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B站自然纪录片《众神之地》,缘何拿下9.4高分?

由哔哩哔哩出品的自然人文系列纪录片《众神之地》,拿下了豆瓣开分9.4,B站9973.6万播放量、评分9.8的好成绩。这部自然纪录长片缘何深受年轻观众喜爱?昨天,总导演曾海若、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张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唐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等齐聚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与学生们一同观摩影片,研讨纪录片创作的技巧。

  • 图说:活动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导演曾海若:我为动物写剧本

    看完以“雪山使者野牦牛”为主角的第一集,学生们被影片中藏族僧人为节庆制作野牦牛面具、争夺交配权失败的野牦牛下山与家牦牛繁衍混血后代,以及救助站饲养落单的小野牦牛等多条故事线的穿插讲述牢牢吸引。和一般的自然纪录片有些不同,曾海若的这部作品具有更强的叙事性,甚至达到类似剧情片的程度。这种特点,源于曾海若在拍摄前为影片写好的剧本。

  • 图说:《众神之地》剧照 官方图(下同)

    “影片拍摄制作共花费三年时间,前几个月我们先去当地采风,之后回来敲定剧本。”曾海若透露。但纪录片的主角动物,并不服从安排,最终拍出来的故事线也与剧本有着很大的出入。原本剧本定的是拍“混血小牦牛的自我认知”,预备从野牦牛打斗开始,拍它下山与家牦牛生出混血后代,这些后代有些会跟着父辈逃走回归野生,因为混血体型没有一般野牦牛大,与家牦牛相比又是“大个子”,就会两边都无法融入。实际拍摄中,野牦牛打斗的场面危险而又短暂难以捕捉,混血小牦牛的不合群也很难在镜头之中呈现,最终成品就改成了多线并行。曾海若说:“纪录片的剧本不是决定性的,但依然很重要。你会看到我们的成片并没有完全推翻剧本。”

  • 这种拍摄方式,让台下一些纪录片资深爱好者有了疑问:“这种编剧手法,会不会使纪录片丧失了真实记录的初衷?”对此,曾海若认为:“真实是纪录片的最高标准。野生动物是不听导演支配的,我们的原则就是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利用穿插剪辑的方法,对画面进行加工。”他举例片中牧民售卖小牛时,野牦牛前来冲撞,小牛宁死不屈的片段,“野牦牛冲撞的现场很危险,只有短短几分钟,一片混乱。我们是在回来看原片时才发现,小牛死去时野牦牛便离去了,这才有了这段引人入胜的剧情。”

  • 复旦大学唐俊: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曾海若作品的强叙事,也是其区别于许多国外知名纪录片作品的特点。诸如雅克·贝汉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蓝色星球》等,都是以大量留白和奇观呈现而著名,没有严密的叙事框架,对于观点的表达也十分隐晦。而中国导演往往更强调“文以载道”,更愿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唐俊表示:“这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的不足。中国纪录片创作起步较晚,在专业拍摄的技巧上还有所欠缺,对于自然奇观可能拍不到,或者拍得不如国外好。不过中国的自然纪录片导演,比起单纯纪录自然,更喜欢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喜欢对生态观念、人文内涵的显性宣讲。”

  • 唐俊认为,自然纪录片是我们打开国际市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自然纪录片的共通性很强,相比涉及意识形态的作品更不容易遇到抵触,所以我们要深耕这个片种,让它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载体。”

    B站张力:年轻创作者和观众一同成长

    这场观摩研讨活动,台下坐着的都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学子,是“未来的中国纪录片导演”。作为平台方,张力也为大家的创作给出建议——不要轻易去评判受众的喜好,不要给自己设限,而是和观众一同成长。

  • 张力透露,B站的年轻观众,曾经也更喜欢短平快的作品。但如今,这部总共4集,每集约50分钟的《众神之地》能收获接近1亿的观看量和高评分,实际上也是观众成长、审美提高的有力证据。“年轻创作者不要过早地去评判什么样的纪录片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不要轻易用某些条件将自己框住。比如中国的普通观众,就更习惯于中国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而深度纪录片观众,可能会更喜欢少旁白、少表达的纪录片。年轻人可以去尝试和学习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赢得观众以及专业人士的认可。”(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