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天龙八部中的三个可怜人,一个有贪念,一个有嗔念,一个有痴念

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之中,刻画了许多人物角色,有的是一身正气、忠肝义胆的正面角色,有的则是虚伪狡诈、无恶不作的反派人物。不过,金庸刻画的反派人物之所以是个反派,完全是因为人物内心之中有一个错误的执念,可以说就是这个执念驱使着反派人物的所言所行,最终也使得反派人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天龙八部中的三个可怜,他们一个贪念太重、一个嗔念太重、一个则痴念太重。

贪、嗔、痴三念,被称为三毒,残害人的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万恶之根源,故又称作三不善根。首先贪念指的是,非得到一种事物或境界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天龙八部中,有南慕容美誉的慕容复就是贪念的典型,慕容复是鲜卑氏族,其祖先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乱世之中曾创了大燕政权,一时风光无比。可是,古无不亡之国,大燕政权最终还是迈入了历史的废墟。

作为皇族后裔的慕容复,包括其父亲慕容博一生的梦想就是重建大燕,光复祖宗之基业。复国的美梦,就是慕容复心中的贪念,驱使着他作出薄情寡义、认贼作父的很多小人的勾当,最终也使得他落得个名誉扫地、疯癫发狂的地步。在天龙八部结尾,段誉率领众美回大理,途中遇见慕容复坐在孤坟之上,戴皇冠穿皇袍,与儿童戏耍,已然是疯癫了。着实令人有些同情。

嗔念指的是,对一众事物怀有嗔恨,不顺心如意就大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天龙八部中,乔峰的老爹萧远山就是嗔念的典型人物,在雁门关一役中,萧远山族人被屠杀,害得他家破人亡。为报仇雪恨,萧远山几十年躲藏在少林寺之中潜心修炼武功,暗中寻找当年的仇人,不惜枉杀了很多人,乔峰的二弟虚竹当日认双亲、双亲当日自尽的悲剧就是萧远山所主导的。不过,是非善恶终有报,在少林寺大战中,萧远山得到扫地僧的点化,最终放下了嗔念,皈依佛门,最终也算是得了个正果。

痴念指的是,痴迷于某种事物或境界,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天龙八部中,痴念最终的人就是吐蕃国师鸠摩智。鸠摩智是一个武学奇才,任何武功绝学他都要学,为此不惜巧取豪夺,作出了很多恶事,比如大理天龙寺强夺六脉神剑、偷学少林绝学易筋经等等。由于鸠摩智所学的武功错综复杂,很多都是相互冲突的,加上他强加练习,所以扫地僧说他身具内伤,劝告他放下痴念。但鸠摩智还是执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走火入魔、武功尽废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