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痴心光复门派的少年,与周星驰是多么相似啊
刚看了《一个人的江湖》的点映。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张小明的少年和一个叫李昂的中年大叔在现代社会想要光复一个叫“金刚门”的武林门派的故事,清新特别。
两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竟然痴心妄想光复门派,过程中自然遇到千难万难,却初心不改,仗剑前行。
电影的宣传语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旧仗剑少年。
这电影让我想到一个人的名字:周星驰。
现实如此坚硬,梦想如蛋般易碎,大多数人为生活所累,最终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曾经闪耀的理想,渐渐成为夜空中遥不可及的星,只能叹气遥望。
只有极少数人,即使现实困顿,目标依然痴心不改,永远指向星辰大海。
在我看来,张小明和周星驰一样都是这类妄想摘星的人。
周星驰的电影一直装着他童年时的武侠梦,无论是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大话西游》,还是他自导自演的《少林足球》和《功夫》,都是他的武侠童话。
他喜欢李小龙,但他不会像李小龙那样在电影中一酷到底,他愿意表现英雄经历不堪后的不屈和振作。
周星驰的英雄总是被侮辱欺凌,《功夫》中,少年阿星因救哑女被其他男孩子们淋尿,自此阿星堕落成为了小混混,靠坑蒙拐骗生活,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周星驰让他在精神和物质双重贫困的底层世界里挣扎,直到一飞冲天,惩恶扬善。
梦想就在这两极中淬炼,这才能凸显出信念的可贵。
即使阿星在底层混混的世界挣扎时,很多情节依然表现出内心的那份善良,这是英雄最后能够破茧成蝶的关键。
《一个人的江湖》有一个情节,是张小明在大街上被人嘲讽为“大侠”。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是在后现代肆虐的今天这个词却成为了一种讽刺。
因为在追名逐利的现代都市,像张小明这样不改初心的反而被视为一种病态,他是如此的不和适宜。
现实中的周星驰也负面新闻缠身,人缘不好,被人诟病贪财吝啬,待人刻薄。
并非他喜剧中的人物一般诙谐幽默,口吐莲花,众星捧月。
周星驰将电影和现实区分的很清楚,就像在《喜剧之王》里,他将主人公的落魄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想做一个演员的梦想外,一无所有。
在这部电影里,真正的演员反而是那个在片场发盒饭的警察卧底吴孟达。
吴孟达给星爷上了一课:“我比那些所谓演员更加专业、更加高尚、更有技巧,因为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演戏。虽然我没有剧本,但我绝对不会NG,因为我NG可能会没命!我才应该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而伊天仇做卧底的表现简直漏洞百出不堪一击,三个恶匪所代表的“现实力量”显示出强大的杀伤力,刀口下讨生活的星爷渺小、无助令人几欲落泪。
当影片中出现伊天仇揽镜自照的画面,我们知道,星爷对自己作品的要求远比任何一个周星驰的赞美者更加苛刻——有勇气看自己的人并不多啊!
所以面对诸多人负评,周星驰从未有过任何回应,他依然做着他自己想做的事,依然拿票王,依然被惊为天才,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何人的毁誉对他来说都是无故加之。
《一个人的江湖》里的少年张小明,明知前路艰难,依然仗剑向前,不需要谁的认同,只要自己认同自己就好。
武侠小说里的大侠最终都是人成功成,是做一个现实中长袖善舞的“演员”,还是保持真我赤子之心的“大侠”,每个人都有不同境遇和选择吧。
星爷曾反复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然而这句话的本意却是:“其实,我只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