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鞋子》:想要得第三名结果却得了第一名,男孩委屈痛哭
拍摄于1997年的伊朗电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三代电影大师马基德·马基迫的代表作。
这部影片获得了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和华沙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两个奖项并且还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
因为政治原因无缘获得奥斯卡奖,但是却在美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创下伊朗电影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影片以孩子的世界进行拍摄,却又讲述了更多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
1
马基德·马基迫导演与《小鞋子》的故事
《小鞋子》的剧情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哥哥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然后想办法给妹妹买新鞋的故事。
但如果只是这样浅显的解释这部影片的话,就“白费”了导演在影片中的用心。
对于影片的理解还有表达的深意,导演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从马基德导演的经历来看,他于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而他的家庭处于中下阶层。家有五个兄弟,马基德是老大,家里负担非常重。
十来岁时马基德就喜欢上了表演,但是十七岁时由于父亲的过世,只能他撑起了整个家。
因为经济困难,小时候他有很多愿望不能实现,虽然那段时间比较辛苦,但是对于激发他以后的电影创作奠定了很厚的基础。
对于《小鞋子》这部影片,马基德导演说道,拍摄这部影片的灵感是他看到的真人真事,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两个亲兄弟因为买不起鞋,所以只能穿一双鞋。
但是他的心思却并不只是为了表现一个家庭的贫穷。他更想表现出的是,两个孩子在这种极其贫困的家庭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而当两个人满怀希望的解决事情,并且找到了丢失的鞋子时,却看到另一个家庭困难的小女孩,他们发自内心的同情小女孩,所以宁愿自己继续处于窘迫的境地。
从马基德导演的经历与自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导演的思想与电影的完美结合,也能看出来这部影片有着强烈的人文价值。
马基德·马基迫导演
2
生活的压迫,没有让他们忘掉善良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这一家人都非常的朴实善良。
家里没钱,买一双鞋就像是“过年”一样, 丢了也不敢和爸爸说,因为家里实在是没钱给妹妹买一双新的鞋子 。
妹妹想过要和爸爸告状,但是被哥哥阻拦了,原因是家里没钱这样不仅会增加家里的负担,并且两个人都会遭到爸爸的批评。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这个男孩子会为家里考虑,并且他还非常的聪明,用两个人共穿一双鞋子解决这个难题。同时他还很有担当,保证会给妹妹买到一双新的鞋子。
而对于妹妹,虽然新的小红鞋没有了她特别伤心,但是她却没有一直无理取闹,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对新鞋还是非常的向往,但是仍然听哥哥的话,把这件事给瞒了下来。
而对于父母这方面,家里很穷即使吃不上什么好饭,也让儿子给隔壁的老爷爷老奶奶送餐。还有当父亲接到活的时候,家里正好没有糖了,但是他们是给别人干活的,从来没有动过人家的一块糖。
也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却很难得会有这样朴实高尚的品质。
哥哥与妹妹发生争执
3
坚持下去,就会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随着故事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改变哥哥与妹妹的契机。那就是参加体育比赛得到第三名就可以得到一双运动鞋。
于是哥哥为了妹妹的愿望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体育比赛,但他信誓旦旦的样子却令人心疼,他跑步很快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上下学给家里干活,每天都要去跑去各种地方给家里“跑腿”。
如今这个“技能”却用上了,通过了层层选拔,他最终取得了比赛资格。但是比赛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跌了一跤,真的很累,他挣扎了很久,为了实现对妹妹的承诺,他开始拼尽全力奔跑。终于,在赛道中斩获了第一名。
大家都为他欢呼,但是他却特别伤心,因为他没有得到那双鞋子。
没想到回到家,他却看到了爸爸为他和妹妹买了两双鞋,影片就这样完美的落幕,励志而又感人!
没有得第三哥哥哭了
4
整部影片节奏缓慢,没有多余的修饰。但导演的处理却细腻而又值得人们的品味。
这样单纯美好的影片,写满了贫穷家庭的心酸与无奈,相较于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物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我们要学会反思,看到事物超于生活中的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