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同样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和《长津湖》相比,会强在哪里?

老周

摘要:12月17日,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将在全国院线上映,同样抗美援朝题材,和不久前火爆异常,票房荣登中国电影王座的《长津湖》相比,会是什么情况?情节会不会更精彩?票房能够达到多少?

12月17日,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将在全国院线上映,同样抗美援朝题材,和不久前火爆异常,票房荣登中国电影王座的《长津湖》相比,会是什么情况?情节会不会更精彩?票房能够达到多少?

《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由董亚春执导,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是一部旨在真实、立体、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整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战争剧,或者说是历史剧。

最初这部剧是作为电视连续剧,一共40集,每集大约45分钟,总片长将近1800分钟。根据总导演董亚春的说法,在拍摄电视剧版的同时,主创团队就已经按照一个非常完整的方案同步拍摄了电影版。这种做法,用行内的话来说,就是“套拍”。

电视剧版于2020年12月在央视播出,反响很强烈,一片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5分,这在同类型的电视剧里,可以算是很高的评分了。因为一方面,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很多,但像《跨过鸭绿江》这样全景式表现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进程的,这还是第一部,而且初衷就是想尽可能真实再现这段历史,是在以影视剧的手法表现历史,有点剧情版纪录片的意思,因此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另一方面,演员阵容也很强,领衔主演唐国强、丁勇岱分别扮演毛泽东、彭德怀,应该说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虽然外形上不如古月,但气质神情还是非常接近,是近年来毛泽东扮演者中的翘楚。丁勇岱扮演的彭德怀更是出彩,以老周看来,可以说是众多彭德怀特型演员中演得最好的。

电视剧版可以说相当成功,电影版又将会如何?

粗看起来电视剧和电影好像没多大区别,但其实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在艺术上,电视剧的片长要比电影长得多,所以在剧情上电视剧表现手法可以更加详实细腻,电影呢就要更加紧凑,在有限的片长里将主题表现出来,难度自然更大。其次在技术上,拍摄的机器不同,电视剧用的是类似DV摄像机,而电影用的则是胶片摄影机,在画面质感上,胶片明显要更胜一筹,成本也更高。

所以,拍摄电影在艺术上、技术要比电视剧高,对编导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

就拿《跨过鸭绿江》来说,电影版的片长只有154分钟,连电视剧版总片长1800分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要保证整个剧情连贯,同时还要完整再现抗美援朝战争进程,这是对导演的素材取舍、剪辑都是极大的挑战,也是最考验导演的功力。应该说,1800分钟来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要对重大事件、人物、战役都要涉及到,这点体量还是需要的。当然,电视剧里也有些枝节情节,尤其是像侦察兵和女军医的爱情戏,就明显是败笔,不但和主线毫无关系,而且也和当时的真实情况不符,在电视剧播出时就受到不少诟病,无疑,这些都会在电影版的剪辑中首先被精简掉。

如果电影版能够以154分钟的片长,节奏自然更为紧凑,还能基本完整将战争过程叙述清楚,那绝对就是力作了。

说完电影版和电视版的区别,再来说说和《长津湖》的对比。

《长津湖》上映两个多月,票房总计已经超过57.5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比如在宣传推广上,在气氛渲染上,商业运作也好,煽情催泪也罢,确实非常成功。

但是毋庸讳言,在真实反映历史上,《长津湖》的硬伤真心不少。例如,7连送电台到志愿军司令部,那就完全不符合史实。当时九兵团在东线,志愿军司令部在西线,从来没有东线部队到志愿军司令部送物资,再返回东线参加长津湖战役。

再有,7连在送电台途中,遭遇美军飞机,全连躺平在空旷地带装死,就瞒过了美军飞行员。这怎么可能呢?一个连的官兵躺在地上,和一百多具战斗之后来不及掩埋的尸体,绝对是有本质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简直是一目了然,除非美军飞行员眼瞎或者脑残,才会被骗过去。

还有,7连攻击美军通信塔。当时美军哪有什么通信塔,编剧怕是电游《红色警戒》玩多了吧。退一万步说,就算美军有通信塔,志愿军也不需要非要冲到塔下用炸药炸,对于通信塔这样固定而且如此明显的目标,用迫击炮就能轻而易举摧毁,哪还需要用一波波战士前赴后继,用生命为代价?志愿军装备确实差,但在抗美援朝时期,迫击炮装备还是比较普遍,这也是志愿军最重要的步兵随伴支援火力,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的支援火力。志愿军对于迫击炮的运用非常有心得,给美军造成了很大损失,美军心有余悸地评价志愿军对迫击炮的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最后,美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带头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看起来挺振奋人心,瞧!连作为对手的美国佬都这么尊敬志愿军。没错,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以劣势装备赢得了一场场胜利,确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但不是这样的表面形式,在历史上也根本没有美军向“冰雕连”敬礼的事情,当时陆战1师急于从志愿军的重围下逃跑,哪还有功夫停下来给“冰雕连”敬礼,而且老周还在有的美军战史资料上看到,美军在突围时还对冻僵的志愿军补枪!这才是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死相搏的时候,即便对手再值得尊重,也不会敬礼啊。

这种歪曲历史,美化美军的表现手法,实在是不可取。

相比之下,《跨过鸭绿江》电视剧版有40集,老周没有从头到底看过,但也零零落落看过几集,毕竟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还是很熟悉,即便是零零落落地看,也基本上能知道具体讲的是哪一段,看下来至少比较接近真实,硬伤很少。

所以,在真实反映历史这个方面,可以确定《跨过鸭绿江》是完胜《长津湖》的。

不过,艺术表现力方面,《跨过鸭绿江》就不如《长津湖》了。从某种角度看,《跨过鸭绿江》更接近于剧情式的纪录片,所以在艺术性上确实要逊色不少。以类似纪录片的厚重,似乎不太对大多数人的胃口,影视剧毕竟是娱乐休闲,图的是一乐子,就算是寓教育于娱乐吧,也是以迎合观众为出发点,而不是强调历史的真实。

至于在票房方面,《跨过鸭绿江》要想超过《长津湖》,几乎没有可能,首先宣传推广的力度上,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长津湖》在上映之前的宣传就是全方位的,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声势就很浩大,还没上映,知名度就已经很高了,将很多观众的观影欲望吊得足足的。想来《长津湖》的制作方是商业公司,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收益,所以是不惜在宣传推广上砸钱的。而《跨过鸭绿江》的制作方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官媒,还是官媒中的老大,自然是一副朝南坐的派头,对于宣传推广这样的伎俩是瞧不上眼的,所以上映前的宣传几乎是鸦雀无声,知道17日有这样一部电影上映的就没几个人。

另外,《跨过鸭绿江》之前已经在电视上播过了,对这部剧有兴趣的观众十有八九已经在电视上网络上看过了。如今电影版的《跨过鸭绿江》,不过是个浓缩的精华版,再要观众真金白银掏钱出来,恐怕不太容易。所以,这也是电影电视剧套拍的最大弊端,对票房影响非常大。

而且,老周也注意了一下排片,不出所料,市中心一线二线影院几乎都没有排片,全是偏远地区的三线影院。院线档次差,排片少,和《长津湖》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跨过鸭绿江》的票房,不要说什么赶超《长津湖》,能够有《长津湖》的零头就不错了,最后不是惨淡收场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越真实越没市场,这算是时代的悲哀,还是观众的悲哀?

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到底会拍得如何?票房又会有多少,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