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乡村是青年人发展的沃土,青春在乡村沃土绽放

说起石径这个90多岁的人,村里的人都很佩服。 大学毕业后,石径曾越过酒糟,摆过摊子。 2013年,家乡甘肃陇南成县在全市率先发展电子商务,在大城市接触网购的他,嗅到了商机,很快回到家乡,穿梭在大街上,成了“快递小哥”。

石径很聪明,吃苦耐劳,很快成了成县一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 他以协商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帮助成县电商解决物流成本高的难题。 在他的带领下,快递网点从最初的1家3人发展到5家31人,日寄量达到7000多件。

在做快递业务的同时,石径也在观察和思考。 近年来,当地许多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大量出口,利润丰厚。 石径认识到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 一想到在家乡种桑葚,他就萌发了种桑葚酒的想法。

起初,石径的想法引起了很多疑问,家人不支持,亲友等着看热闹。 “20多岁的年轻人能酿出什么样的桑葚酒? ”但是,他没有失望,暗暗发誓要做点什么。

地处陇南山区,成县日照时间长,温差大,生产的桑椹比其他地方甜。 石径一边看资料,取得酿酒师资格,一边流转土地,建设酒坊和桑葚树基地36亩。

创业梦确实宝贵,但必须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虽然并不顺利,但石径坚持了。 2016年,在成县核桃节会上,他的桑葚酒备受中外顾客喜爱,供不应求。

石径不仅赚了钱,桑葚酒也在展会上获得了“特色佳酿”的荣誉。 目前,桑葚酒销售10万瓶,销售额达800万元,带领129户农户种植桑树516亩,支农增收240万元。 桑葚基地还被评为“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吸引大学生前来学习酿酒和电子商务营销知识。

2022年8月,石径被店村镇折庄村选为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开辟了农文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石径说。

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张宏涛,还记得小时候在山沟里的小溪里玩耍,在山林里嬉闹寻找山野菜的场景。 “乡村振兴,必须想出主意,采取新的措施。 ”大学毕业后,张宏涛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立志成为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新农人”。

石关村距离县城15公里,山清水秀。 吸引都市人去享受乡村生活,追忆童年乐趣,成为石关村的发展方向。 2020年,石关村着力打造“童话石关”,张宏涛发挥自己的“动漫专业”特长,与十几个美术专业的年轻人一起,在1公里宽、4公里长的石关村沿线,设计小景观、墙面图案、亲子旅游项目等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每天往返于村子里忙碌着。 几个月后,巨大的3D漆墙、功夫熊猫等各种动漫角色栩栩如生,人力过山车、跷跷板等亲子游戏项目重现童年记忆,它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拍照留念“走进石关,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每个人都是童话的主人公。 ”许多游客惊叹不已。

“高峰时期有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小山村。 ”张宏涛很有成就感。 “以前家里收入不多,做了《童话石关》后收入增加了,假日收入更上千元。 ”村里第一家零售店的店主孙继高兴地说,游客来了之后,村里的土鸡蛋、土蜂蜜、土鸡成了热门产品,小吃店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张宏涛和他的同伴们不得闲着,面对村里老人多子女、生活需要照顾的情况,大家要再次行动起来,做一个大佬身边的“好心人”。

71岁的安治锋,儿子儿媳妇在外面打工,家里有个两岁的孩子。 张宏涛每天来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安治锋家,问问孩子有没有病,有没有需要的东西。

“宏涛,你什么时候来家里? 娃感冒了,请去董先生那里拿药来。 ”“请再买一桶奶粉。 “什么时候来家里? 我有两个问题做不到,请说一下……”就这样,她又成了村民的“勤务员”。

“让更多返乡青年在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成县店村镇党委书记王志璘说,目前店村镇15个村、12名返乡大学生被聘为村文书,5名大学生成为专职化村党支部书记。

农村大有作为,回到家乡也能过上很棒的生活。 在成县,想做干事和会干事的年轻人乘着农村振兴的东风选择了回故乡。 他们学以致用,在农村创业、种地,办成了一批事业,成为振兴农村的“生力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通讯员陈昉昉

乡村是青年人发展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