜老师,尽管我们素不相识,却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其中一名义井镇李庄村粉丝说:“我看您的文章就像听我爷爷讲故事一样,朴素感人,那篇《桥南早市》,把卖菜的和买菜的写活了,好像到现场一样。”我问他们怎么知道我的,他们说“微观峰峰”啊。如此可见,“微观峰峰”真的成了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和知音。

  • 活动中,有一个节目是小编们上台亮相致词。这个节目好,以往他们总是在幕后为他人做嫁衣,只见其名,不见其容,就包括我这个常和他们写稿的人,认识的小编也有限,更不用说其他人。其实,小编是一项思想和体力都很繁重的工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当记者、当编辑那么光鲜,此次活动,小编们跑上跑下,拍照录像采访,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他们的辛苦。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环节中,一名记者讲到采访大社植树造林模范胡金林,和胡金林一同去巡山,上下几十里,写个稿子真的不容易。

    我也多次和“微观峰峰”小编一同去采访,起早搭黑跑路找人,从没听他们喊苦叫累,反而每每照顾我这个老头,让我很感动。写稿不容易,编稿也不容易,特别是文章题目,那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几经提练、酙酌、修饰、推敲、修改,直至读者认可。但是,下功夫和不下功夫又不一样,我记得那篇香山水池一稿,拟的题目是《自带干粮修水池!“香山碧水”故事多…》,被《邯郸日报》丛台周刊转载多半个版,标题一字不易。可见编辑工作不仅要字斟句酌,还要与时俱进。

  • 本次的互动活动还有个亮点,是参会人员的构成。到了响堂山风景区集合点一看,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认识,看衣着打扮也不像是写文章的人,有一个人过来和我打招呼,我说你是搞企业的,咋你也来了。他说,我爱看“微观峰峰”,我看有这个活动,就留言报名,然后就选上我了。我想,“微观峰峰”是面向社会的,理应从社会层面选出参会人员,在填写建议书中,参会人员从不同角度为“微观峰峰”提岀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开拓了进一步办好新媒体的思路,筹备这次互动会是真的十分用心。

  • “峰峰融媒▪微观峰峰”周年互动活动 结束了,成功又圆满,让我们共同努力,再上一层楼,迎接2024“微观峰峰”10周年。

    ■编辑:周 兰

    ■校对:赵 娜

    ■编审:穆慧莹

    ■监制:索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