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周星驰成名之作《赌圣》:上映前不被看好,最后票房数据令人刮目相看

《赌圣》上映前一度被人嘲讽,最后的票房数据却啪啪打脸

这部上映于1990年8月18日的赌片曾一度不被人看好,嘲讽其是粗制滥造之作,可谁也没想到这部小成本电影会逆袭成为打败周润发《赌神》的年度票房冠军。

一场闲聊,成为导演们拍《赌圣》的契机

这部电影就是为周星驰量身定做的《赌圣》,是继《赌神》爆火之后的又一经典赌片,也是星爷的成名之作。

1990年的某天,导演吴思远和元奎相约喝下午茶。闲聊之际,吴思远说道,王晶导演的《赌神》那么出圈,不如他们也试一试。

要知道当时由周润发主演的《赌神》已经成功问世,并取得很大反响,赌神一时间风靡香港,带动赌片成为那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因此元奎一合计,觉得大有可为。但想要走出《赌神》的框架而又不落俗套,那就必须在电影中添加新的元素。

于是两人找到刘镇伟商议,将电影的基调定性为喜剧赌片,并让刘镇伟负责喜剧部分,之后就是写剧本找演员。

剧本创作和拍摄时间短,《赌圣》一度被人看轻

这部片子为什么一开始被很多人定性为粗制滥造?就是因为剧本仅用了五个小时就完成,后期拍摄满打满算也只用了37天,属实不能怪别人看轻。

可最后还是让《赌圣》成功出圈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掌握了流量密码——赌这一元素;另一方面就是找对了演员,周星驰的加盟让诸多不可能成为了顺理成章。

《赌圣》在敲定剧本之后,对于男主角的人选其实最开始并不是周星驰,而是影帝梁朝伟,但由于档期太满被婉拒,这时吴思远推荐让周星驰试试。

彼时的周星驰还不是后来人人敬仰的星爷,在吴思远联系他的时候,他还在嘉禾跑龙套,事业不温不火,吴思远直接开出70万的片酬相邀,并承诺此片必让他爆火,周星驰思虑许久之后还是答应了。

之后剧组还邀请了《赌神》的女主张敏以及星爷日后的黄金搭档吴孟达。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为周星驰私人订制的。

小成本电影逆袭为年度票房黑马,观众纷纷被打脸

《赌圣》上映后,香港刮起一阵周星驰风潮,人人都在说周星驰厚积薄发。

可能当时的两位导演也没想到,这部从未被人看好的小成本电影会成为那年香港电影界的黑马,打败成龙与许冠文的同档电影,以4132万港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两位导演自是大获全胜,但获益最多的还是周星驰。周星驰凭借《赌圣》一举成名,由星仔变成星爷,与周润发和成龙一起并称为“双周一成”,共同站在了香港电影的神坛之上。

此外他挖掘出了自身的喜剧天赋,还结识了黄金搭档吴孟达,此后的岁月两人一路扶持,成为香港影视界最佳拍档。

《赌圣》上映后,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的专访,第一次比较认真地谈他的表演手法和无厘头。他说自己当时拍这部戏时曾想到应该有两千万的票房,但最后有4000多万。

《赌圣》成功原因值得后人借鉴

《赌圣》也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电影,而是一部诚意之作,非常之有诚意地去引观众笑,不能片面地根据一部戏创作的时间短,就去评判它不是一部好的作品。

后来有人研究,《赌圣》的成功在于把流行的赌片题材巧思应变,加入新的热IP元素,即影片中赋予周星驰的两个特征。

其一就是以内地新移民的身份来香港寻亲。当时香港即将回归,两岸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热点,因此内地元素恰逢其时。二是他具有特异功能,这让很多人对于所谓的特殊能力抱有某种不加束缚的幻想。

正是这两个新元素成就了搞笑赌片,让《赌圣》成功地在周星驰的演绎下跳出了人们对赌片的既定认知,也让周星驰成功稳固喜剧新人王地位。

影片中,吴君如首次称呼周星驰为星爷,加上此后星爷屡破纪录的电影票房,因而被影迷以及媒体认可,星爷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