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女儿找了个穷男朋友,我是县城首富的女儿,和未婚夫去了一趟上海,不想嫁了。

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李奕,女人

01

我是十八线城市的富二代。

借着时代的奖金,爸爸妈妈成了我们所在县的首富。

那时,城市街道上的商店都是我们家的。

郡里60%的房子都是父亲的公司开发的。

父母是痛苦的孩子,有钱后他们仍然节俭保守地生活着。

包括对我的教育在内,我没有穷,但也没有有钱。

他们继承了一个原则。 你想要什么,自己争取哦。

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潜在地受到父母的影响,认为这个世界的美丽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02

高中时代,我被班草吕晓乐迷住了。

他又高又帅,重点是幽默和成绩好,是一个能不惜努力轻易取得第一名的人。

而且他不仅学习好,待人也很好,是典型的公司牛。

那时,他承包了年级第一名,学校的大小联欢活动也全部承包了。

那个笑话,伟光正的大话充满了真谛,救场被无缝拯救了。

他无论在哪里都不惊讶,永远把危机变成机会的能力,让我吃惊……

所以,我追他很不容易。

要知道,“她家很有钱”,在校园时代,没有先天优势,有时也会不小心扣分。

只要你有点任性,就会被讽刺说“家里有几个臭钱,真厉害”。

因此,我在学习上默默地与他并肩,同时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崭露头角。

在才华横溢的吕晓乐面前,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勤奋补拙。

当时的我们,旗鼓相当。

即使是强烈反对早恋的班主

任,对于我俩这份关系,也是给出“前途无量”的暧昧与开明态度。


同学们甚至私下做过校园CP评选,我和吕晓乐高票胜出,成为最被大家看好的CP。


03


这份恋情,当然没能逃过我那阅人无数的商人父母法眼。


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反对、反感。


但他们也深知不要对青春期的孩子做出棒打鸳鸯的事情,那样只会抽刀断水水更流。


于是,他们各种明察暗访吕晓乐。


并以给我开生日PARTY之名,请了我的好朋友,包括吕晓乐来家里做客。


我爸跟他聊政治经济,我妈则委婉地跟他聊家长里短。


结果,他把我那精明的父母也给收服了。


我爸的原话是:“这男孩有远见,情商智商双高,我甚至都找不到拆散你们的点。”


我妈附议,她甚至欣慰于我小小年纪,在选择爱人这件事上,有那么一丢丢眼光。


所以,这场恋情一路高歌,提前收获满满的祝福。


04


大学四年,我和吕晓乐同城不同校,各自精彩。


他依然轻松包揽院系奖学金,大二就成为学生会主席,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我呢,学着他的样子,学业与爱情双丰收。


四年间,我俩联手在两个学校之间搞了很多场空前绝后的活动,民谣演唱会、原创诗歌朗诵会、支教志愿者团队……


那时候的我们,活力四射,有情怀,有召唤,在成功促成一件又一件事情的同时,爱情不断升温。


那时候,我们把这辈子的情话都说完了,依然觉得还不足以表达对这场相遇相知相恋的诚恳与感激。


05


大学毕业,我们留在了上海。


晓乐再次展示出他过人的应试与应变能力,过五关斩六将地考入银行,我则应聘到一家上市公司做人力资源。


尽管我爸妈非常希望我们回到县城老家,子承父业。


但他们是那种相信并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觉得我俩有能力在更高的起点上,创造自己的人生。


06


在上海,在职场,我和晓乐不再站在聚光灯下。


晓乐在银行工作,向我普及了一个名词“带资进组”。


就是说,很多人不需要努力,只要拿着家族的存款就可以高枕无忧。


晓乐与其同年同月入职,从行长到同事见到“带资进组”的同事,面带笑容。


可是,晓乐工作半年了,很多同事打过多次交道,还是会叫错他的名字。


与之相比,晓乐说自己所有的努力与刻苦,就像一个笑话。


这对于一直顺风顺水、始终高光的他来说,是最残酷的打击。


而在这种打击下,人是会变的,晓乐也不例外。


他一边想翻盘,一边又意识到,有些事情跟校园已经完全不同,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


07


晓乐的困局,我爸妈知情后,慷慨解囊。


为了避免伤他自尊,他们说得特别委婉:“奋斗多年的财产,必须交给专业人士,才能让钱生钱。“


这样,他们也就不必再那么辛苦,是时候享受一下人生了。


于是,爸妈把他们的资产转移到了上海,让晓乐也成为“带资进组”的一员。


据晓乐回来的反馈,这个世界,钱就是脸色。


自从爸妈的钱陆续存入他们银行后,再也没人叫错他的名字,就连行长见了他也拍拍肩膀:“后生可畏。”


08


与此同时,爸妈见我们在上海租的房子那么寒酸,心里不忍。


于是,借投资之名,给我们买了套带学区的三居室。


他们自己是纯靠吃苦打拼到今天的,所以,希望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活得光鲜体面,实现阶层跃迁。


我爸有一句话听来又实在,又心酸:“一想到将来的外孙出生就是上海户口,父母都是高材生,我脚底板呼呼生风,做啥都一身劲。”


09


然而,一个人在特别年轻的时候,就面对那么多的金钱与诱惑,未必是好事,反而是一个大考。


应试能力极强的晓乐最终没有通过这场考试。


作为一个非常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久贫乍富之下,他飘了。


他以扩展人脉之名,各种应酬,一晚上可以换好几个地儿吃喝玩乐的那种。


他看世界的眼光也在变,在他眼里,这世界只分两种人,有钱人和没钱人。


有钱的同学联系他,他热烈如夏。


没钱的朋友找他,他爱搭不理。


可是,从前的吕晓乐向来对弱者有着强烈的共情,总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讲话、办事。


还有他的个人消费,每天都在“精打细算”,如何能既不让领导觉得自己盖过他的风头,又让同事觉得自己很贵。


他身上从头到脚,都是大牌。


10


他的工资虽然不低,但对于如此的高消费也时常捉襟见肘。


我劝过吕晓乐,让他量力而行,还是应该内修,而不是用这些外在的虚荣妆扮自己。


但他并不认同。


他一边极力游说我换掉那台15万的代步车,一边对我“洗脑”:“三代培养一个贵族,爸妈那一代负责富,咱们这一代要负责贵,率先摆脱心穷,由内而外地精致,经世面,这样,咱们的下一代,才能成为真正考究的贵族。”


我不同意。


我们住的房子、代步的车,都来自于我爸妈的援助,如果换车,还是需要向他们求援。


重要的是,我们什么都这样不劳而获了,那还有什么动力去奋斗?


11


吕晓乐为此嘲笑我的奋斗。


他说换辆百万的车,开出去,撑出来的门面,有可能为他带来含金量百万、千万的收益。


他说你要有富二代思维,想着如何靠钱生钱,而不是靠自己赚钱。


他说你虽然人是富二代,但思想还是穷一代,跟咱奶奶辈一个层次。


当然,他也渐渐看不惯我的日常。


买东西稍微货比三家,他就会说,你就是认为自己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所以才为省那三瓜两枣浪费时间精力。


就连我无意中将喝完的矿泉水瓶留在手里,等看到收垃圾的阿姨递给人家,这样的行为,也被他诟病:“你要学会向上兼容,而不是向下包容。”


我在彼时的吕晓乐眼里,是妥妥的有富二代的命,却没有富二代的思维高度。


其实,他全然不知,在我眼里,他是如何的越来越面目可憎。


12


大学学长来上海出差,他嫌我们的车寒酸,租了辆豪车接送,并且大言不惭地说车是自己买的。


学长走了,他也没有还车的意思,并且发了朋友圈,暗戳戳地表示:“人生的梦想之一,实现了。”


直到我催促他把车还回去,租金太高了,他才不情不愿地还了回去。


别人问及他的豪车,他信口雌黄:“体验感不是很好,卖了,准备入手别的。”


一次又一次,看着他在人前吹牛扯谎,我内心一阵又一阵的失望。


我甚至努力追溯:这个人身上,还有什么是值得我喜欢的?


是的,没有。


那些曾经深深吸引我的热情、真诚、积极、阳光、同理心、上进心,和超强的学习力,都不见了。


在不属于自己的金钱面前,人是会变形的。


眼前的他,挥霍无度,攀高踩低。


甚至为了支付自己高昂的“富二代”身份,他开始将爸妈转过来一部分钱拿出炒股……


13


分手,是我提出来的。


曾经,高中时代,我妈说过:“我本来想拆散你们,可是,晓乐这孩子让我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而现在,我找不到跟他继续的理由,他曾经身上的那些美好,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虚荣以及为了虚荣不惜铤而走险。


他甚至已经开始筹划要和别人偷偷合作开一个小额信贷公司捞快钱。


这样的他,不仅让我反感,甚至已经让我感到了可怕。


分手时,我坦白告诉他:“曾经的你,学习能力一流,眼里全是未来,让我相信,你无所不能,赤手空拳也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哪怕一无所有,也会活得有情有趣。但现在的你,全变了。我很失望,而且觉得可怕,我甚至觉得我再跟你交往下去,你很有可能让我和我们家,家破人亡。”


14


我的这番话,很伤人,却是那时那刻,我真实的想法。


爱不在了,我不想再拖泥带水。


诚实,是我对曾经最后的交代。


而吕晓乐到底是有自尊心的。


在我提出分手后,他默默打包自己的行李离开了。


那些我曾经在他过生日时,送他的衣服、鞋子等等物品,他没有带走。


我们面对面拉黑了彼此,挥别这段长达十年之久的感情。


15


后来,我爸妈见过吕晓乐一次,是他主动联系我爸妈的。


虽然我们分手了,但爸妈在银行的业务还由他负责。


他征求我爸妈的意见,那些存款是继续,还是他们另寻别处。


我爸妈考虑再三,说等到期再说吧。


一年半后,存款到期,爸妈去吕晓乐那里办的交接。


此后,我们再没有任何交集。


上海那么大,对于不想见的两个人来说,很难再碰到。


16


分手第二年,我结婚了。


一类人总是会被一类人吸引,我老公的性格很像高中时代的吕晓乐,乐观、热情、同理心强,做事专注。


说实话,我后来很少再想起吕晓乐。


偶尔一念闪过,也觉得很烂尾,后来的他,太败感了。


17


2023年2月1日,大学同学范凡来上海出差,我们见了一面。


在范凡那里,我才得知,四年前,吕晓乐从银行辞职了。


他重拾当初无敌的应试能力,通过了司法考试。


如今的他,是一名律师。


除了打官司,他这些年无偿地给很多人提供过法律援助。


其中有一起案件当时轰动全国,但我没想到,幕后提供法律援助的人,是吕晓乐。


用范凡的话说:“学生时代那个热心、善良、踏实、上进的晓乐又回来了。”


原来,在见我之前,范凡已经跟吕晓乐见过了。


范凡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关于我们的过去,吕晓乐把自己剖析得不要太凛冽。


他说:“工作后的我,面对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财富,整个人其实已经失去大脑。”


包括我跟他提出分手后,他一度觉得我是嫌他不够有钱。


那时候,他憋着一口气,觉得自己一定要变得更有钱,狠狠地打我的脸。


直到有一次,他面对客户的存款,居然人生中第一次动了把那些钱存到自己名下的邪念。


他当时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直到把钱给客户存上之后,一天里还在反复进系统确认自己没有做傻事。


那一刻,他终于知道自己背离曾经的吕晓乐到底有多远,他离监狱的大门居然只有一步之遥。


那一刻,他决定辞职,他知道如果再在这个行业做下去,他很可能余生在监狱里度过。


18


而吕晓乐到底是吕晓乐,那么难的司法考试,他一把过。


然后,他用自己专业知识谋生,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他把那个曾经的自己,一点点地找了回来。


范凡问他:“那么李奕呢?你放下了吗?”


他说:“我为什么要放下?我经常想起她,也会跟朋友提起她,她用离开的方式,让我明白,我迷失得多深,变得多么讨厌。她是我的贵人,很可惜,我把她弄丢了。但,人生重来,同样的经历,我可能还是会弄丢她。”


这样的回答,真的很吕晓乐。


当过往恋人变成谈资,这本身就是一种诚实诚意,也是一份放下。


而我,是替他开心的,骄傲的。


尽管我们的故事早已结束,可是,人生未完待续,我们的后来都还在坚持自己,守望初心。


这于生命和人生而言,就是HE。

女儿找了个穷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