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君子行》:不止是李健,不止是弱混声|唱功技术分析
前段时间,李健在“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之中,演唱了他最新创作的歌曲《君子行》。
这显然是一首为契合经典咏流传节目宗旨而量身定做的一首歌曲。
作为一档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中国传统诗词与音乐相互结合,一直以来都备受好评。而作为音乐人的李健,他的人文底蕴早已被听众们所熟知。所以,李健能够登上经典咏流传,实在算得上万众瞩目。
《君子行》是李健交出的一份答卷,词曲兼由自己创作,同时巧妙地引用了《周易》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从李健的歌词以及他所引用的典籍来看,不难推断出这应该是一首格局十分宏大的作品。事实确实如此,主旋律与编曲的走向全部传递着一种壮阔的史诗感,这是一首典型的大歌。
不过,如果我们了解李健的演唱应该就知道,一直以来,李健所擅长的应该是柔美含蓄的表达。他优秀的发声技术几乎都是围绕着柔美含蓄而展开的,比如高位置,比如弱混声……力量的展现在他的演唱中是非常少见的。甚至还有许多声乐爱好者对于李健演唱的力量感一直报以怀疑,认为他并不擅长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虽然《君子行》是李健自己的创作,我们也确实有理由怀疑或者说期待,面对这样一首恢弘的大歌,李健能够呈现出来怎样的声音质感呢?
答案就是李健拥有非常好的演唱大歌的能力。
许多朋友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将演唱大歌的能力与强混声的能力完全捆绑起来,认为强混声的能力越好,演唱大歌的能力就应该理所当然的越好。
这样子的认知其实还是比较片面的,大歌之所以为大歌,就在于它的旋律以及编曲散发出来的恢弘感甚至史诗感,而强混声的本质其实还是声带动作。但是,对于一首大歌来说,我们想要呈现出来与歌曲相应的恢弘感以及史诗感,最为需要的其实并不是声带的动作,而是腔体的动作。
比如,林俊杰是我们公认的强混声能力臻至顶级的歌手,然而,在酱酱看来,他或许并不是非常适合演唱大歌。原因就在于,林俊杰声带的动作远远优于腔体的动作。他的声音呈现出来的质感是锋利的,是透亮的,是时时刻刻保持着紧绷状态的。这样子的声音,犹如一把匕首,一颗子弹。然而,演唱大歌所需要的武器,并非匕首,并非子弹,而应该是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弹。
想要在声音中呈现出来犹如炮弹般的巨大威力,就必须依赖强体的力量。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声带振动面积、甲杓肌参与比例来看林俊杰的强混声,无疑是比他的同姓歌手林志炫来得更为直观的,但是,酱酱可以肯定,林俊杰绝对没有办法呈现《没离开过》的壮阔感。原因就在于,一个注重声带的拉紧,一个注重腔体的扩张。腔体的扩张,才是真正的演唱大歌的必要条件。
而酱酱一直以来都在向大家介绍,李健属于一位通道型歌手,他的弱混声也好,渐强时的平衡混声也好,其实都是朝着腔体扩张的方向在进行的。
所以,大歌并不会成为李健的障碍,相反,他宽阔的通道以及独具匠心的咬字,使得他的演唱能够很好地与大歌契合。在“歌手2017”的舞台,李健翻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其实便有大歌的尝试。
这样子通道感饱满、匠心独运的咬字,也一直到了李健这首《君子行》的主歌部分。李健并没有使用他最为柔美的高位置发声,而是在边缘振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将发声位置降低,这样一来,声音仍然具有轻薄的淡然感,而又完全不失厚重,实在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表达方式。
父亲写的散文诗李健 - 歌手 第8期
值得注意的是,李健绝大多数歌曲演唱,主歌部分往往会穿插非常多的弱混声,制造层次感。然而这首《君子行》的主歌部分,弱混声的使用却显得十分节制,如果不细致地推敲,甚至听不出来李健的弱混声处理。这正是李健面对这首充满人文感的大歌的态度,毅然而然省略了自己最为精华的技术能力,一切都围绕着作品本身而调整。
酱酱使用了不少的篇幅论证腔体与大歌的关系。然而,大歌始终是大歌,它所散发的宏大感终究还是需要力度的表现。就像林志炫宽宏无比的《没离开过》,除了腔体的饱满以外,最为根本的地方还是这个腔体的内核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声音。
所以,虽然我们从腔体的打磨上能够推断出来李健具有演唱大歌的条件,但是,在具体的演唱大歌的水准上,我们还是需要期待李健能够在这个腔体中塞下一个更为坚挺的强混声。
演唱强混声时,腔体之中的密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李健所稀缺的地方。所以,我们很难听到李健在换声区持续的使用强混声进行咬字,密度的稀缺意味着压缩的稀缺,而压缩稀缺在换声区持续咬字的话,就会显得发冲。
然而,这首《君子行》的副歌部分,李健却向我们诠释着他再度打磨的强混声。压缩的幅度越来越明显,虽然没有像“金属芯”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于通道型歌手来说,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换声区的持续输出能力。
而声带压缩所带来的密度也会体现在腔体上。演唱强混声时,由于腔体内的发声点被压缩得更小,因此,腔体不会被冲破,能够显现出它本有的圆润及宽阔。关于这点,李健副歌部分的每一个A4高音都拥有很好的展现,浓缩的发声点,更为透亮的腔体释放。
声带进一步压缩、发声点进一步浓缩也将进一步提升演唱者的音域。在这首《君子行》之中,李健的高音终于来到了B4这个高度,这是李健在现场第一次使用混声,尤其还是强混声,唱到这么高。质感没有丝毫折扣,仍旧保持着支撑与释放,通透性充斥其中。
或许一些朋友会觉得李健A4唱得那么轻松,想要唱出B4根本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对于许多男生而言,A4到B4之间存在着一个切实的坎,在这个坎,必须更为精准地控制我们的压缩方式。事实上李健之前想要唱好B4并不容易,三年前《中国好声音》,《九月》的彩排片段中,李健便尝试过触碰B4,颇为吃力,非常冲,只能够点到为止,并没有完全延长的能力,质感上,与如今《君子行》通透性与持续性兼具的B4强混声相比,是完全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君子行李健 -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第5期
虽然只是一个音高的提升,其中所蕴藏的技术信息量却十分巨大,意味着更优质的压缩能力,以及压缩能力所触发的更强大的腔体表现力。正是这些能力的提升,使得李健现在完全具有了驾驭大歌的唱功。
一直以来,我们谈论李健的唱功,始终离不开轻机能、弱混声。是的,李健的轻机能、弱混声实在太杰出,以至于他的其他发声能力都显得乏善可陈。但是,一位在演唱上,尤其是流行演唱上有所追求的歌手,一定希望能够唱出具有力量的声音,具有力量的声音才能够最为直观地表现流行音乐的自由。
这首《君子行》中,李健的演唱方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李健的唱功。不止是轻机能,不止是弱混声,还有宽阔的腔体,通透的强声。
李健的演唱一直追求节制,这首《君子行》,既让我们了解节制的美学是什么样子,更让我们顿悟节制的力量是什么样子。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评论上方)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