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白鹿原》:田小娥的悲剧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时代的女性缩影

《白鹿原》翻拍成电影后,曾有观众诟病:这是一部性启蒙的电影,剧中很多片段都很“露骨”。陈忠实刻意写了一个水性杨花的“田小娥”,她为了追求人性本能欲望,而不断与4个男人发生床笫之事的故事。

田小娥年轻貌美,出生于书香门第,却被迂腐的父母,卖给了一个70岁的郭举人当小妾,而且还成为了这位“无能”老举人的泡枣工具。

  • 后来寂寞难耐的田小娥在本能的驱使下,她“勾引”了家里的长工“黑娃”,勇敢地与世俗抗争,发泄自己的情欲。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这一切被郭举人发现以后,哪能容忍女人给自己戴绿帽,随即将她扫地出门。

    更可悲的是,田小娥本来就被愚昧的父母,束缚在封建的婚姻里,压抑着本性的欲望。当女儿为之抗争,赢得自由后,父母却以此是违背世俗伦理纲常的行为,不但不理解包容,反而对她嫌弃至极,最后毫不留情地把她赶出家门。

  • 离开家以后,田小娥本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即使穷苦,也想着能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可命运最终无法战胜人伦纲要,回到白鹿原,大家知道他们的肮脏事以后,族人便对他俩冷嘲热讽,甚至禁止他们进族人的祠堂成亲,公公鹿三也拒绝让他们进家门。

    但两人对一切不公平都不在乎,便在村口的破窑洞安了家,虽然清贫,但自由快乐。

    然而这一切却因为黑娃参加农民运动失败而告终,黑娃逃命后,田小娥从此开始走向了命运的深渊。

    黑娃出事后,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窑洞里,先是被奸险狡猾的鹿子霖以能救黑娃的谎言,坑骗玷污了身体,继而鹿子霖为了陷害白家,让田小娥去勾搭白孝文。

  • 田小娥为了救黑娃,无奈与族里的两个男人缠绵不清,这种视为家族的奇耻大辱,着实让公公无地自容,公公鹿三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痛如刀割,这样一个“荡妇”在封建伦理纲常的碾压下,任人践踏,鹿三觉得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不知还会继续害多少男人。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公公鹿三亲手用梭镖结束了她的生命。

    田小娥为了争取命运的自由,在四个男人之间苟且偷生,面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压力,无奈以出卖肉体的方式坚强地活着,在世俗的眼中,她便是个“荡妇”。小说中有大约4万余字对她大尺度行为的描述。

  • 正是因为原著小说中有着大量不可描述的大尺度情节,当年陈忠实花了四年多,呕心沥血地完成这部作品后,一度被封禁。当年入选茅盾文学奖后,各个评委意见不一,最终因为很多“见不得人”的情节而耽搁了两年。

    作者陈忠实为了能让这本死后放进棺材当枕头的书获奖,不得不带着手稿回到陕西老家,再度修改,把稿子中大部分“见不得人”的情节大量删除,最终《白鹿原》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 删除的部分不但违背了作者陈忠实的初心,而且让田小娥的人物性格没有了原本的尖锐,原本书中把东方文化对性本能的压抑和禁锢,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最后变得平淡了许多。但好在多年以后,找到了曾经未删减版本《白鹿原》,重新让读者更深入领会陈忠实作品的精髓。

    无删减版《白鹿原》是1993年出版的,作品经典,近于第一手稿,原著小说把田小娥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细致入微,她的悲惨命运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不屈服于封建礼俗的反叛女子,无奈之下出卖了肉体,但这仍然无法挽救自我,以死告终。

  • 如果大家也想领略两个家族的爱恨情仇,体会人世间最真实的“人性”纠葛,可以去读读陈忠实的未删版《白鹿原》,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