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发:粉丝接机,艺人道歉——唯有“艺术”才能“亲近”人
他们只是一笑置之。
尤其是在这个临近过年的节骨眼上,一场粉丝接客,更是让权威官媒的点名批评更加不安。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艺人因粉丝行为而受到批评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据我所知,粉丝的热情不会因为封禁或解禁而受到影响,而且会有说当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参加演出就去旅行吧。
按理说,“接机”都是自愿的,或许艺人本人真的很讨好粉丝。
反正在我看来,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但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比例,无论是生日送礼,还是倒闭拉票,粉丝行为一般不会上升到偶像——
志愿和TA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样那样总让人看着不爽,不爽的原因无非是“小小年纪给别人添麻烦”,但确实如此。
权威官媒再次对机场接粉丝事件发声。第一,因为粉丝接机不是接谁,而是扰乱了现场秩序,更不用说责怪维持秩序的警察了。其次,这种“自发的”自愿行为或多或少离不开他人的挑衅。
内部娱乐学习日韩的习惯由来已久。应该说,我学到了很多好东西,比如选苗、训练艺术技能、舞台观察和形象定位。客观来说,这是对内娱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补充。好东西。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优秀的新人,也是这样培养和成长起来的。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过争议甚至非议。不过,能够脱颖而出的,最终还是凭借优质的作品奠定了在内娱圈的地位。
伴随这些坎坷成长的还有“营造氛围”的问题:
比如,如何创造“人气值”?
这显然不是美工可以控制的,而是运营团队需要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近两三年来,关于“营造氛围感”的讨论和声讨很多。不幸的是,有些人仍然没有记住这一课。在我看来,这是对艺术家的不负责任。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只要艺人往返现场的行程巨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会造成一种“TA很红很受欢迎”的感觉。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如果除了严肃的事情之外,思绪太多,思绪难免会固化,就像后来大家讲“氪金”、“送礼”的时候,如果动作太大声、太张扬,就更人们会厌恶,这种厌恶还在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
不知道套路是不是屡试不爽,还是有些人真的不记得打了?
习惯于用夸张的方式来博眼球,继续从表面的热闹中得到幻想,向后世示范,告诉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但根据我这些年的简单认知,我一直坚持,艺术家能走多远,能走多远,归根到底还是“艺术”。
虽然这个道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包括那些被卷入风波的人,但可惜的是,他们似乎对激起公愤的事情还是乐此不疲,即使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直接伤害了艺人自己,还顺便让一群孩子被骂“脑残”、“没家教”。
所以我觉得国内娱乐圈的一些不正之风是基于幻想,但不一定止步于理性。
因为虚无缥缈的错觉的确可以制造出一种对美的期待,而理性则残酷得多——
TA有多受欢迎?能流行多久?为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能红?
让看得懂的人,必然会产生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方案,但让糊涂的人看,则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这次官媒批评的直接对象不是艺人,而是艺人背后的一些痴汉,这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整体环境在放开,逐渐呈现出生机。
我们需要的是艺人,而不是“魔”——扮演魔的人。
对于还没有意识到国家持续下决心整治国内娱乐圈不正风气的从业者来说,官方媒体对风气的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也再次提醒热衷搞气氛的人:
只有靠“艺术”才能与人“亲近”,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