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一刀倾城》电影影评:从来忧国之士,俱是千古伤心之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在香港影视圈最鼎盛的时候,有一部叫做《一刀倾城》的影片,因为这部影片的主角是关之琳,洪金宝执导的片子,除了关晓彤之外,还有一个经典的英雄狄龙,一个是武术冠军赵长军,一个是武打明星杨丽菁,男一号杨凡影虽然名气不大,但长相英俊,性格直爽,很适合王五心目中的英雄。明轩觉得,这是洪金宝执导的最好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清朝新政的感人事迹,其中的主角,想必你们都不陌生,正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大刀王五”。《一刀倾城》这部电影,是以“戊戌变法”为背景,改编成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与普通的武侠小说不一样,这部电影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气息,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悲剧,让观众们看了之后,都会有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现在就让我们从历史和影片的对比中,来认识这个绝代英雄-刀客王五吧。一、侠骨柔肠王五是清朝末年著名将领刘永福黑旗军手下“大刀队”的首领,他率领一群弟兄,在夜间伏击日本人,虽然刺杀成功,却也死伤了不少人。王五有对不住死去的弟兄,丢下长剑,纵身跃下悬崖。但上天并没有扼杀他的野心,让他活了下来,他就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当了一名打铁的工人。在一次机缘巧合中,王五与谭嗣同、袁世凯等人相识,三人并肩入京,意气风发,却因为各自的个性,以及各自的际遇,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轨迹,留下了一片波澜壮阔、凄美凄美的史书。“男儿当弘毅”,这是康有为在电影里给王五在北京成立“强武学会”时所写的一块牌子。

这是《论语·泰伯章》中的一段著名的话,它的原话是:“君子不可无弘毅,君子不可无远虑也。”这就意味着身为一名读书人,一名绅士,一定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才能有这样的气魄,才能走得长远。王五虽然谈不上什么读书人,但是却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从他在武大赛上出手相助,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虽然他也是一位武功高强的人,但与“京城四岳”中的花拳王和神手敖白相比,他的手段就差得远了。王五虽没有谭嗣同那样博学多才,但却不妨碍两人结交,以一个“义”为己任,帮助谭嗣同完成改革的目标。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将谭嗣同从监狱里救了出来,在谭英勇牺牲之后,还没忘记为他报仇雪恨。

在这个“把道德放在一边,把利益放在中心”的时代,王五的这种英雄气概是值得称道的。谭嗣同这辈子能有这么一个朋友,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他才会说:“我要扬眉吐气,“两昆仑”两个字,刀子王五必在其中。”王五本名叫王正谊(一八四四年-一九○○年),字子斌,出生于河北沧州,因为他是李凤岗的弟子,所以在他家中排名老五,被称为“小五子”;而他的刀术更是炉火纯青,为人正直,被人称为“大刀王五”。又有人说,王五出生于北京,原名白,八岁时无父无母,一路讨饭,来到北京顺兴镖局,王掌柜见其少年有为,便将其收养,并给其改名为王。王五在京城开了一家源顺镖局,做得风生水起,名声大噪,谭嗣同也是因为这件事,才来找他学习武功,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后来,王五力挺谭嗣同,力挺靖到了危亡之时,更是被世人称赞为一世英雄。王五的确是在历史上创立了源顺镖局,而现在,它的原址就在北京崇文区的13号西半壁街上。不过,他在开放时期,在京城建立了“强武学会”,这一点已经无法证实,确切地说,他当时是给谭嗣同当护卫的,而不是在京城,那么,这部电影的情节,很有可能就是根据霍元甲建立的“精武运动俱乐部”来建立的。至于王五有没有加入黑旗军,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录,不过1900年义和团在北边掀起的时候,王五就带着自己的保镖,加入了义和团的行列。黑旗剑士的队长,可能是因为黑旗剑士的头目刘永福,将黄飞鸿请来当武士师傅。不管怎么说,这把剑王五,才是真正的京城豪杰。

男子汉大丈夫电影里并没有对大刀王五妻子作任何介绍,好像只有宗生这个徒弟和他生活在一起,寸步难行。故事中,他和王妃子因为一首曲子相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走时的那句话至今还在他的脑海中响起:“云卷云舒,梦想成真。不过,这些回忆并没有被抹去。人生本就是一场追逐梦想的游戏,而获得的却都是记忆。”“我希望你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希望能年年有一位像五爷一样的朋友”。公主曾经将自己的痛苦寄托于瑶琴,说她是“飘泊不定,身不由己”,说她是“父母之恩,血脉之爱”,由此可以推断,她应该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可是家里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变,她的双亲都去世了,她一个人无依无靠,后来嫁给了奕王也不是她想要的。这和王五的孤儿身份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句话说得好:“同在一个世界的角落里,又怎会有相遇之日?

”虽然只见过一面,但他们已经成了凡间的挚友,而那位公主又在王五遇险时伸出援手,甚至在王五的坟上为他送行,更是为这个悲剧的英雄豪杰平添了几分温柔,就像吕方的那首歌:“人生有起有落,有几个人愿意陪着你;人生的梦想,随着时光流逝,有几人愿意在我的梦境中;有几人,是真心,迷茫,是红尘,是千变,这颗心,永远不会改变。”不过这只是一个故事,王五在真实生活中也是有妻子和孩子的,唯一可以证明的就是他的三房太太王章氏,死于一九六○年,王五有个儿子王少斌,从小就跟着王五学艺。北京崇文区西半壁街十三号,原本是王五的私人保镖,解放之后上缴给了有关部门,因为有关部门的原因,这些保镖大部分都被王五的后代继承了下来。

壮士断腕在影片《一刀倾城》中,“大刀王五”为了营救出“京城四岳”之一的“大总管”余万山,击毙了“京城四岳”之一的敖柏,为谭嗣同复仇,并将袁世凯打成了重伤,最终被易亲王率领的“精兵”乱射而亡。在史书中,当新政落空,谭嗣同被抓进监狱的时候,王五特别着急的想要打听谭嗣同的情况,并与江湖人士联系,想要策划营救,但同样的,也遭到了谭嗣同的严词回绝。谭嗣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壮烈牺牲,王五知道后悲痛万分,并多次组织刺客反清。不过和影片中所描述的不一样,他最终还是被德国人击毙了。一九○○年八国联军侵略时,王五率其镖师兄弟,踊跃参与义和团运动,奋勇抗击敌人。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清朝派清兵包围了顺源镖行,许诺要对义和团进行严厉的惩罚。在此之前,王五已经接到了抓住他的通知,但他是个正直的人,既没有逃跑,也没有拼死一搏,大概是因为他的朋友谭嗣同已经牺牲了,或者是不想牵扯到自己的亲人。最终,王五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死在了北京的前门,56岁的时候,牺牲了。据说,王五死后,他的脑袋就悬挂在了京城的城墙之上,津门的英雄霍元甲闻讯后,只身前来,当夜就把王五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然后把他的脑袋给拼在了一起,然后入土为安。影片中说,谭嗣同送给王五一柄大砍刀,有一柄宽背薄刃、刀柄结实的巨剑,有六十九公斤的重量。传说,这柄曾使王五“扬眉吐气,笑容满面”的巨剑,直到一九五八年才被人发现,在一次大规模的冶炼中,它被当作一块破铜烂铁丢入了高炉。“不能抹去英雄的眼泪,不能忘记祖国的仇恨,不能喝酒,不能唱歌,不能放下手里的剑,不能砍下敌人的脑袋”,王五是一个出生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是一个让人敬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