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生前想吃一口肉都没吃上,遗憾离世

《东方红》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承担了一个重要角色,但是它的创造者一直是存疑的,因为那个时候征集开国大典的凯歌时,是面向全国人民的,只要是有志之士皆可以参加。由于那个时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如果要向国家投稿的话,只能通过信件。

而李有源,就出生于陕西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李有源出生的时候,正是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极为艰难。

所以在他小时候,就懂得放羊为父母分担家中重担。如果生活一成不变的话,等李有源渐渐长大,他未来的生活就是娶妻、生子、养家糊口,等他的孩子长大,孩子会继续重复李有源波澜不惊的一生。

但是似乎老天也不想李有源就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他的一生,在李有源13岁那年,爆发了一场大饥荒。在那个时代爆发大饥荒,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堪比世界末日的事情。

在这种时候,为了节省家中的粮食,就只能尽量减少家中人员的数量,所以李有源被送走了。

他被送到了自己的外婆家,因为李有源的外婆家相对于他家来说相对富庶,有养活另外一个人的余力;而李有源是家中幼子,相比于他已经长大成人的哥哥,他的父母会更加心疼年幼的李有源。

在外婆家,李有源不仅可以吃饱穿暖,甚至他的外婆还让李有源去上了一个冬天的私塾,让李有源了解到了读书的乐趣。

“唯一的文化人”

很遗憾的是,李有源只听了一个冬天的私塾课,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李有源就被他的母亲接回家了。但已经接受过知识熏陶的李有源怎么甘心重新回到之前的生活呢?

在李有源长到16岁的时候,他去了县城打工,为了圆自己的学习梦,李有源去县城小学应聘成为了一名打杂工人。

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很累的,李有源却乐在其中,因为学习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且有乐趣的事情。

就这样在教室外边旁听了四年,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李有源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小学所有的知识了。

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是很少的,这样的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当李有源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村里的人对他的态度自然也和之前大相径庭。

虽然李有源是村子里“唯一的文化人”,李有源也不以自己能够识文断字而骄傲。

他会热心地帮助同村人解决难题,比如代笔给他们外出的儿女寄一封家书,也会帮他们书写过年时候的春联,又加之李有源擅长三弦、二胡等乐器的弹奏,李有源在村民们眼中就成为了“多才多艺”的代表。

《东方红》的创作过程

这在之前,甚至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他们对毛主席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戴,李有源也是其中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征集开国大典的凯歌之时,李有源积极响应了,他将自己呕心沥血歌颂毛主席的作品邮寄到了北京,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被歌词中所蕴涵的感情和朴实无华但深入人心的歌词所打动。

在征询过毛主席的意见之后,他们决定将这首《东方红》作为开国大典的凯歌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播放。

但是工作人员不知道的是,其实《东方红》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波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李有源听到了陕北著名的民歌《骑白马》,这并不是李有源第一次听到这首民歌,但在这次在重新听到《骑白马》的时候,李有源的脑中诞生了一个想法:他能不能在《骑白马》的基础之上进行自己作品的创作呢?

在回到家之后,李有源越想越觉得可行,于是他叫来了自己的侄子,与他共同商议这个问题,而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得知叔叔的想法之后,在仔细思考之下也觉得可行。

《骑白马》在陕北本身就是一首极为有名的民歌小调,既然能够经久不衰,那么就说明它本身具有魅力。

于是叔侄两人在多番商讨之下,确定了十多段歌词,并为它取名为《移民歌》,《移民歌》就是《东方红》的前身。

在创作出《移民歌》之后,李有源对歌词的多处地方还是觉得不满意,可是他并不知道应该怎么修改才能表达出自己对毛主席的敬仰。

临终未能吃上一口肉,抱憾离世

在李有源感觉到自己时日将近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奢侈”的愿望:他想吃肉。他的这一生,充满了贫困和艰难,从来都不能像那些有钱人一样每天大鱼大肉。

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希望能够吃上一口肉。在听到李有源的这句话之后,他的儿子们就立马飞奔出去买肉,满足父亲最后的愿望。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得到的却是父亲已经离世的消息。

手上的肉还是热的,但是他们的心却是凉的,父亲为他们操劳一生,他们却没有能让父亲在临终之前吃上一口肉,这成为了他们心中一辈子的愧疚。

李有源已经逝去,但是他的作品一直留存于世,这未尝不是一种“活着”,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李有源的一生和他的为人,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悼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