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华海影业:布局“二次元”谋篇下一个“十年”

《开封奇谈》是华海影业首次涉足漫改剧领域, 由于原著粉对作品和人物形象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因此对于作品的影视化,他们既有着本能的期待,也有着难以冲破的次元壁障碍。“但是我觉得有门槛的东西才有挑战”华海影业董事长王海斌表示。

提到“包拯”,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形容词汇?

铁面无私、忠君爱国、不畏强权、公正廉洁……大抵诸如此类吧!

如果有人告诉你,包拯不仅卖萌搞怪,而且还晕血、追星、爱吐槽,如此一位“欢脱”的包青天,有没有挑战到你的认知底线,引发你的猎奇心呢?

近日,由企鹅影业、华海影业、奥飞娱乐、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联合出品,孙恺凯、张明国执导,李川、符龙飞、易柏辰、黄新皓、初俊辰主演的古装探案喜剧《开封奇谈》在腾讯视频播出。该剧改编自漫画《开封奇谈之这个包公不太行》,讲述少年包拯从最开始只会卖萌搞怪,到后来屡破奇案,与奸邪势力斗智斗勇,一步步从“不太行”的小府尹成长为真正的包青天的故事。截至11月10日,《开封奇谈》腾讯视频播放量过8000万。

  • 《开封奇谈》是华海影业首次涉足漫改剧领域,对于该剧目前的表现,华海影业董事长王海斌表示还算满意,“说实话,漫改剧是非常难做的类型之一,它基本上等同于原创,但是在原创的基础上还附加了一层‘枷锁’——原著粉。” 由于原著粉对作品和人物形象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因此对于作品的影视化,他们既有着本能的期待,也有着难以冲破的次元壁障碍。“但是我觉得有门槛的东西才有挑战。”

    虽是首次涉足漫改剧,但华海影业对于“二次元”领域的关注却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2015年,华海影业收购了二次元小说平台——“不可能的世界”,围绕该平台华海影业进行了IP全案开发、影视、动漫、游戏等全方位探索。在即将到来的华海影业成立十周年之际,其围绕“二次元”的产业布局也已初见端倪。

    “精品化”内容制作

    据了解,《开封奇谈》基本上没赚钱。对于该剧盈利多少,王海斌并不介怀,“该剧是我们漫改的第一部作品,实际上我们没有太多的考虑盈利这块。现在天价剧很多,但是诚意剧比较少,我们希望以高性价比的作品和平台合作。只要内容做好了,盈利是迟早的事儿。”创作精品剧是华海影业一贯的坚持,无论是主旋律作品还是二次元作品。

  • 董事长 王海斌

    入行多年的王海斌有一件事至今记忆深刻,在他担任制片人的年代爱情剧《遥远的婚约》播出后,一位老知青向其寄来了一封信,称“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感人的剧了”,并询问是否可以给他寄一套该剧的签名照和画册。这件事对王海斌触动很大,《遥远的婚约》投资不到三千万,全剧没有一个“腕儿”,可是就是这样一部剧作,在播出期间几度荣登CSM媒介研究全国网电视剧收视排行榜榜首,全年收视排名第二。“其实扎扎实实做内容,不见得非得要顶级流量明星。大部分时候是戏捧人,不是人带戏。”

    如何打造精品剧?王海斌的秘诀是“尊重创作规律”,无论是在作品的选择上,还是在作品的创作上。“像《潜伏》《亮剑》这样的剧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人反复看?你会发现所有好的作品都是严格按照创作规律,用心完成的,个别剧可能会沾舆论的光红火一时,但观众消费了一次就不会再看了。”

    从作品的选择层面而言,首先它要符合市场要求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其次主题要有正能量,坚持正面的导向。以《开封奇谈》为例,尽管包公的形象较以往的影视剧作品有很大颠覆,且剧中有着大量轻松搞笑的元素,但是主人公面对案件的时候是认真的,面对恶势力的时候是不屈服的,王海斌认为,这样的人设是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的。“在《开封奇谈》的创作上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尊重原著人物,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多下功夫。以前我并不太关注评论和弹幕,但是这次我都很认真的在看,我觉得原著粉大部分还是满意的。”王海斌介绍,会选择创作《开封奇谈》这部作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题材相对比较讨巧,原著漫画人物加案件的叙事结构也较容易操作,不需要重新构架剧情,“说起来还是沾了传统IP的光,因为大家对包拯这个人物耳熟能详。”

  • 董事长 王海斌

    在作品创作上,亦要严格遵照作品的的创作规律。“创作的事情是有变数的,在华海从来没有十几集剧本就开拍的情况,没有三稿的成稿剧本我们是不会筹备、开机的。在合作方提供剧本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给对方一个相对准确的预算和周期,当然这个也要考虑到客观环境因素,比如横店5月份是雨季,如果是外景戏,你让我们3天拍一集根本做不到。”王海斌笑称,或许因为自己是做制片出身的,所以对作品的计划统筹工作比较看重,但也因为如此,华海影业制作的剧没有一部是超期超支的。

    “类型化”团队锻造

    “华海影业一直在强调要做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剧,做精品剧,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配套支撑。”

    随着近几年资本对影视行业的冲击,直接导致影视制作成本的增加以及专业团队的匮乏,导演、编剧手里的活儿都得排着队做。王海斌表示,越是在这种供需不平衡情况下,越应该打造好自己的配套团队,这样无论是自己做项目还是和国内外平台的合作都会具有自身的优势。他介绍,很多购买华海影业IP版权的合作方都会提出配套编剧、配套导演的需求,“这对华海影业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机会。以往我们的团队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影视剧服务,接下来,我们会依托自身的平台对外展开更多的合作。”

  • 华海影业对公司影视剧创作题材进行了类型化细分,如谍战剧、年代剧、古装探案剧、青春校园剧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题材,公司会配置不一样的团队,如《开封奇谈》就是一个由年轻团队打造的作品。王海斌认为,类型化对新人团队而言是比较容易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

    “像《走向共和》这种题材的制作团队是培养不出来的,或者说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有沉淀的主创来完成。张黎导演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不只是他努力、认真、执着,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沉淀。”王海斌要求旗下制作团队要尊重创作,有创作热情,要热爱这个行业。“从某种角度而言,影视行业也是一个熟练工种,华海影业希望依托自身的平台给年轻团队更多锻炼的机会。但我还是那句话,一部剧成功了不代表你就是顶级团队了。网络时代就是这样,快速的造就团队,但是也快速的消费团队,对于影视剧创作人员而言,一定要冷静。”

    “二次元”产业链布局

    今年,“二次元”影视化迎来爆发式发展,不仅50余部漫改剧扎堆涌现,“二次元”综艺也竞相亮相。对于很早就开始“二次元”布局的华海影业而言,这显然是个利好趋势。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做网剧、做新媒体的内容了。未来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基本上以90后、00后为主,尤其是00后,而这部分人群也是‘二次元’的主要关注人群。更重要的是,这一人群有着很强的消费能力,而他们的付费习惯也基本已经养成。”谈及华海影业为什么关注“二次元”这一领域,王海斌表示,“二次元”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它更多的看重它的未来收益,他希望未来两到三年,“二次元”业务能够占到公司业务的40~50%。

  • 2015年,华海影业收购了二次元小说平台——“不可能的世界”。该平台目前拥有5000余部作品,其中4000余部作品为全版权授权作品,注册作者10000余人,每月新增作品400余部;网站总注册用户100万,日活跃用户6万。以“不可能的世界”为依托,华海影业对产业链进行了全线布局。上游IP端进行内容输出和版权合作;中游制作环节,围绕内容进行影视、动漫画、游戏、艺人经纪,网络综艺等全面开发;下游成立衍生品商务公司,进行衍生品的研发。

    在漫画内容开发上,华海影业其与国内知名漫画师、漫画公司合作开发头部作品,如和三福娱乐合作开发的《不二掌门》,和中影年年合作开发的《机斗大明朝》,和极光动漫合作开发的《外科剑仙》,和微漫画合作开发的《百灵谭》等;与此同时,公司也成立漫画工作室自主开发作品,目前《非人类咖啡店》漫画已经上线,点击超过1000W,现已被天唐动漫独家买断,《元芳来了》也已进入开发阶段。

    在动画内容合作上,与中影年年展开深度战略合作,2017年共同打造“超级IP”《血色苍穹》《少年歌行》《无面人》《暗影圣贤》《玉中往事知多少》《机斗大明朝》《法师保镖》《人类不死以后》。其中《血色苍穹》在爱奇艺和B站热播,《少年歌行》《机斗大明朝》 已在制作中,预计明年上线。

    在影视内容开发上,《元芳来了》《百灵潭》也已进入开发环节。

  • 王海斌介绍,随着制作成本的不断攀升,作为中间环节内容公司处境愈发尴尬,未来内容本身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华海影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也是希望能公司内部的业务相对达到一个平衡,拥有更多的变现空间,收入构成更加多元。“对现阶段的华海影业而言,要完成这个步骤可能节奏会相对慢一点,但是我们会慢慢地让它们都成熟。在能力范围内,我们还是有一定野心的,希望能在某一领域内做到行业的前列。”

    今年8月,华海影业在新三板上市,以其在资本市场迈出的第一步为公司成立十周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公司后续的资本运作计划,王海斌表示有自己的打算, “资本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与资本的结合把公司的平台做大。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修炼内功,把自己的业绩做好,把作品做扎实。”当被问及华海影业的下一个十年,王海斌想了想说道,“希望华海能成为‘二次元’的领军企业。”