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脱口秀害了很多人,看个脱口秀,你怎么还生气了?

为什么听到同样的梗死,大家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心理学家总结的三个因素影响轻蔑型幽默的效果。

——————————

脱口秀结束后,一直有争论。 “普通自信”这句话,脱口秀演员杨笠被追了一年。 如果有演员说“太糟糕了”,也有可能被观众打。

也有人为脱口秀辩护。 这些只是茎。 为什么需要认真?

也有人生气说,演技能成为挡箭牌吗?我可以站在舞台上骂你吗?

到底是冒犯还是好笑?贬损型幽默:我都要!

其实,在有这种攻击、冒犯之意的同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词,学术界也有自己的名字。 “轻蔑型幽默”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兼具轻蔑和幽默。

这两个看起来矛盾的词是怎么融合到同一个概念里的呢?

脱口秀的规律告诉我们,意外的是幽默。 而心理学家将幽默的产生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产生违背常规的信息,即不一致性信息,解决这种不一致性。 例如:“海鸥飞到巴黎就不叫了。 为了皇家巴黎”的谐音,会让原本没有必然关系的前后词变得不一致。 “皇家巴黎”和“巴黎鸥来哑”的谐音解决了这个失调。 这样意外又合情合理,就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然后,针对轻蔑型幽默,心理学家进一步提出了良性的犯罪理论。 在交流中,冒犯是不协调的状态,但如果这种冒犯没有恶意也没有伤害的话,不协调就解决了。 所以,轻蔑型幽默是否有趣,取决于人们自身的认知评价。 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认为人们可以接受这样的不愉快,如果说的人用笑声或其他梗补充了自己的搞笑意图,这种不愉快就会被认为是幽默有趣的。

这个段子是不是在说我?幽默效果的影响因素

没有打人的实质性伤害,但轻蔑的幽默有时会刺伤人。 为什么听到同样的梗死,大家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心理学家总结出三个因素来影响轻蔑型幽默的效果。

比如心理距离。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夸张的讽刺、周星驰式的摧残,都可以逗我们笑; 但如果发生在现实中,有骂人的人在我们身边,心理距离就会变近,人们就不再觉得更严重的进犯有趣了。

另外,听的人是否认为自己是“同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幽默还是冒犯。 听众一般不会被骂“男人这么普通,有自信”。 因为如果按性别分组的话,男女是互相外面的小组。 一些男性听众觉得,这是在说我,还是在说我的伙伴,怎么受得了? 另外,骂人的人是什么身份,也会影响轻蔑型幽默的效果。 内部团体成员的轻蔑容易被认为是没有恶意的,所以男演员吐槽男性的时候,听众会更加宽容。 例如,王勉也曾说过很有男子气概,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却少得多。

当然,人格和文化的差异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黑暗人格高的人会享受轻蔑的幽默,自己也可以更多地使用;重视公平和关怀,对歧视敏感的人,很难享受轻蔑的幽默。 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讽刺文化更流行的美国,很多人对脱口秀也会更宽容。在我们这些传统中不推崇幽默的文化里,这种“嘴笨”

在生活中能这样玩梗吗?把握分寸,别变“嘴欠”

你可能也在生活中遇到过。 明明对方在惹自己生气,让自己不舒服,如果对方说“我是开玩笑的,别那么认真”,也不会起火,只能自己屏住呼吸。

研究表明,轻蔑型幽默可能带来消极的人际关系。

在职场中,如果领导使用轻蔑的幽默,员工们很可能会觉得公司里的违规行为也不那么可接受,或者觉得领导不尊重下属,做出违背领导指示的行为。

在亲密关系中,吵架时伴侣使用轻蔑的幽默,吵架可能会越来越大,吵架可能会越来越糟,但婚姻中的轻蔑幽默可以预测离婚,尤其是男人的轻蔑幽默。

能不能接受轻蔑的幽默,本来没有好坏之分,但既然我们的文化还不容易接受轻蔑的幽默,我们在与人交流时,一定要更加谨慎,不要被当成“借口” 毕竟,我们交流的目的是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适。

这张照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殷锦绣

责任编辑)于三角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脱口秀害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