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王万兵工作室影视中心:电视剧《花开时节》挖掘了中国农民精神之美!

这部剧就是《花开时节》。剧中,饰演女主的演员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男主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剧70%的表演者均为非职业演员。

这样一部剧,凭什么赢得如此高的评价?一切还要从这部剧用心、用情呈现的故事说起。

《花开时节》剧照

一曲关于诚实劳动的赞歌

《花开时节》讲述了河南兰考一个90后副乡长为了兑现去西部采棉的诺言,带着一群女摘棉工前往西部摘棉花的故事。

十几年前,前往西部摘棉花曾是河南兰考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很多人印象中,摘棉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为了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拍电视剧之前,导演和制片人多次赶赴西部采风。

《花开时节》剧照

该剧总导演陈胜利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对乡村并不陌生。为了《花开时节》,他数次到西部和河南兰考县,采访了300多位当事者,为130多位摘花工人留存录像。数易其稿后,终于找准了他想要的创作方向:一曲关于诚实劳动的赞歌。

《花开时节》数易其稿

“当你走进一望无际的棉田,看到的不是愁眉苦脸,而是黑红的脸上的笑容,听到的不是哀怨诉苦,而是拾棉花女人们的叽叽喳喳笑声......用大广角看这些女人,你定会发现她们身上那种原始质朴的美,这种美是何等勾魂摄魄和弥足珍贵。 ”

采棉工人

诚实劳动安身立命。“中国农民群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好了,但依然选择去劳作。”一到采棉季节,很多人依然习惯性地去摘棉花。劳动已经浸润到农民的骨子里,他们不自觉地在坚守勤劳的品格。

这是中国农民之美——用劳动追求美好生活。

《花开时节》剧照

撑了腰,争了气,长了脸!

《花开时节》讲的也不仅仅是摘棉花,陈胜利还把近年来新产生的社会现象巧妙地揉合到这个农村生活的题材中,比如,农业现代化生产、直播、网红、电商……剧中,二妮直播自己摘棉花,大妮带领一帮姐妹成立电商公司,将当地土特产销往内地,用诚实劳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剧中别大妮的饰演者孙萍丽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英语老师,因为偶然的机会与这部剧结缘:“我妈妈也曾去摘花,我对摘花并不陌生。那里的棉田,就是一望无际。”

演员孙萍丽和妈妈

如今,在全国各省的努力下,棉花种植早已成规模。据CGTN报道,棉花种植高度机械化已经高达95%,采摘工人的工作强度被大幅度降低。

以下视频来源于

CGTN

(视频来源:CGTN)

创作团队在制作完电视剧后,曾经两次奔赴兰考县给当地摘过棉花的农民播放这部电视剧,暗中观察她们的反应。 这些摘棉女工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剧,跟着剧情哭着笑着,一位参加审片会的采棉女工说:“这部电视剧真是给我们劳动人民撑了腰,争了气,长了脸!”

今天,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者还被人看得起吗?

通过致敬平凡的劳动者,《花开时节》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些拾棉花的人们,用劳动撑起了自己的家,也撑起了我们的生活。他们不美谁美?

导演陈胜利感慨地说:“看到拾棉花的女人,我就想到母亲和母亲的母亲。把微笑留给拾棉花的婶子大娘媳妇姐妹,一句话,留给勤劳善良的女人们,留给生养我们的母亲。 ”

《花开时节》剧照

130位采棉工的真实声音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曾关掉手机连续三天看完此剧,他认为不应把《花开时节》只是当成一般描写从兰考去摘棉花的农村故事。

“这部戏借助了这个题材,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农民是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生活,反映了中华民族、中国农民在精神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开了物质之花,更要盛开精神之花。”

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说,这部剧与生活同步,表现行进中的生活,这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关注,真正起到文化化人作用。

一起跟随着电视剧《花开时节》片尾的纪实采访,走近130位平凡而闪光的采棉工,听听他们质朴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