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美剧《希德姊妹帮》:颠覆性的改编,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

在电视剧的改编上,首先改编最大的地方,就是《希德姊妹帮》的成员组成。原版电影中,“希德姊妹帮”是三名漂亮女孩组成,然而在电视剧上的人物设定则是一大反转,由胖女孩,Gay和自称是女同的非裔女性所构成希德帮,颠覆了观众对权力结构的想像。在过去校园电影中,“胖子,Gay和黑人,大都会被归类于怪胎(freak)的类型,甚至在原版电影中还出现了对肥胖者身体羞辱(bodyshaming)的桥段。

然而在电视剧中,过去越被边缘的角色如今则跃上高位。由于电视剧对人物设定的更动,也使该剧遭受到不少的批评。最为人质疑的是“新版希德姐妹帮”,并无旧版在人物形塑上的号召力。而我认为,电视剧在人物的选择上的颠覆性,其实也是对邪典类型的延续,延续其非主流,异类的叙事模式。

在一部校园电影、电视剧中,主角通常是道德上的标准,即便剧情离经叛道,最终都要被收编进“好孩子”的脉络下,在原版电影的末段里,女主角虽然像坏痞子般出现在学校走廊上,但她却消解了“酷孩子/普通孩子”的界线,结局终归是完美的。

电视剧中最大的嘲讽点即是一场场包装华丽的死亡。从一开始,希德大姐之死,反而高涨了她在社交平台上的声望。人们如同将她高举在祭台上虔诚的膜拜,即便是平日被霸凌的人们都要将入这场狂欢式的盛宴。

当希德大姐的死亡只是场误会时,她通过贩卖“我是自杀者”的T恤来提高自我声量,将“自杀”的悲剧性渲染成青少年集体的认同感。甚至连学校都在利用青少年之死带给学校的曝光度,共同参与了这场暴行。

总结:异类拼贴的校园异史

“嘲讽与嬉闹”构成“希德姐妹帮”的主论调,并透过宣传“非常”(异常)的价值观,促使观众重新思考当前的社会问题。

像是当希德大姐因为自杀事件而名气大涨,她便享受着这样的吹捧,并哄抬着自杀的英雄性。然而,剧中太过戏剧化的情节安排以及失去稳当逻辑的叙事模式,相对来说,较适合于电影语言而非电视剧。因为电视剧的形式将故事整体拉的较长,而剧中太过反常,具实验性质的风格,会使观众失去观看的耐心。尤其是在最后一段中,女主角时而反对男友的校园攻击行径,时而又同意炸毁学校的提案,在情绪的转换间是很突兀的。总括来看,美剧版本的“希德姐妹帮”是个新的尝试,但这个尝试的好坏值得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