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外婆的蓝色铁柜轮椅》:一个简单的故事,疗愈了自己的内心

“影帝”张译曾在节目中爆料,小时候的他特别皮,曾往鸡头上撒尿,“气”的公鸡满院子追;曾喂兔子吃大葱,兔子辣得撞开了笼子门;烈日当头,守着蚂蚁洞,举着斧子砸蚂蚁……

谁的童年没有一二件糗事呢?跟张译在节目中爆料相比,这一位更猛烈。刘毛宁竟然把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做成了绘本——《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

刘毛宁是动画导演、绘本、漫画作者,他的动画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2022年,动画短片作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入围国外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学生单元。

2022年,根据其真实童年经历创作了绘本作品《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作为国内首部原创绘本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单元故事之一,在暑期首次院线上映。

这个故事是作者刘毛宁对故乡生活的真实记录。

这个故事很简单,故事中的主角“我”,是一个爱玩的小男孩,被妈妈要求照顾腿脚不好的外婆,而“我”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一天,“我”发现了外婆藏在蓝色铁皮柜轮椅里的钱,便偷偷拿了钱去买喜欢的零食吃……

故事讲述了“我”与外婆相处中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传统中国家庭的亲情模式。 一个“坏”孩子的故事,却让我读出了浓浓的爱和遗憾。

虽然一开始的“我”是因为偷拿了外婆的钱,因内疚才心甘情愿去看着外婆吃饭,但是,外婆的爱却一直在那里。当“我”哭的时候,外婆用她的怀抱温暖了“我”;

之后,“我”帮外婆找梳子,把梳子挂在外婆的脖子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当然,这爱里也有遗憾,因为“我”曾偷拿了外婆的钱去买零食,却一直没有勇气向外婆坦白,这成为“我”的一块心病,多年未放下,这也是作者写这本绘本的主要原因。

是啊,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却不知时不我待。人生最大的痛,恐怕就是这“子欲养而亲不待”吧。妈妈也曾想给长年坐在床上的外婆买一床电热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误了。

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他告诉小朋友,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绘本中的轮椅,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说到轮椅,在我记忆里,就是两个大轮子的那种,可以推着走的那种。没想到书中外婆的轮椅,是那种从电焊厂里制作的廉价轮椅。

一个铁盒子焊接上4个轮子和钢管做把手,就是一辆轮椅。这种轮椅廉价但实用,柜子可以放东西。这就是故事里“蓝色铁皮柜轮椅”的原型。

看着这样的轮椅,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

故事的背景是河南的乡村,画面中描绘和展现了乡村农民劳作、孩童打柿子、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还有小时候的零食焦酥棒等等,极具生活气息。

小时候,我家门前也有一棵柿子树,每次柿子还没熟,我们几个孩子就已经开始摘了。因为那时也没什么好吃的,嘴馋。打下来的柿子涩得嘴巴都张不开,只能拿给妈妈,让妈妈用石灰水浸泡处理,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吃。

小时候,我们也喜欢围观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只要听到吆喝,都跑过去,听着“嘭嘭~~”爆米花的声音,又害怕又喜欢,就喜欢那份热闹,闻着玉米香,口水都要出来了。

要是妈妈给我们拿玉米换一点儿爆米花,不知道有多开心呢?“我”把焦酥棒插在手指上的把戏,几乎那时的孩子都做过。

故事很简单,色彩却很丰富,作者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妈妈给外婆盛面条时的画色,选择了白底,因为妈妈对外婆的好,是单纯的、无私的;“我”给外婆端饭去的画面,变成了灰底或黑色,因为“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只想着出去玩儿;

当“我”因偷拿外婆的钱买零食后,“我”心甘情愿端饭时的色彩,变成了温暖的黄色,我与外婆的互动也变成了黄色。

作者把外婆去世安排在了春季,一望无际的白,大雪把山川变成了白色,也掩盖掉一切不好的东西。

这个故事,虽有些伤感,但很令人感动;这是一个“坏”孩子的故事,里面却充满爱;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也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刘毛宁以这样的方式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你也可以把秘密分享出来,疗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