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爱可以是很多种模样,唯独不能是占有。 ” |『拙原观影创作团』×《狐狸与我》作品赏

“将来终有一天,当一年过去了三分之一,

当太阳和月亮在天空相遇的时候,

我们也将从海里上岸,接着走,忠实于祖先的誓言。在最寒冷的冬天,我们会回到这里跳舞,然后继续帝企鹅的征途!”

这句话,来自于2005年著名导演吕克·雅盖执导,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

  • 吕克·雅盖(或译为:吕克·雅克),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导演。但,他大学阶段学的是动物生物学和山区自然环境管理,之后曾从事生物学研究长达十多年。而这段经历也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有一份自然主义的人文关怀。

    当孩子们在首期『拙原观影创作团 中,与吕克·雅盖执导的《狐狸与我》相遇时,便被这份尊重自然的情怀所吸引,并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关于“爱”,也关于“占有”。

    那么,话不多说,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创作吧。

    01

  • 李锦荣 三年级 贵阳

    爱不是占有

    ——《狐狸与我》观后感

    “来和我一起玩儿吧”。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儿,我还没有被驯服呢”。

    “什么叫驯服”?

    “这是一件早就被人遗忘的事了,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小王子》

    法国著名导演吕克·雅盖通过改编《小王子》,创作了电影——《狐狸与我》。在洒满阳光的秋天,一个小女孩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眼睛明亮、皮毛光滑、动作敏捷的狐狸,这只狐狸漂亮极了,女孩想和这只狐狸成为好朋友。但是狐狸始终对她保持警惕。女孩一直都在想办法吸引它。刚开始女孩用食物接近狐狸,每一次投食都试图拉近与狐狸的距离,狐狸虽然渴望食物却刻意保持距离。

    狐狸在一次外出猎食的途中被一群狼围堵,恶狼呲牙咧嘴地冲向爬上枯树的狐狸,就在狐狸即将被恶狼扑食的一刻,小女孩勇敢地冲出来,赶走了恶狼。就此,狐狸放下了对女孩的警惕。慢慢地,她和狐狸越来越熟,她们有时候会一起玩,但每次狐狸都会按时走开。小女孩太喜爱这只狐狸了,但是 她好像混淆了爱和占有。为了圈养狐狸,她准备了脖套和绳索,还带狐狸“参观”她的房间,在狭小的空间里,狐狸本能地感到恐惧,并奋不顾身地破窗而逃。撞得头破血流的狐狸从此也不再和女孩亲近。最终,这个小女孩知道了——爱,不等同于限制或占有。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电影尾声时的一幕——小女孩当妈妈了,她告诉儿子:动物的天性是惧怕人类的,它们觉得人类无法成为它们忠实的朋友。它们不属于我,它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当时我混淆了爱和占有,我喜欢它但我不能占有它,它不是我们的宠物……这个情节说出了这部电影想要说的道理。 也许,正因为人们常常混淆爱与占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作品不断提醒着我们。

    在绘本《巨人和春天》中,春天的到来给巨人带来了幸福感,于是巨人希望留住春天,把春天关在房间里,不让他出来。绘本《鼹鼠与小鸟》中,鼹鼠在照顾小鸟的过程中愈发喜爱、离不开小鸟,最后做了一个坚固的鸟笼,这也是占有了小鸟。

  • 《鼹鼠与小鸟》【英】 马杰里·纽曼

    小女孩、巨人、鼹鼠,他们都是因为喜爱而一步步变为占有对方。不同的是巨人和鼹鼠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春天每年还会回来看望巨人,小鸟也没有受到伤害而重获自由。可是《狐狸与我》中的小女孩长大了才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和狐狸见面那个场景,尽管她解开了狐狸脖子上的束缚,却再也解不开狐狸心上的死结。

    深爱,有时是张开怀抱相拥,有时是投出目光远送。我小时候妈妈会抱着我睡,长大后我在自己的房间睡觉,等过几年我可能还要住校,之后也许会到别的城市读书,和妈妈分开了,但妈妈对我的爱和我对妈妈的爱丝毫不会减少。妈妈对孩子的一次次放手,才能让孩子成长和独立。而放手恰恰是深爱的一种。

    每个人都要警惕成为小女孩、巨人与鼹鼠,不能以爱之名限制对方的自由。爱是尊重,爱是陪伴,爱是放手,爱可以是很多种模样,唯独不能是占有。

    02

  • 加梓彤 五年级 西安

    爱与占有

    ——《狐狸与我》观后感

    假期我一口气看完了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的经典小说《小王子》,被书中小王子和狐狸的友谊深深打动。于是,当我听说导演吕克·雅盖将《小王子》改编成电影《狐狸与我》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一睹为快。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在上学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的狐狸,一见钟情下便想要让它成为自己的朋友。然而,在她一次次地去寻找狐狸的时候都失败了,最后是用食物引出了狐狸,并渐渐地和狐狸拉近了距离。自此,她每天都会和狐狸一起玩耍,并给狐狸起了名字——蒂杜。后来,小女孩在一次和狐狸探险时困在森林一夜未归,因此被禁足在家,那段时间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狐狸。当再次见到狐狸时,她给狐狸建造了“家”,制作了项圈,还想用绳子栓住狐狸,可狐狸特别讨厌这种行为,最终咬断绳子逃走了。突然有一天,狐狸出现在小女孩家门口,小女孩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把狐狸带领到自己的房间,想要去抚摸狐狸,和狐狸躲猫猫,但很快始终对人类十分警觉的狐狸想要逃离这间困住它的房间,寻找出口未果的情况下冲破窗子跳了下去,差点失去性命。终于, 小女孩明白了要尊重狐狸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爱,但是不能占有。

    生活中,我们面对一些美好的事物时,往往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总想将一些自己很喜欢却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这样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贪婪,无一丝益处。

    影片中,小女孩一开始把对狐狸的爱理解成了据为己有,试图将狐狸驯养,直到最后,狐狸想要离开夺去它自由的房间,情急之下跳窗受伤,小女孩伤心不已,内心充满着对狐狸的愧疚。后来,女孩长大了,她在给自己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时告诉孩子: 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类干涉太多,它们会讨厌,渐渐地,她也不去找狐狸了……生活中,我们在和他人交往时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可能会混淆爱与占有,却常常只有在经历了一些令自己痛苦的事情后才会恍然大悟,因此我们更应该经常自省、三思而后行。

  • 《巨人与春天》【中】郝广才

    很多绘本也有类似的主题,比如台湾作家郝广才的《巨人与春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巨人被窗外的叩击声吵醒,推开窗,发现一个只穿着绿色披风的小孩儿挂在树枝上,巨人急忙将他带回家。他将小孩儿捧在手里,小孩儿甩甩头,抖抖披风,屋里的植物便长出许多新叶子;巨人给小孩儿吃东西、泡澡,小孩儿露出了微笑。这一笑,屋里的花全开了。巨人这下明白原来小孩儿是“春天”。第二天,被巨人屋里明亮“春光”吸引来的小孩子却被巨人毫不客气地赶走了,回到屋的巨人关紧门窗,还锁上了春天的披风。春天拿不到披风,就走不了,他很伤心。巨人看着伤心的春天心情也好不起来,当他顺着春天所指看到窗外:白茫茫的大地,没有一点动静。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对自己说:“ 你比别人高大,心却反而小。你把春天锁在家里,外面冰天雪地,你也出不去,等于锁住了你自己。你和世界比,算很小,但你的心可以和世界一样大!”这番话让巨人的心快速融化,他拿出披风放走了春天,世界又春回大地。故事中的巨人,最开始是由喜欢变成爱,后来因为一时的糊涂想将春天据为己有,让本该春意盎然的世界,又变成了隆冬。 好在,不管是巨人还是小女孩,都做出了改正。

    退一步是爱,进一步是占有。我们一时混淆不足为奇,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在发现后及时改正,这样才会收获最美好的结果。

    《狐狸与我》观影创作团·作品赏

    “占有欲像骑马者,规则是控制烈马的缰绳。”

    陈啸行 六年级 福州

    尚亦乔 八年级 深圳

    “真正爱花的人会把枝头当作自己的手。”

    陈子曦 七年级 青岛

    “她的心,在为狐狸解下‘项圈’时成熟了。”

    王晗霖 八年级 北京

    拙原工作室即拙原绘本工作室,由《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等系列畅销书作家、知名教育工作者大猫老师创立。

    十年来,拙原以“做保质期一生的教育”为初心,持续为孩子、家长、教师带来美感、思考与抒发。

    拙原出版书籍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