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激9》口碑崩盘,经典IP变“手撕鬼子神剧”?
很多看过《速激9》的人说:太失望了!
“看完首映气不打一处来,白瞎了我睡觉的时间”
“真的是系列最差 超乎想象的难看”
“人物为了剧情需要随便复活,反派为了剧情需要随便洗白,你牛逼你把保罗沃克复活了”
“高尚的主角团为了人类的生死存亡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比开了挂还牛逼。”
……
打开豆瓣,随便看就能发现一堆负面评价。豆瓣5.6分,猫眼7.9分、淘票票7.8分,开创这个系列有史以来的最低分。
口碑上的崩盘,也影响了票房走向。
在上映之前,业内外普遍对该片寄予厚望,纷纷给出25-30亿的票房预测。如今看来,破20亿是不可能了。静下心来思考,《速激9》的“崩盘”并不是偶然。
01
当经典变成“神剧”
我们一直在吐槽一些“抗战神剧”的“神招”,比如“徒手把鬼子撕成两半”、“子弹拐弯”、“手榴弹炸飞机”等等,这说明网友对一些不符合常理的情节是难以接受的。而《速激9》在这方面成功“踩雷”了。“飙车飙到太空”,“在雷区飙车只要速度够快,地雷都来不及爆炸”,“飞车翻越悬崖”……
这些超脱物理常识的奇观让观众丧失了观影时该有的紧张和刺激,演变成了类似“牛顿的棺材板盖不住了”的调侃。
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让观众失望的是:《速度与激情9》已经脱离原IP的定位。
其实,《速度与激情》这个系列一开始就是B级片的范畴,当镜头快起来的时候,男人们驾车狂奔,风驰电掣,无坚不摧;当镜头慢下来,女人们搔首弄姿,海天盛筵,酒池肉林……
至少前四部都是立足都市飙车的B级片,直到第五部,由于注入了反恐谍战因素,才“改装”成了一线A级大片。
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太多了,于是当主角不是超级英雄而是罪犯、不再拯救世界而只是飞车家族飙车的“速激”系列出现时,成功脱颖而出。这个跨越20年的IP,很多人都是冲着情怀去看的。到第7部时,保罗意外离世,导演利用情怀将影片推到巅峰。
如果整个系列到此结束,那便会成为粉丝心中永远的经典。但是,商业电影,总是商业为先。这么好的观众基础和商业价值,片方怎么舍得就此放弃?于是有了第八部。
也正是从这一部开始,观众发现剧情不再那么严谨了。Shaw兄弟强行洗白,网友便吐槽“韩和吉赛尔不就白死了吗”,上集还丧心病狂的斯坦森却疯狂卖萌与family牵手进餐,飙车飚到海里打潜艇,核武器密码被抢走,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这时候观众觉得不对劲了,飙车的电影拍着拍着又去拯救世界了。
这时候的口碑已经出现下滑,彼时已经有粉丝调侃剧情太过离谱:你咋不上天呢?结果第九部真的上天了。粉丝说“韩”白死了,于是“韩”又成功复活了,颇有让人啼笑皆非的意味。
一群街头混混出身的主角,化身为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开着车到处跑,无所不能。这已经偏离了原来IP的定位。
于是,粉丝不买帐了,出现了口碑的下滑。不仅国内评分5.6分,国外烂番茄新鲜度也只有62%。
02
从“F9”说开
影片本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口碑得下滑。然而,当我们透过这部影片去分析时,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观众在变化。
从2000到2022年这二十年时间里,观影主力发生了几次更替。85后观众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退居二线,90后观众成为绝对主力。如今,95后观众成为新的观影主力。随着观影主力的更替,票房榜上的影片也有所差异,因为每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口味自然不同。
从消费者心理学上说,这一代的主力观众,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模式化的东西;他们的成长中没有“自卑、苦难的国家记忆”, 他们从小在物质生活上富足、在教育上充实,他们才是真正有文化自信一代人,所以他们有选择性地接收外来文化,对影片不符合他们认知的文化会产生强烈的反对心理;他们更加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并不认同对“英雄”近乎完美的描绘,他们认同和尊重有瑕疵的人格,所以他们并不盲目崇拜超级英雄。
观众已经变了,但好莱坞电影讲故事的水平却没有与时俱进。
坦白而言,《速激9》不是粗制烂作,特效、画面都是上乘。但除了“想象力”、“动作特效”,似乎也没啥了。长时间面对同一类影片,观众的审美疲劳日渐突显,差异化的需求更强烈。回顾2022年进口片的表现,“X战警”、“黑衣人”等多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处于不及格位置,可见如果大片只是做到了动作特效的精彩,而缺少走心的故事,对于观众而言依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这是《速激9》口碑滑铁卢的根本原因。
这是致命的。现在的95后、00后主观意识很强,非常注重自我表达,是猫眼“想看点击活跃率”和“评分活跃度”最高的一类观众。他们有强烈的评价欲望,在观影前后会大量浏览影片相关信息。不难想象,在这一代人的手下,口碑发酵会有多明显。
诚然,《速激9》目前的票房也不算低,但其消耗的是情怀。如果片方还是采用程式化的套路,无视以上因素,那么下一部的结局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