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无法打败,新东方走出来的人
【1】
“等新东方好的时候,把他们再接回来。我还挺想他们的。”数月前,董宇辉因为思念前同事,泪洒直播间。
于是我好奇,去扒了一下这些年,离开新东方的人。发现了很多星光熠熠的名字:徐小平、王强、罗永浩、李笑来、陈向东……
问题来了:新东方,到底走出了多少牛人?那些离开的人,后来都咋样了?
新东方的起飞,是从最美中国合伙人的故事开始的。1995年,新东方的营收已经做到千万规模。一向被同学瞧不起的俞敏洪,踏上了北美的装逼之旅。还顺便忽悠回来俩人:一个是老师徐小平,一个是班长王强。
俞敏洪说:请你们回来就是让你们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三驾马车集结完毕,新东方正式起飞。
7年时间,学生从3500人,增至25万人,翻了70倍。生意火爆到,在新东方门口,卖一个假期茶叶蛋,都能成万元户。
在那个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黄金年代,新东方网罗了包凡一、胡敏、陈向东等一大批顶尖高手。
2000年,20多岁的罗永浩也凭借一封万字自荐信,加入了新东方。不久后还拉来了发小李笑来。2006年,新东方上市,俞敏洪成为全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美好的故事也就此终结。派系斗争、兄弟反目……突如其来的财富,让新东方分崩离析。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的时候,徐小平和王强早已另起炉灶,做起了真格基金。
曾经的三架马车,只剩俞敏洪一人。不止他俩。2006年和2012年,新东方先后掀起两次离职潮。
“新东方后三驾马车”(周成刚、陈向东和沙云龙)、托福“四大神授”(宁滨、于浩洋、杜昶旭、史禺)等纷纷出走。2006年,罗永浩也放弃60万年薪出走,只留下一脸鄙夷和满腹牢骚。
【2】
那些离开新东方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徐小平和王强,创办了真格基金。成为著名天使投资人;罗永浩,靠着嘴皮子挺进实业圈,成为中国最会说相声的老板,洒洒水就还了6个亿;李笑来,孤身杀入币圈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币圈首富,一本《韭菜的自我修养》传唱至今。
更多人发挥自身优势加入教育圈,成就了一出门徒围殴新东方的大戏。
双减之前,陈向东的跟谁学5年就超过了新东方。胡敏的“新航道”、刘畅的“一起教育”、江博的“江博激情英语”……据统计,新东方出来的这批创业者,做出名堂的就有至少200个。
K12和在线教育风起云涌那几年,新东方总是和危机、掉队、失速这些词一同出现。不过,随着年龄渐长,俞敏洪对这些人的态度也从愤怒到和解。还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这些新东方系的创业者:
赵尔迪的“迪殊教育”,拿到了俞敏洪的500万投资;印建坤的“异乡好居”也拿到俞敏洪的300万……
徐小平说俞敏洪就像《出埃及记》里的摩西,带领一群年轻的教书匠从一无所有走向财富自由。然后,这些人又站在俞敏洪的肩膀上,带着新的理想重新出发。甚至于,谁也不能保证董宇辉,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可那又怎样呢?就算新东方打到最后只剩下俞敏洪一个人。60岁的他,照样会重新出发。
【3】
这两年,俞敏洪在中国最惨企业家和“敬他是条汉子”中间反复横跳。
2021年教培的至暗时刻,新东方市值3个月缩水2300亿港元,俞敏洪身价一年缩水近200亿。
当他一边用捐8万套桌椅的方式跟过去告别,一边宣布要搞直播,要重新出发的时候。
绝大部分人心里都觉得:俞敏洪的时代,就此落幕了。他们不相信,在60岁这个年纪,他还能再创造什么奇迹。可俞敏洪呢?
就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从头学习直播带货。一个几百亿身家的人,为了推销一本书,在直播间说个不停。
他说:“我可以说不干了……我再穷,我肯定有房子,有车子了,我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我自己的生活费肯定还是有的呀。”
“新东方五万多兄弟姐妹怎么办呢?你过去的所谓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所谓永不言弃的勇气,你向谁交代呢?”
到他这个程度,奋斗,其实早就无关乎功名、财富了。
那为什么,不躺平呢?因为有些人就是上天派来做事的,是真正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俞敏洪就是这样的人。一个被生活逼出来的斗士,不管多少次跌倒,都会重新爬起来。
其实不只是俞敏洪,从新东方走出来的,罗永浩、陈向东,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绝境,又挥挥手重新出发。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这些新东方出来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烙印:不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说:“希望未来的道路,即使充满崎岖坎坷、风霜雨雪,不管多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我们都能够带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保持一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沉着。”
陈向东说:“那些糟糕的日子,对一个伟大的公司而言,是黄金一样的运气。”
罗永浩说:“如果有的选,最好死在工作岗位上。”
没人知道,他们最后会不会成功,但有的时候,是否成功本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折腾。
——END——
欢迎关注【创牌者】,品牌引领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